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记记这些(散文诗)姚学礼党旗我和太阳一样年轻,飘扬的光芒,每天在锃亮的镰刀斧头中辉映自己鲜红的身躯。我只有一个天空,一个视野被染红的天空,升动的目光,出现着朝晖,出现着新的一日。当这个七月,潇洒的风抖开东方,我的青春如血液般鲜红,渲染着自己的理想。岷...  相似文献   

2.
中奖记     
王发财真的发了财。他买的体育彩票中了特等奖,奖金高达300万元。整整一夜,王发财兴奋得都未合眼。天一亮,他就来到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等着兑奖。刚走到门口,就被一个满脸横肉的年轻人叫住了,“喂!你来干嘛?”“我是来领奖的。”那个年轻人拿过王发财的彩票看了看说:“现在刚上班,兑奖只怕还得个把小时。你要是不想等的话,把彩票卖给我算了,我还会多给你两万。”“卖给你?”  相似文献   

3.
返乡记     
汪渔 《当代党员》2023,(7):60-64
<正>农历兔年正月初九。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天寒地冻。清晨,小城还在寒意包裹中酣酣沉睡,谭祖培顶着凛冽北风,早早出了厂门。他要在小城苏醒之前,赶到机场,飞回故乡。此时此刻,1000多公里外的广东省深圳市,天际瓦蓝,东风和煦,好一派南国风光。余景海昨夜没有睡好,有些小兴奋的他早早起床,赶乘飞机,回到老家,出席活动。而在重庆市开州区,凤凰山张开双翼,汉丰湖脉脉含情。因为不用赶路,涂德军不紧不慢,对着镜子,穿好西装、打好领带,轻车熟路去往酒店。  相似文献   

4.
单车记     
<正>前几天,坐朋友的车,看着窗外的秋色,扑鼻而来的却是车内装修考究的座椅散发出来的怪味儿。久了头似乎有些缺氧,头顶似乎铺了层保鲜膜。闲聊间,谈及车的牌子和品味,朋友就扔给我一句"还没有买车?""还没,骑山地车!""那你落伍了啊,至少现在先学驾照……"后来谈及车的价格,又由轿车谈及单车,由山地车谈及老式的自行车,话题如同朋友嘴里的香烟,弥散开来。  相似文献   

5.
结亲记     
2月 5日 , 已 是 腊 月 二 十 七 ,刚 暖 和 了 几 天 的 运城 市 盐 湖 大 地 又 寒 风 嗖 嗖 ,滴 水 成 冰 。 然 而 这 天 一 大早 , 泓 芝 驿 镇 累 德 村 有 着 40多 年 党 龄 的 老 党 员 杨 援朝 家 却 春 意 融 融 , 好 不 热 闹 。 原 来 老 杨 家 来 了 一 帮“亲 戚 ”,他 们 是 区 委 副 书 记 、纪 委 书 记 柴 存 喜 和 区 纪委 班 子 成 员 。 柴 存 喜 等 给 老 杨 送 上 米 、面 、油 等 “年货 ”祝 贺 新 春 ,并 诚 心 征 求 他 对 加 强 农 村 基 层 党 风 廉政 建 设 的 意 见 和 建 议 。 为 深 入 开 展 保 持 共 …  相似文献   

6.
绿杨村记     
四川评书开板,蓉城茶馆沸腾。话说青史,笑看红尘;兴久转衰,衰久思变。白云化苍狗,铜驼陷荆棘,闹市成废墟,荒漠变绿洲。阿房宫殿何其大也!怒火一焚,而今安在哉?深圳渔村何其小也!暖风一吹,富甲中国矣。 比渔村更小者,绿杨村旧址三洞桥也。桥在锦江畔,街在少城中。虽是弹丸之地,历尽百年沧桑。一部微型野史,浓缩小巷之间。 回眸忆晚清,少城即满城。专供旗人居住,汉民不得擅入。禁城封闭,形同蜈蚣,街似虫身,巷如虫脚。八旗子弟多是寄生虫,托荫贵族,享受特权,尔吃尔喝,民脂民膏。安乐窝养成懒汉,  相似文献   

7.
学车记     
快乐大叔 《党课》2013,(3):93-94
那些年,儿子刚上小学,活泼好动,整天上蹿下跳不闲着。孩儿他娘心血来潮,要教儿子学骑自行车。有一天两人兴冲冲地从商店买来了一辆小自行车,孩儿他娘逼着快乐大叔将自行车全面整修,紧螺丝点机油一顿收拾,娘儿俩信心十足地下楼到小区里练车去了。  相似文献   

8.
幞头记     
古代流行裹。女人要裹脚,男人要裹头。女人裹脚。那是裹脚布,听起来就有点异味。不雅,不适合拿到台面上来说。男人不一样,男人裹头,那叫幞头,虽然也是以布裹就,但那相当于帽子.是面子所在,威严所系,成功人士的象征——相当于高档智能手机,里面还是全球通的卡,跟我们这套餐那优惠的普通市民卡不在一个档次。  相似文献   

9.
对牛弹琴记     
有3位爱好音乐的青年聚到了一起。他们本来并不互相认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爱好音乐。一位是拉小提琴的,他的乐器是地道的“洋货”;一位是奏扬琴的,他的乐器据说是古代从波斯传进来的,然而经过几百年,已经中国化了;还有一位是拉马头琴的,这乐器可是纯粹的“国货”。  相似文献   

10.
临江楼记     
历史上许多历史文化名楼,皆因诗文名篇扬名,如南昌滕王阁与王勃的《滕王阁序》,武汉黄鹤楼与崔颢的《黄鹤楼》,洞庭湖岳阳楼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些名楼大都沿江湖而建,因景观秀丽,引发历代文人墨客吟诵诗词歌赋,获得普遍赞誉,流传千古,成为人们仰慕的文化旅游圣地。地处闽西上杭的临江楼,则因毛泽东1929年在这里写过一首《采桑子·重阳》,脍炙人口,闻名天下。  相似文献   

11.
评先记     
<正>我们机关后勤办公室包括领导刘主任和值班的周大爷在内也就5个人,由于人数少,每年评先进的名额都只有一个。但大家的意见却很统一,每次都一致推选刘主任当先进,而刘主任每次也是心安理得地笑纳。因为这个先进虽说要经过大家推选,但决定权还是握在刘主任手上。所以只要结果推选的不是他本人,刘主任都会"鸡蛋里挑骨头",把其他人给否决掉,直到大家把自己给评选上为止。但今年接到推荐先进工作者通知的时候,刘主任却一反常  相似文献   

12.
感恩记     
郭志昆 《党建》2009,(9):38-38
1980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家住河北曲阳县40岁的赵铁生到石家庄办事,一出火车站便遇上淅淅沥沥的秋雨。  相似文献   

13.
传播记     
~~传播记@缪印堂  相似文献   

14.
回乡记     
正时间:现代人物:王阿娣,女,60多岁,退休上海支青(简称王)李阿根,70岁,男,退休回上海支青(简称李)张塔河,男,45岁,某团干部舞台布置:一栋楼房模型和树木张:(东张西望上)今天,王阿姨和李叔叔从上海回团场探亲,我开车来接他们。他们退休回上海十多年了,团场变化太大了,我不来接他们,他们肯定找不到路。(幕后广播声响:各位旅客,请注  相似文献   

15.
16.
虎口余生记     
记录半个世纪前的龙争虎斗、出生入死。这是人民革命中不可缺少的一条战线,人生因为这样的经历而显得响亮多彩……  相似文献   

17.
抗洪记     
李伍华 《学习导报》2010,(20):28-28
从7月8日晚上开始,大暴雨肆虐着临湘市聂市镇远景村这个偏远的小村庄。村党支部书记彭宝灿接到镇政府的紧急防汛通知后,立即启动村级防洪预案,马上召集所有村组干部开会,紧急部署防汛工作,对防汛责任进行了划分,并迅速将防汛避灾命令发布给全村各农户。随后,他带领村组干部到地势较低的农田、容易塌方的民居、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险地带查看情况,并为转移人员做好场地准备。  相似文献   

18.
龙王行记     
十年前到川北重镇龙王。下车已是傍晚时分,小镇渐次襄进浓浓夜色里,热热暖人的沿街小店,灯火初上,小店店门一溜儿镶着木板,猛然听到老板娘的招呼,声音炸炸的,从店里传出来,夹杂着柴禾燃烧的香味儿,热辣辣的满街窜。小镇俨然一个古道驿站。  相似文献   

19.
潜伏记     
  相似文献   

20.
长沙城往南约15公里的湘江西岸,有一个繁华的小镇──坪塘镇。这里白天商贾云集,车水马龙,机声隆隆;入夜,霓虹灯闪烁,音乐声飘扬。评塘镇是望城县的工业重镇,有8千多非农业人口,盛产水泥、石灰、矽砂等,是闻名个省的建材之乡。目前镇办、村办企业已有28家。坪塘镇乡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