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史纵览》2008,(6):54-55
1956年,印度总理尼赫鲁亲自写信邀请达赖、班禅赴印度.参加将在11月举行的释迦牟尼涅巢2500周年纪念大会。此前,西藏地区在改革的过程中发生了叛乱.叛乱分子包围解放军,西藏局势复杂动荡。  相似文献   

2.
1959年3月,“藏独”叛乱武装被人民解放军剿灭。上世纪60年代初,达赖的二哥嘉乐顿珠、四水六岗叛军前司令贡布扎西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推动下,决定在离西藏最近的尼泊尔北部山区木斯塘地区重建反攻西藏的四水六岗卫教军。1960年,四水六岗卫教军利用尼泊尔与印度开放的边境零散进入尼境内,前往木斯塘地区。  相似文献   

3.
近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对城区100户藏族居民进行的无记名问卷调查表明,达赖在西藏已经失去人心,城镇居民更关心西藏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4.
1959年初春的拉萨,遇到了历史上少有的寒冷天气,一段时间以来,凛冽的北风,将雪花吹得设天飞舞。在西藏军区司令部机要室中,谭冠三静静地守候于发报机前。从他那万分焦急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事态的严重性。是啊,自从达赖对党中央的指示采取阳奉阴违的手段,长期制造汉藏之间的民族矛盾,时局已处于一触即发的时刻。几天前,在传昭期间,西藏噶厦,达赖的私人警P代本彭扎西,明目张胆地在大街上绑架f#藏公路管理局的汉眼了作人员,进行拷打逼供讯,污蔑其行刺达赖;而眼下西藏工委书记张经武,已去北京开会,司令员张国华又在北京住院…  相似文献   

5.
邱震海 《党建文汇》2007,(12):16-16
9月.刚刚结束北京之行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见了西藏分离主义头子达赖。10月下旬.默克尔出访印度,在新德里期间大力推广其“价值观外交”,给人以“拉印制华”的印象。稍早之前,由默克尔担任主席的执政党——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在其党代会上通过一份纲领文件,明确将中国指为未来潜在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6.
淮水 《支部生活》2009,(9):19-19
在困难面前,最怕的是失去信心。在省属国有企业采访的日子里,记者感受到的不是唉声叹气,相反,是他们积极应对的振奋,是他们对前景规划的雄心。  相似文献   

7.
1964年前后,国际紧张局势出现:美帝国主义继续封锁我国,派遣海军陆战队登陆越南南方,出动飞机轰炸北越,并多次侵入我国海南岛、云南、广西领空,投掷炸弹,越南战争升级。苏联领导集团野心膨胀,同蒙古签定军事条约,在数百里中苏、中蒙边境上屯兵百万,炮口对着我国一些大城市。达赖叛逃印度后,在印度政府的支持下,继续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中印边境武装冲突发生。这时的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偏袒印度,中印边境战争也日趋严重。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蒋介五集团,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反攻大陆”的狂叫十分嚣张。在当时的中国境内确…  相似文献   

8.
达赖喇嘛8月30日晚飞抵台北。达赖此行名为“祈福”,但岛内舆论认为,“藏独”精神领袖此时到来,只能给饱受水灾煎熬的台湾带来无妄之灾。舆论更质疑,民进党邀请达赖究竞是何居心?  相似文献   

9.
达赖集团自上世纪60年代出笼《西藏国宪法》,推崇达赖喇嘛承袭政教大权以来,达赖关于接班人的言论不绝于耳。近日,在刚刚结束的流亡藏人大会上,达赖又开始谈论起接班人的问题来。事实上,达赖在这个时候再次炒作接班人话题,无非是为了加强对流亡藏人的控制,巩固其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10.
用政策和情感影响达赖 1950年5月,经毛泽东亲自审定和西藏谈判的十项条件中,第三条就明确指出:“达赖活佛之地位及职权,不予变更。”5月26日,经毛泽东审定的《人民日报》社论又再次指出:在西藏人民中,佛教有很高的威信。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1998,(4)
1997年10月,江泽民对美国进行了访问。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江主席表现出泱泱大国领导人的风范。主持人安排20分钟让大家提问,并说,这些问题没有通知中方,“我希望首先回答美国人民的问题。”江主席说,您也是美国人,请开始吧。主持人问:“你以前曾经说过,如果谈独立的话,你不会和达赖见面,那么现在达赖说,他愿意和您见面而且不谈独立,您为什么仍然拒绝和他会面?”江主席答道:“我想我们对达赖十四世的方针是非常明确的,他必须公开承认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开宣布放弃西藏独立,同时停止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经常听到一些反映,对实现四化及其他一些工作,缺乏信心,信心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民主革命过程中,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曾发生过信心问题。有一些人对革命前途失去了信心,悲观动摇,脱离以至背叛了革命。但许多同志却志壮意坚,信心满怀。他们的信心从何而来?他们的信心来自对马列主义的坚定信仰,来自对革命发展规律的深刻  相似文献   

13.
张维为先生撰写的《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本给读者带来震撼、带来思考。进而收获新知的一本好书。他把中国崛起认为是一种政治话语的崛起,是一种政治标准体系的崛起,对我们树立中国政治制度的信心很有益处:信心之一来自于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信心之二来自于中国崛起的政治制度支撑,信心之三来自于与印度的比较,信心之四来自于与东欧的比较,信心之五来自于与东亚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孙国 《党史纵览》2023,(4):23-25
<正>再访噶丹·松赞林寺站在中甸佛屏山巅上,噶丹·松赞林寺一览无余,在清晨淡淡的雾霭中,这座宏大的寺庙显得更加神秘威严。率部进军中甸前,四十二师师长廖运周查看了相关资料,知道噶丹·松赞林寺属清朝皇帝和五世达赖所敕建的藏区十三林之一,是云南藏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1674年,五世达赖奏请清朝康熙皇帝批准后亲自选址指导修建该寺,并赐寺名“噶丹·松赞林寺”。全寺依山势层叠而上,金碧辉煌、气派非凡,因其外观布局酷似布达拉宫,所以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噶丹·松赞林寺建成后,成为本地区政教合一制度的最高机构。  相似文献   

15.
5月15日,达赖喇嘛开始了对德国为期6天的"访问"。几天来,达赖马不停蹄地到德国各地演讲,"会晤"政界人物,派头和作风完全一副明星的"架势"。"明星"达赖把四川忘了5月16日上午的记者发布会上,达赖在波鸿市长、随从官员和  相似文献   

16.
《新湘评论》2010,(12):44-44
手表定律 一个人只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这表明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学习导报》2010,(12):44-44
手表定律 一个人只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这表明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心灵的慰籍     
虽然我还没入党,但我对《当代党员》的喜爱并不亚于党内人士。在漫长的打工生涯中,《当代党员》伴我成长,慰籍着我的心灵。 在对生活、对工作失去信心的时候,我常常看看“助您成功”中的精品美文;遇到想不通的问题时,读读“心灵沟通”、“七嘴八舌”,从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9.
1959年3月,"藏独"叛乱武装被人民解放军剿灭。上世纪60年代初,达赖的二哥嘉乐顿珠、四水六岗叛军前司令贡布扎西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推动下,决定在离西藏最近的尼泊尔北部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国股市的持续暴跌,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中国股市到底怎么了?三年大牛市会否终结?股市运行是否已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形成背离?这一系列问题的确让投资者感到困感。据有关媒体报道,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股市下跌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如此言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股市是实体经济的虚拟表现,具有超前反映的功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经济晴雨表”。其中的核心内容是投资者的信心,虚拟经济是建立在投资信心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如果投资者缺乏信心,谈股色变,甚至纷纷远离股市,那么股市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融资、转制等市场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