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历史、地缘政治等原因和国际海洋法对马来西亚的刺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对白礁岛的主权归属展开了长达29年的争夺.新马两国对白礁岛主权归属的争端对新马双边关系和东盟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双方对白礁岛主权的争端过程和争端通过海牙国际法院得以解决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双边关系是国际关系中国家行为体互动的主要行为模式,存有领土主权争端的双边关系可以特指为瑕疵双边关系。根据逻辑演进方向的不同和学理论证的偏好差异,瑕疵双边关系有两种不同的分析进路,一是以"瑕疵"为导向,关系瑕疵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状态的排列组合构成了瑕疵指数体系,瑕疵指数决定瑕疵水平和瑕疵关系状态;二是以"双边关系"为导向,...  相似文献   

3.
马洪喜 《当代亚太》2012,(3):131-146
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是一个国家开展外交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从战略角度还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中日双边关系对中国来说均举足轻重,但是双边领土争端问题却成为横亘在两国政府和民间的重要障碍。无论是中国的对日政策还是日本的对华政策,都离不开美国因素的干扰,而媒体舆论又是美国政府对外政策制定的重要背景因素,因此,本文搜集了1980~2010年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关于中日领土争端议题的98篇新闻报道,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研究和分析,力图再现时代条件制约下美国大众传播媒体有关中日双边关系的评论。  相似文献   

4.
张蕴岭 《当代亚太》2007,27(11):3-11
冷战结束后中国在处理周边关系上采取了新的、积极的措施,把解决争端、降低风险,改善双边关系和推动合作作为三项政策.中国与邻国的新型关系仍在构建之中,尚存在许多困难与障碍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越裔美国人对所在国美国、母国越南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更是在民族主义的作用下,对越美两国关系,尤其是日益突出的南海问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南海争端增添了复杂因素。本文对越裔美国人民族主义在南海问题中的兴起、影响及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越裔美国人的民族主义对南海局势的影响具有局限性,但我国政府需要防范越裔美国人中的反华势力与越南国内反华势力合流,激化南海局势,影响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环境。  相似文献   

6.
1963年10月,北非新独立的两个国家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围绕边界和领土问题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导致摩、阿领土争端产生的原因是多重的,但其历史根源则在于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对摩、阿边界的模糊划分。从1845年《拉拉——马尔尼亚条约》到1901、1902年划界协定,再到1912的"瓦尔涅线",摩、阿边界几经划分,但却只确定了从地中海南岸到特尼埃萨西的一小段,其余部分或含混不清,或根本未定,从而为摩、阿爆发边界战争埋下了祸根。此外,导致摩、阿领土争端的资源争夺问题也与这一历史根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作为南海争端的“局外人”,泰国反对南海问题复杂化和扩大化,反对南海问题影响中国—东盟整体关系的发展,希望争端各方能够和平解决争端。同时,自2012年开始接替越南成为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后,泰国在南海问题是否应该东盟化问题上开始“走钢丝”。泰国对南海争端的态度与其国家利益密不可分。总体来看,泰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有利于南海局势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争端国家之间危机管控能力的提升。但是,泰国追求东盟在南海问题上形成共同立场以与中国开展集团式谈判的态度和行为会加剧南海争端东盟化。展望未来,泰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将会在保持一定的延续性的基础上追求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挪威与俄罗斯(前苏联)之间关于巴伦支海海洋划界的谈判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虽然双方都表达了要达成一致意见的意愿,但是至今依然没有形成初步解决方法的迹象。一开始,划界问题仅仅涉及到了该区域重要经济资源的分配,比如石油和海产,但是在后来的谈判中,该区域的战略重要性以及两国双边关系对国际环境的影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对解决此问题没有实际迫切的需求,也没有边境争端给双方关系增添压力,加之双方对划界问题的解决方法各有考量,因此,最后的解决方案只能依靠双方结束这场长期争端的政治意愿。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50年代摩洛哥独立以来,摩洛哥与法国的关系经历了重塑、发展和强化这三个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摩洛哥和法国的关系取得显著进展,双方政治互信增强,高层访问频繁;经贸往来增加,投资领域扩大;逐步建立起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摩洛哥和法国关系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双方各自的需要,即摩洛哥需要与前宗主国法国建立良好的...  相似文献   

10.
2009年8月,民主党取代了长期垄断日本政坛的自民党,为国内的政治改革送来一缕清新之风。鸠山政权试图摆脱美国对日本的政治束缚,外交政策上强调与东亚国家及地区的合作关系,并暂时缓和了因领土争端而陷入僵局的日俄紧张关系。但是,随着鸠山政权的倒台,以及此后的民主党政权逐渐回归"向美一边倒"的保守主义政治态势,致使日俄领土争端急速升级,双边关系的维系也仅停留于经济窗口的沟通。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23日,国际法院对新马岛屿之争做出判决,将白礁岛判给了新加坡.国际法院的判词表明:有力的证据,即官方在争端事项上代表政府权力行使的言词及行为是新加坡赢得白礁岛主权的关键.因此,进行相关研究,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中国与他国之间的领土争端解决提供充分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法院对一些证据效力的判定也启示我们:在涉及领土争端的问题时,国家间关系的利益权衡固然重要,但在权衡时,也要尽可能地考虑这种权衡将来在法庭上可能产生的证据因素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德俄(苏)关系的发展史中,曾有过"亲密无间"的阶段,也有过"流血拼杀"的时期。围绕着国家与民族利益,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时紧时松,循环往复。从德俄(苏)两国的地理位置、民族传统和历史经验来看,德俄关系不是两个国家的双边关系,而始终是一种影响全欧乃至世界的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出现一系列新动态,中国安全利益面临着种种来自地区层面的现实威胁与挑战。美国在亚太实施“再平衡”战略,是中国在东北亚面临的根本安全挑战。持续升温的中日钓鱼岛争端,是中国在东北亚面临的直接安全挑战。依旧严峻的朝鲜半岛局势,则是中国在东北亚面临的间接安全挑战。面对东北亚地区复杂的安全挑战,中国应...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东南亚地区战略格局和南海争端大国博弈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俄罗斯通过其特有的路径与方式发挥着特殊作用,并对南海局势发展造成了双重影响。俄罗斯参与角力南中国海的一系列新的政策动向,是其调整对外战略进而谋求拓展的一种必然体现。中俄两国需要把南海问题纳入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框架之中加以战略统筹,在维护双方关系大局的前提之下对具体政策作出必要的调适。  相似文献   

15.
石渝 《新民周刊》2012,(6):44-45
威廉王子无疑是英阿领土争端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招棋。情人节前一天,美国著名影星西恩·潘来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他的到来,正好是英国威廉王子被派驻到离阿根廷海岸约500公里远的马尔维纳斯岛之后的两周。当这位好莱坞老牌影星握着阿根廷女总统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的双手,声称当今世界不会容忍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下任何"奇怪和老旧...  相似文献   

16.
李大陆 《当代亚太》2020,(2):100-125,153,154
在国际体系变迁的背景下,东南亚三个主要的南海争端国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普遍采用对华对冲战略以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不确定性。但是,三国的对华对冲差异何以存在仍是个尚需进一步澄清的理论问题。在政治结构具有较高自主性的情况下,民族主义诉求强度以及国内政治权力结构变迁是影响三国对华对冲差异的主要因素,导致三国分别实施了对抗、均衡与合作三种不同类型的对冲。二者通过执政者的合法化战略影响对冲的实际演化,弱民族主义诉求推动争端国采取合作型对华对冲,但随着民族主义诉求增强且政治权力结构趋于集中化,争端国将采取均衡型对冲;在民族主义诉求增强且政治权力结构趋于分散化的情况下,争端国将采取对抗型对冲。国内政治权力结构的未来演变可能导致南海争端国实施更具对抗性的对华对冲战略,推动南海局势发生于中国不利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与当代中越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越南是邻邦,拥有共同的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这是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使得中越两国关系呈现出一般双边关系所没有或者不多见的特点.总的来看,共同的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对中越两国双边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期,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争端日益激烈,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事实上,钓鱼岛争端是美国为干涉东亚事务而留下的一个抓手,在当前的关日博弈中备具“纠结”,同时,钓鱼岛争端也被中美日三国看作进行战略试探的一个切入点,在西太平洋地区海洋权益之争问题中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对此,我应采取适当策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国际法院主要依据实际控制原则和禁止反言原则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白礁岛、中岩礁和南礁争端作出判决,这进一步延续了国际法院在解决领土争端中运用有效控制原则的趋势.但是,应当明确的是,有效控制原则、时效原则、先占中的有效占领原则、时际法原则、关键时刻等的适用场合及条件是有区别的.根据我国对钓鱼岛、南沙群岛等享有主权的历史事实,以及对有关国家非法占有我国岛礁等行动的持续反对,实际控制原则并不适用于钓鱼岛、南沙群岛等有关领土争端.此外,我国并未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有关争端不会诉诸国际法院解决.但为防止有关国家利用有效控制原则,通过向无人岛屿移民等行为企图造成有效控制事实,我国应对有关争端领土加强管理和控制,而对被他国控制的无人岛屿等应采取多种手段及早解决.  相似文献   

20.
自2012年起,欧盟将南海争端列为直接关系其利益的东亚地区安全问题,其政策立场在"南海仲裁案"闹剧牵引下经历了一个变化和调整的过程。欧盟介入南海争端有着多个层面的利益考量,在政策路径的选择方面具有鲜明的欧盟特色,充分体现了其综合性安全路径和"预防性外交"理念。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欧盟在南海问题上只能扮演一种补充性的角色。中欧双方应当从维护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局出发,共同推动南海局势朝着趋稳向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