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彭真的往事     
傅洋  王骏 《党建文汇》2001,(6):36-36
曾志,1910年生于湖南,1926年刚满16岁就成为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惟一的女学员,也是最年轻的共产党员。因工作需要,曾志没等毕业就调到郴州地区衡阳农民协会任专职妇女干事兼警察大队政治助理员。1926年2月,经组织批准,曾志与湖南特委组织部长夏明震正式结婚。夏明震的长兄是著名烈士夏明翰。  相似文献   

2.
《福建党史月刊》2012,(20):8-10
闽东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苏区遭遇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的特殊形势下,我党在南方创建的最后一块红色苏维埃区域。它是以马立峰、詹如柏、叶飞、曾志、阮英平、杨而菖、叶秀蕃、范式人等为代表的闽东党组织在邓子恢、陶铸等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紧紧依靠闽东广大工农群众,经过“五抗”斗争和游击武装斗争的多年浴血奋战而创立的。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关于闽东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读:  相似文献   

3.
夏明震,字春根,祖籍衡阳县礼梓乡,是著名革命烈士夏明翰的弟弟。他1906年生于上海,1928年2月“郴州事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他是我党早期优秀党员,大革命时期先后担任衡阳县委委员、县农民协会委员长,湘南区(特)委组织部长,郴州特委书记,郴县县委书记,郴州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党代表等职,为衡阳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为郴县红色政权的建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用青春和鲜血谱写了一曲共产主义的壮歌。  相似文献   

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因实行苏维埃管理模式,而被称做苏维埃区域,简称苏区。一般而言,苏区都是处于四周白色恐怖包围下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区域。为支持革命战争,改良民众生活,各个苏区都尽可能开展了经济  相似文献   

5.
申学林  黄利华 《湘潮》2016,(4):302-304
曾志是革命老区宜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涌现的一大批英雄儿女中的杰出代表,也是近代中国优秀的女革命家,她是宜章的骄傲,也是郴州、湖南的骄傲。为女性争志气,永远跟党走曾志原名曾昭学。1911年4月4日,曾志出生在宜章县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汪家冲(今属玉溪镇)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曾志的父亲思想比较开明,是当时的新派人物;她的母亲省吃俭用送子女读书,后来还支持曾志参加革命,冒着杀头的危险帮共产党  相似文献   

6.
知识园地     
“红军”和“长征”的来历“红军”名称来自一副对联。1927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部队称为工农革命军。同年11月13日,数万人参加了湖北黄麻起义,部队称农民自卫军。次日清晨,农民自卫军一举攻克黄安县城。当地著名书法家吴兰阶挥毫疾书了一副对联:痛恨绿林,假称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光复黄安,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这副对联贴在县衙大门两旁。表示颜色的10个词巧妙地镶嵌在对联里,唯独用红色象征革命部队农民自卫军。从此,“红军”的称号开始使用。1928年5月25日,中央发布《中央通告第五一号——军事工作大纲》…  相似文献   

7.
正周恩来是苏区时期我党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奠基者。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八七会议决定要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秘密交通网。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提出今后工作任务:"必须努力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红军,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党的六大后,中国各地革命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全国出现了多个以武装割据为主要特征的红色苏维埃区域。闽西、赣南苏区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联合组成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8.
《党史天地》2007,(11):1-1
1927年11月13日,湖北的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人民,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和中共湖北省委及中共黄麻特委的正确领导下,由共产党员潘忠汝、吴光浩、王志仁、吴焕先等组织两县农民自卫军、义勇队2万多人举行起义,一举攻克黄安县城,摧毁了旧政权,在长江以北的大别山区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成立了第一支革命武装。这次起义贯彻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在鄂豫皖地区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揭开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苏维埃建设的序幕,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在闽东这块红色土地上,早在1927年就建立了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燃起了革命烈火。1931年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等来到闽东,与当地党的领导人马立峰、詹如柏、阮英平、范式人等一道,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1934年成立了中共闽东临时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创建了万余平方公里的闽东苏区,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自从担当起领导革命的重任,尤其1927年秋收起义,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和发展红色苏维埃区域以来,就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以科学地认识中国社会状况,了解中国社会各阶级情况,更好地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他先后在湘赣边的永新、宁冈,赣西南的兴国、吉水、吉安等地搞的一系列农村调查,对他制定《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随着革命的深入,不少县城乃至中小城市的相继攻克和占领,如何认识城市商业资本,如何对待工商业者,就成了革命的新问题。一些农民出身的红军干部和战士,总认为工商…  相似文献   

11.
<正>闽西是全国较早、福建最早创建红军的地方。早在1928年7月初,永定农民武装暴动后,张鼎丞、邓子恢等率部组成红军营。为了保卫翻身解放的革命果实,保卫苏维埃政权,保卫和发展红色区域,闽西人民踊跃参军参战。在整个苏区时期,闽西有10万儿女参加红军,积极组织创建地方武装,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苏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属于大多数民众的文化,具有鲜明的革命功利性,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战斗力,始终与革命战争、苏维埃事业紧密结合,连为一体。苏区红色文化把触角直接伸向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在建立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进一步弘扬苏区的红色文化,用历史的经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好地解决占人口多数的衣民问题,完成从传统到现在的衣村文化的转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广东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热土,是大革命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重要区域、中国共产党开启武装斗争的发源地之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为探寻革命道路在广东进行了一场旨在发动武装斗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的苏维埃运动,为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一、广东苏维埃革命的主要历史贡献在开展苏维埃革命斗争中,广东党组织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十二月十四日,福建省连江县中共党史研究学会正式成立。连江县是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之一,那时连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土地革命,有六个区一百七十多个乡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在国民党统治中心的福州邻近地区创造了苏维埃区域,给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以直接的打击。创立了可歌可泣的业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等都在这里活动过,还涌现出杨而  相似文献   

15.
1927年夏秋,中共惠安县临委负责人王德彰奉中共闽南临委的指示,在惠安涂岭建立中共惠安县特别支部委员会,亦称涂岭区委,并组织起一支36人的农民自卫军。“八·七”会议后,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惠安特支加紧整顿、扩大农民自卫军  相似文献   

16.
1933年底至1934年上半年,福安成为闽东革命的中心。1934年2月,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福安柏柱洋召开,闽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又相继成立了中共闽东特委、共青团闽东特委、闽东妇女工作团、儿童团、工会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分田运动,有10万农民分到了土地。闽东苏维埃政府先后下辖福霞、安德、安福、福寿、连江、霞鼎、宁德、罗源、周墩、霞鼎泰等县苏维埃政府、42个区维埃政府、800多个乡维埃政府,鼎盛时期形成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红色区域,并先后成立了闽东红带总会、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闽东红军独立团海上游击独立营等革命武装。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7,(7)
正曾志原名曾昭学,1911年出生在衡永郴桂道郴州直隶州宜章县(今湖南省宜章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她15岁就毅然投身革命,进入了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成为当时唯一的女学员。她在报名表的姓名栏里填上了"曾志"二字,同学问她为什么改名,她说:"我就是要为我们女性争志气!"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她虽历经艰难困苦,但对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如一,毫不动摇。革命战争年代,她的第一任丈  相似文献   

18.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因为实行苏维埃管理模式,而被称作苏维埃区域(简称苏区)。一般而言,苏区都是四周处于白色恐怖包围下的红色割据区域,设兵打仗乃家常便饭。为支持革命战争,改善民众生活,各个苏区都尽可能开展了经济建设,并且运用发行公债等手段筹集所需经费和物资。这些已是众所  相似文献   

19.
冯宝君 《湘潮》2016,(4):309-312
自古湘女多情。湖南的女人至刚又至柔,激进又古板,憨厚又灵活,强悍又细腻。红色湘女更多情。近现代以来,她们投身民族进步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她们是湘籍女性革命者、革命家、共产党人以及无私奉献者。她们的"红"是用鲜血染成的,是用生命浇灌的,是用人生的汗水、智慧凝聚的。曾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曾志(1911.4.4-1998.6.21)女,原名曾昭学,衡永郴桂道郴州直隶州宜章县(今湖南省宜章县)  相似文献   

20.
崇安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的红色苏维埃区域之一。早在1928年9月和1929年1月,在崇安县委的领导下举行了“上梅暴动”,开辟了武装割据的局面。暴动产生的“民众局”是崇安县苏维埃政权的雏型。民众局下设组织、宣传、军事、劳工等七个部,各乡设执行委员,各村设民众代表,行使村一级政权职能。1930年4月,崇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