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习型社会是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本刊特推出文章介绍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以及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情况。呼吁全社会共同为全民阅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2.
当前,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社会需求千差万别,社会矛盾进人易发、多发、高发的敏感时期。因此,加大源头治理,探索建立和完善减少、化解社会矛盾的社会运行机制体系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办公室的空间安排既受制于又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观念.法国人和中国人都凭借空间布局来表明社会地位的差异,但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法兰西民族的激进主义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胜利 《欧洲研究》2005,23(4):112-125
激进主义是法兰西政治文化的重要表现,它贯穿于法国的政治和社会运动,并渗透到社会生活、政治体制和人们的心态之中。1789以来的历次革命构成了法国的革命传统。不懈地推崇平等理念也是激进主义的表现。激进主义传统还体现在政治生活动荡方面,与英国人和美国人不同,法国人似乎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在笛卡尔和萨特的故乡,“替天行道”的知识分子在促成激进主义传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激进主义传统是由法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特殊状况所决定的:旧势力异常顽固而资产阶级相对弱小;人民群众的民主革命力量十分强大;小产业主观念根深蒂固等。尽管如今法国和欧洲的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激进主义仍不失为法国和法国人的重要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5.
龙晟 《德国研究》2007,22(1):24-28
德国法律中的人类形象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与变迁,由开始的集体人到共同体约束的人再到精神道德人,显示出从个体和团体的二分到对此种二分的超越.人类形象的界定应当相对于该社会背景而流动,随着一般国民的普遍意识而变迁,其所反映的乃是流行于社会中的价值感觉,这意味着人类形象的意涵与社会共同意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吴雪 《新民周刊》2022,(13):76-79
当疫情降临时,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互助,足以维持人作为人的体面与尊严。现代社会,火柴盒一样的现代居住空间,把人和人隔绝开来。人和人之间物理上的连接,被简化成了一根网线。即便住在一栋楼里很久,大家也未必知道对方姓甚名谁。  相似文献   

7.
陈冰 《新民周刊》2022,(27):26-27
作为一种工具,基因技术给社会带来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其实最终还是掌握在使用它的人的手里。如果人心向善,那么技术也一定向善。真正的医学大家,不仅医术精湛,对待病人也充满同情同理之心。记者的采访经历中,不少医生回忆自己的老师、医学前辈时,常常会提起他们用自己的手焐热听诊器再给病人做检查的故事。医疗技术同样如此,尽管设备、仪器是冰冷的,但技术能给病人和整个社会带来温暖。基因技术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伦理上的争议,一些人害怕基因技术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温情,让人变得功利而自私。作为一种工具,基因技术给社会带来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其实最终还是掌握在使用它的人的手里。  相似文献   

8.
邵乐韵  龙怡 《新民周刊》2012,(12):38-39
枪击案给法国社会带来的震惊和不安还会在竞选中持续发酵。图卢兹的连环枪声深深刺痛了法国社会的神经。10天内3起惨案7人死亡,其中包括4名犹太裔人。嫌犯梅拉赫的阿尔及利亚裔背景,以及与"基地"组织的牵连,给即将进行总统大选的法国,蒙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9.
印度人在缅甸社会比其他外侨更不受欢迎。这是由于印度人同缅甸原住民在种族和宗教上的差异很大 ,且印度人很不容易接受缅甸的语言、服装和风土习俗。因此 ,缅甸人叫他们“嘎拉”。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早期历史上的交往因素 ,缅甸与印度在文化特别是在宗教方面有牢固的关系。在殖民地时代 ,印度人的地位很显著 ,虽然他们排在欧洲人之后 ,位居第二 ,但他们把资金分投到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196 2年以来 ,印度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自主权明显下降 ,但自 1988年 9月现军人政府上台后 ,印度人的状况已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一 序言 儒家的礼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配合、社会秩序和国家的安定,强调克己修身和纪纲秩序的权威性。这似乎与近代社会所倡导的平等互惠的理念相抵触。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不对礼学在步入被称为网络时代的21世纪的高度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是否仍然能够发挥它的社会作用抱有怀疑。  相似文献   

11.
在海外华人社会中,福州人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次文化群体。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的诗巫市,活跃着一群福州人,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代人,他们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长期以来,福州人与当地族群和睦相处,与本地族群一起,为诗巫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诗巫的福州人堪称海外华人社会的模范。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最时髦的词非“知识社会”莫属。但知识在未来世界绝不能仅仅看作是理论的代名词,实际上它是现代社会里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所以,当一部分人认为知识社会就是高深理论、就是高学历时,务实的欧洲人却对培养和造就适应知识社...  相似文献   

13.
英属时期,印度人大规模移民马来亚。析其原因,当时西方资本主义殖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奴隶制的废除是推动印度人大规模移民马来亚的国际背景;移民输出地印度和输入地马来亚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及人口状况等因素则是推动印度人大规模移民的地区背景。大规模外来移民的结果不仅改变了马来半岛固有的民族成分和社会结构,也为日后马来(西)亚的族群矛盾和冲突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4.
东德和西德在政治上无疑实现了统一,然而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特别是在精神和谐方面,很多人认为差距依然显著,远未达到完全统一。而双方的期望则很高。东部人的急躁和西部人的高傲在德国人的意识上筑起了一堵新的“柏林墙”。在西部的慕尼黑常常听到巴伐利亚人抱怨用于发展前民主德国经济和社会的所谓“统一税”。德国政府急于使国家的两部分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这一目标主要靠西德的纳税人  相似文献   

15.
毋庸讳言,诚信缺失现已成为中国社会道德方面的突出问题。经济领域里的坑蒙拐骗、制假贩假,学术领域里的沽名钓誉、学术不端,一些政府部门的朝令夕改、毫无诚信,以及人与人交往中弥漫着的怀疑感、不信任感,牵动着中国社会敏感的道德神经。述种种道德乱象均表明,诚信缺失已经不仅仅是哪  相似文献   

16.
印尼华人应居安思危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苏哈托时代的华人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印尼政府开始善待华人,华人的生存环境在逐步好转。但是,印尼排华因素还存在,许多当地人还未把华人当作自己人,社会贫富悬殊容易造成社会动乱。华人应自律,生活要低调,要积极主动融入到当地主流社会中去。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狭长岛国,多火山地震和资源匮乏的国家,这也许使日本人形成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对外界发展变化敏感关注、敏感反应的性格特征。日本明治维新以前,主要以吸纳中国文化为主,而明治维新以后主要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尽管日本二战战败不到2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经济大国,但是日本社会发展到今天,却陷入了东西方价值观念冲突的夹缝中而发生变异,这也铸成了日本社会深层的病理结构,即日本人和睦有序的社会表象背后,却是国民陷入了一种无力.矛盾的社会文化模式使得日本社会深陷在沉重的现实枷锁之中。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中产阶级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解体前后,俄罗斯随着社会结构重组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中产阶级。他们的收入介于俄罗斯新贵和贫穷的俄罗斯人之间,与西方的中产阶级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差异。他们的独特品质反映了今日俄罗斯的社会、政治、心理面貌。为了建立真正的公民社会,俄罗斯国家和社会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巩固和促进中产阶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女作家奥尔加〃斯拉夫尼科娃的作品《永生的人》,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观照了俄国当下社会普通人的现实生活,通过苏联解体后二战老兵哈利托诺夫一家人的遭遇,反映了时代的巨变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冲击。哈利托诺夫一家人从父辈到子辈都不幸地沦为新时代的边缘人、新生活的旁观者。作者通过家庭成员的不同遭遇,抨击了当下俄罗斯社会人们情感冷漠、道德堕落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20.
日本传统文化不仅揭示了日本的历史变迁、社会风貌与生活艺术,更渗透着日本人的思想体系与价值观念。"和"是日本社会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它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化,是贯穿于日本传统文化的主旋律。纵观日本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的理念与境界不断缔造着"和"之韵与美,更构建着日本人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