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工业化"是奥巴马竞选时要"变革"美国的重要战略,但5年多过去了,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制造业仍然外移,制造业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比重在加大;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没有增加,GDP中制造业的产值在相对下降;制造业带来的就业在美国总就业中的比重没有增加,相对有所下滑;美国制造业的进出口的逆差仍在扩大,美国制造业的出口在美国总出口和在世界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变化都不大等等。因此,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从目前看,成效不彰。  相似文献   

2.
王达  刘晓鑫 《东北亚论坛》2013,(6):71-78,12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各界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增长范式和结构性变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美国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经济战略全面调整的新时期。"再工业化"战略是美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出于应对危机冲击和走出衰退困境的客观需要,对其经济发展战略做出的战略性调整。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其长期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仍受一系列条件的制约。"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和影响。为此,中国应当充分准备,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各界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增长范式和结构性变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美国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经济战略全面调整的新时期。"再工业化"战略是美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出于应对危机冲击和走出衰退困境的客观需要,对其经济发展战略做出的战略性调整。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其长期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仍受一系列条件的制约。"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和影响。为此,中国应当充分准备,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82年以来,墨西哥制造业经历了三个调整阶段。结构调整表现出外向化、客户工业化、与美国经济一体化和生产高度集中化等特点;它带来了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繁荣及部分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结构性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种结构调整说明,新自由主义政策没能有效地全面推动墨西哥工业化的发展,反而使墨西哥成了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一个环节,生产链的断裂严重阻碍着墨西哥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 80年代 ,拉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进入了一个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的阶段。在这个调整过程中 ,一方面拉美地区的工业化出现了倒退现象 ,另一方面制造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拉美国家逐步形成两种不同的生产专业化模式 :以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为主的模式和以发展出口装配加工工业为主的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下 ,拉美地区的制造业已具有外向型的特点 ,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都有所提高 ,本国资本和外资大型企业在制造业中逐步居于主导地位 ,这标志着拉美国家由内向工业化向外向工业化的转变 ;但与此同时 ,拉美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冲击 ,工业部门仍旧是整个外贸部门的赤字大户。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制造业结构 ,依然是拉美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中的非洲工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工业落后 ,只有少数国家建立了制造业 ,产品以最终消费品为主。实现工业化仍是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新的变化 ,全球化既为非洲国家利用国际资金和市场提供了新机遇 ,也带来严峻挑战。非洲国家在确定产业发展战略时 ,应注意恰当地处理好几个问题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劳动者素质 ,努力发展制造业 ,优化产业结构 ,逐步改变资源出口型的经济结构 ,逐步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7.
印度尼西亚工业的发展自1945年起步,借鉴东亚工业发展模式,发展至今形成了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和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向。但是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制造业升级缓慢,人力资本储备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印度尼西亚工业化现状和导致工业结构转变的国内需求结构分析入手,进而对印度尼西亚新政府在国内工业化进程中可能存在的发展策略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各个产业的竞争力,然而目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求。为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建立强大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当前东北的装备制造业虽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如果切实找准发展障碍,提出科学的发展对策,未来仍有望发展成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美国制造业回流是美国权力干预经济的产物,它试图挽回美国制造业的衰退之势,并重构以美国为绝对控制权的全球产业链新体系。长期以来,美国制造业是美国全球领导力的根基,而日益严重的制造业空心化问题引起了美国精英阶层的焦虑。近十年来,美国政府陆续出台了诸多制造业的干预政策,制造业衰退的趋势有所缓解。然而,美国制造业回流及其背后的权力干预经济模式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其原因主要在于阶段性的政治目的不符合全球产业分工的底层规律,既无法满足经济主体在成本—收益、供应—需求等关键领域的追求,也难以突破西方政治—经济周期的传统桎梏。尽管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模式缺乏经济效益,但各国陆续开启权力干预经济与全球产业链本土化却是不争的事实,这表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角色将面临嬗变,中美产业与战略博弈关系也将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印度制造业发展潜力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佳 《亚非纵横》2010,(1):9-15
自2004年印度政府提出制造业发展战略以来,制造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印制造业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印政府为应对这场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印制造业增长虽放缓,但仍有很大发展潜力,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将会提高。然而,印制造业的崛起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美国经济出现了四大增长点:非常规能源革命方兴未艾、先进制造业强势回归、大数据应用异军突起、基础设施建设蓄势待发。这将可能引发美国经济增长"提档"加速、世界经济发展态势转变以及国际实力格局洗牌。对中国而言,机遇略大于挑战,应研究和借鉴美国创造新增长点的经验教训,设计和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点,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以页岩革命推动能源产能和安全建设,培育和塑造中美务实合作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在激烈的转型和"自然资源诅咒"的作用下俄罗斯出现了明显的去工业化趋势,然而俄罗斯的去工业化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去工业化不同,这也决定了俄罗斯的再工业化道路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本文以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为视角对俄罗斯工业发展进程进行解读,剖析俄罗斯的去工业化的特性、诱因及主要表现,阐述俄罗斯再工业化的特点及主要政策措施,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判。  相似文献   

13.
韩晶 《东北亚论坛》2005,14(4):81-84
:当前,国际制造业转移对于天津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天津作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必须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发展面向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天津经济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外国直接投资流向相伴随而建立的这种生产基地能否进一步整合出新的竞争优势。为此,天津应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天津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产业链经济,促进产业集群化。  相似文献   

14.
亚洲"四小"通过促进工业化,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率先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与多元化.但是,它们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并不是按照固定的一种顺序发展的,而是具有多样性、超越性和交融性的特点.工业发展政策是根据各经济体工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制定的,因政府干预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亚洲"四小"工业化进程与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这一群体战后经济发展多样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亚洲的出口加工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6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地区)都采取了面向出口经济发展战略(即建立免关税制造业)来促进工业化。实施该战略的最普遍形式也许就是建立出口加工区(EPZ)。出口加工区可以定义为借助于外国投资来从事出口制造业并享受那种在该国其余地区通常享受不到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鉴和运用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以新加坡制造业发展历程为主线,在测算新加坡制造业各行业竞争力变迁的成果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构了同时反映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新加坡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探讨新加坡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东盟五国制造业发展特点为出发点,对东盟五国制造业结构变动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东盟五国制造业结构变动速度不同,新兴制造业兴起;制造业结构相似度低,优势产品不同;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高级化,附加值仍较低。最后,探讨影响东盟五国制造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应当遵循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顺次演化和递进的一般规律,但印度却是例外,其产业结构直接从第一产业过渡到第三产业,呈现出典型的"跨工业化"特征。自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经济开始驶入快车道,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开始发力。本文通过构建随机静态优化模型,探讨印度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多重约束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和路径选择,旨在为印度以及广大新兴发展中国家推动本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日韩产业转移与山东半岛制造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经济正经历着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日韩制造业也正积极移师中国。山东政府顺应这一趋势提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山东省将通过打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胶济沿线制造业隆起带,培植六大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制造业特色县,形成产业集聚、配套协调、布局合理的制造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基地部署经历了从"防苏"到"防扩散"、再到"巩固海湾领导权"的两次战略转型."9·11事件"以来,国在海湾地区军事基地的战略任务从发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临时性任务转向建立美国主导的海湾安全架构、反恐和遏制伊朗等长期性任务,署范围由20世纪90年代主要集中于沙特转向依靠海合会所有成员,国-沙特单一安全架构逐步被美国-海合会多元安全架构所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