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被许多人称为“半条命”的农十师一八九团职工楚德荣,27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矢志不移,拖着虚弱的病体,精心照料病卧在床的老母亲,被乡亲们传为佳话。 陈德荣今年54岁,1975年他母亲身患黄疸性肝硬化,从此,他义无返顾地挑起了伺候母亲的重担。俗话说,屋漏又遭阴雨天。1988年,他因患十二指肠糜烂性溃疡,做了胃  相似文献   

2.
<正>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一师五团四连李照明的家里,却上演着久病床前有孝子的感人一幕。李照明是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机关任狱侦科科长,平易近人,为人谦逊。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同事当中盛传着他孝顺父母的一件件感人故事。她妈妈是一位老军垦,由于那个年代的艰辛,妈妈留下了一身的疾病,60多岁就已经下不了床,生活不能自理。伺候的重任就全落在了儿子李照明夫妇的身上。这一照顾,就是10年。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一提起农七师奎管处奎屯河水管所大桥站的甄占良夫妇精心照料久病在床82岁的老父亲,达4年之久时,大桥站的乡亲们个个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4.
许多年了,周新立起床后就到厨房做好了饭,先将母亲刘瑞玉搀扶着坐在饭桌前,随后将碗筷摆放到她面前,便于她自己就餐;然后为父亲周登芳穿上衣服,将他抱进轮椅,推到饭桌前再一口一口地给他喂饭.  相似文献   

5.
<正>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天气寒暑,在农七师一三0团团部共青镇的一条街道上,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风雨无阻地匆匆走着,每天都可以看到他来到朝阳里小区一户人家后,首先吃力地帮助一位老人穿上衣服,然后来到厨房,熟练地烧上一锅大米粥,炒了两个小菜,将两位老人扶到桌前坐下后匆匆出门,向着距离团部一公里处的十七连走去。这位中年男子名叫周新义,两位老人分别是他的父亲周登芳和母亲刘瑞玉。1998年,75岁的周登芳突患脑梗塞,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从此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个孝亲敬老的故事,这是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他,75岁,身高1.5米,体重不足80斤。他,已尘满面,亦鬓如霜。他,身患高血压、心脏病、胃下垂等多种疾病。他,也是一位需要人照顾的老人,但他却不离不弃守在瘫痪母亲的床前,嘘寒问暖,精心照料……他就是八师一四一团,人们心目中的好儿子赵志荣。一双枯瘦粗糙有力的手,艰难地抱起又高又胖的母亲,为母亲换下沾满屎尿的内裤,为母亲擦洗身子,梳理  相似文献   

7.
8.
自古以来就有"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俗语,可是农一师水利水电工程处七连的职工肖明蓉就打破了这个俗语,她那重病在床、类似植物人的前夫的父亲得到了她无微不至的关爱。肖明蓉是水工处七连一名农工,1997年,丈夫陈万其不幸得病撒手离世,肖明蓉带着女儿艰难度日。1998年,婆婆也不幸去世,肖明蓉毫不犹豫地把多病的公公接到了家里。一家3口,一个是年幼的女儿,一个是多病的  相似文献   

9.
<正>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陈明,一个80后小伙,尽心尽力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18年,他的事迹被四十一团职工群众传为佳话,感动着每一个人。陈明的童年与很多小朋友一样,快乐、无忧无虑。他的父母王志川夫妇,是三师四十一团前进煤矿的普通职工,家庭温馨幸福。1987年,王志川负责四十一团前进煤矿安全工作,在一次下井  相似文献   

10.
杨晓红 《实践》2011,(11):24-25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今年60岁的朱清章,三十年如一日地侍奉成为植物人的养母,使沉睡了30年的母亲奇迹般地苏醒,被包头人传为孝老敬亲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1.
<正>她叫刘文凤,今年43岁,是十三师红星二场园艺三连的一名职工。1991年1月27日,刘文凤和家境并不宽余且患有小儿麻痹的丈夫高成结婚。结婚前,有人还偷偷地给刘文凤说,有好小伙你不找,非要找个腿脚不方便的"残疾人"。刘文凤听了笑了笑没有再言语。刘文凤看中的是高成的实在和上进。果不其然,高成虽然走路一瘸一拐,但为人诚实。2012年,他当上了园艺三连的副连长。刘文凤自从结婚后,就和老人一  相似文献   

12.
今年已80高龄的熊慧星的母亲,一身疾病,翻开老人的病历,各种病症要念一阵子: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肺气肿、胆囊炎……尽管老人疾病缠身,但是在老伴热心照顾和孝顺儿女们的精心料理下,老太太活得还挺硬朗呢!凝聚着儿女们多少孝顺之情啊! 熊慧星共有五姊妹,大姐因病早逝,兄长14岁参加工作一直在外;二姐熊金星找了个好丈  相似文献   

13.
正《共产党员》杂志创刊60周年,《共产党员》与我相伴也已有十几年了。2004年,我由省水利厅总务科科长改聘为人事政工科长,开始从事党务工作,也就与《共产党员》有了缘。记得最初几年,杂志是由水利厅机关党委统一订阅,杂志社把杂志统一寄送到厅机关党委,再由厅机关党委把杂志分别邮寄到下属单位,或下属单位人员借到厅里开会、办事的机会把杂志拿回去。后来几年是由水利厅直属机关党委统一订阅,杂志社把杂志分别邮寄或送到  相似文献   

14.
正虽然我和老公是自由恋爱,但是真正了解老公,还是在结婚以后。老公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所以生活中极少听到他的甜言蜜语。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如果真到了那么一天,希望你走在我前面……"我一时有些懵得不能接受,他接着说:"你不要误解,我没有别的意思,走在前面的人是幸福的,可以得到另一个人的无微不至的照顾,而另一个人却会独自承受孤独……"他还在说着什么,但我已经听不下去了,悄悄转过头,感动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3650多次的日出日落,《唯实》年满十周岁了。从呱呱降生的第一期起,我便和它结缘,以后每期到手时,心里总会涌起一种对故人如迎嘉宾的感觉。案头床头十载长相伴,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时时指导、启迪和鼓舞着我的工作与学习。 就以1991年第4期来说,我从中看到了理论的威力,也看到了作为一名理论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使命和应该如何努力。 它是我的理论水平、思想素质提高的恩师。灯下捧读了《关于当前思想理论工作的几个问题》,深深拨动着我的心弦,使我对思想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的任务、如何做好这一工作、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等诸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有效的把握,从而消除了困惑,坚定了信念,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我在乡政府党政办公室邂逅《当代贵州》,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原本觉得党刊不外乎就是刊载一些空洞乏味陈词滥调,甚至不惜篇幅地为时代唱赞歌的东西。但当我静下心来认真阅读那些关于时政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民生的稿件时,我才发现,作为省委机关刊的《当代贵州》,原来离我们  相似文献   

17.
正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有书在手就好像乾坤在握,整个世界都是你的,这是多么充实的一种感觉。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主持人李潘说:"一个人读过的所有书是一块块石头、一层层台阶,让你成为今天的你。"读书的记忆源于儿时,儿时我生长在一个交通极为不便的矿区,那时放学回家,学校只是布置了少量的家庭作业,只要我们抓紧时间,经常在课堂上便完成了。多余时间,我便与一帮小子们爬山、溜冰、打沙包、踢毽子,完全变成了个疯疯癫癫的野丫头,时常只顾疯玩,而忘却了回家吃晚饭  相似文献   

18.
正昨日,2013携着辉煌载着收获,留下一行行坚实的足迹,与我们挥手作别;今天,2014带着憧憬迎着曙光,怀揣一个个美好愿望,奔向我们的怀抱。辞旧迎新之际,《党员干部之友》编辑部全体同仁向广大读者朋友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并衷心感谢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与厚爱!  相似文献   

19.
相伴相随有《党建》1988年我在一家医院当文书,正在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一次支部书记找我谈话时递给我一本刊物,说:“看看吧,对你有用。”我接过一看,“党建”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赫然入目,翻开内文,篇篇文章都觉得有用。从此,每个月我都到支部书记那儿要《党...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西安市红十字会博爱医院是集科研、治疗、教学为一体的国家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本院耳科主任尚张有、赵守真教授,30余年一直从事耳病的研究和治疗,博采众长,大量收集古今治疗疑难耳病的秘方、验方,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临床有效方剂,不断改进,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治疗耳病的方案,并选用上等名贵地道药材研制而成系列药品:“耳聋复聪丸”和“聋鸣丸”以及“羚羊麝香清脑通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