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30-30
答: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十八大报告的提法更进一步,不仅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还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一新提法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2.
<正>一、法治体系概述(一)依法治国与法治体系在我国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现已形成,现阶段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南开区人大常委会作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更应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工作上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切实建设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为促进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推进依法治国做出积极贡献。一、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治国方略。具备法治思  相似文献   

4.
法治作为执政党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的基本方式,要求执政党强化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其内在依据在于: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最可靠保障,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手段,是党转变执政方式的内在要求。依法执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与灵魂。执政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根本方式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和带头守法。  相似文献   

5.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奠定依法治国科学执政的队伍基础。(一)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其在治国理政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必然要求。(二)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加强党依法执政能力的应有之义。(三)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深入理解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核心内涵,形成依法治国科学执政的思想共识。(一)理解法  相似文献   

6.
李中元 《前进》2014,(10):16-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党的领导是根本,领导干部是关键,而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发展前进中的问题,则是必须要面对和解决好的关键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国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说,“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关键在于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思维的提出,是继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我们党和国家对法治的认识和法治自觉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法治思维不同于人治思维。人治思维就是贤人思维,就是把公共事务管理的良善与否寄托于个别贤人,遇贤则良,遇不贤则废,结果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摆脱不了历史"周期  相似文献   

9.
冷超 《群众》2014,(11):10-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宣示着法治时代的到来。全会《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重大举措,为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必须坚持用法治精神治国理政,在全社会弘扬法治文化,坚定全民法治信仰。  相似文献   

10.
各级领导干部是我们党依法执政、依法实施对国家和社会事务领导的中坚力量,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各项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我们党依法执政理念的落实程度,直接关系到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抓紧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这是党的十八大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什么是法治思维?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首先,法治思维是一种观念,即对宪法和法律存有敬畏之心。这是思想基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和法律,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1.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和所有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2.
郭根山 《今日海南》2014,(11):12-13
正依法治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最重要的治国理政战略之一。36年来,党和国家在巩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理论与实践的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掀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法治思维作为法治实现的思想基础和重要条件,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法治思维是法治社会最基本的思维模式,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中国改革发展中重大问题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必须深化对法治及其内在价值和规律的认识,实现从日常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部署。建设法治中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基础和关键。地方政府体量大、范围广,和群众关系最密切,是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主要执行者,地方政府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影响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5.
胡燕佼 《新东方》2016,(4):64-66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治国理政的根本方式。"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宪法确定的治国方略。基层干部在法治国家建设中角色地位特殊,带头学法守法、严格依法办事是决定基层干部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关键。提升基层干部法治能力对于进一步有效地实施宪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形成稳定有序的法治文化氛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协商论坛》2014,(10):52-56
中共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这些部署和要求,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义重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乃治国重器。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依法治国能够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略,公平正义能够时刻守护寻常百姓,贵在让法治成为心之所向,难在使法治化作精神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便形同虚设。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  相似文献   

18.
王太高 《群众》2014,(12):8-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提出,反映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认识的突破和手段的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超越和突破。如果说法律体系是静态的制度体系的话,那么法治体系则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有机统一的体系,体现了法治的整体  相似文献   

19.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4,(31):10-14
2014年10月20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17年前,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依法治国为基本治国方略。1999年又将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执政概念。十八大明确提出法冶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此,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治国理念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20.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理论为指导 ,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 ,从而解决了我国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使社会主义法治观更加完善和成熟 ,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