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从法治社会的要求来看,司法审判应遵循严格的法律推理过程,即法官在审判活动中,根据确认的案件事实,直接援引相关的法律条文,并按照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得出判决结论。但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错综复杂,而每个执法者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对证据的采信、对法律的理解又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事物的合理性评价标准也存在多元化的特征,因而,案件的审判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特征。具体到刑事审判而言,案件事实认定在许多情况下也只能达到相对真实,继而对被告人的量刑结果,也只是相对意义上的罪刑相适应。下面,我们通过一…  相似文献   

2.
1998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第一百七十六条第 (六 )项和第(七 )项分别规定 :“被告人因不满十六周岁 ,不予刑事处罚的 ,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 ;”“被告人是精神病人 ,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不予刑事处罚的 ,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对此我们不难看出 ,该两项规定意味着人民法院在一定情况下对刑事被告人可以作出除有罪与无罪判决之外的不负刑事责任的第三种性质的判决。笔者认为 ,这两项规定…  相似文献   

3.
香港高等法院原讼庭在"菲佣居港权案"中,以所谓的普通法的解释方法,判决香港《入境条例》有关条款抵触了基本法第24条第2款第4项的规定。香港法院的判决涉及中央与香港关系中的若干重要的法律问题:一是香港法院解释基本法刻意偏离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在有关的"释法"中明示的基本法的解释方法,香港法院片面地强调依所谓字面解释方法解释基本法也偏离了普通法惯用的对宪法性法律采用的目的解释方法;二是香港法院对基本法第24条中有关"通常居住"的理解也是错误的,非中国籍人无法凭藉香港高等法院原讼庭的判决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三是应当正确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的法律性质和法律效力,只有根据基本法的规定,才能建立起全国人大常委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释法方面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出现了“缺席判决”上升的现象,现将这一现象作一粗浅分析。一、经济审判中出现“缺席判决”多的原因目前,经济审判中存在着起诉多、管辖权异议多、重复诉讼多、判决多、上诉多等特点。其中判决多,  相似文献   

5.
近来,不断有人撰文认为,法院判决可以改变起诉罪名。这种看法很值得商榷。笔者以为,判决改变起诉罪名有悖法理,实践中会导致司法权划分界限的混淆,阻滞司法机制的正常运行,进而对诉讼各方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第一、从诉讼理论来看,判决改变起诉罪名的作法与现代诉讼规律背道而驰。随着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逐渐融合,当今世界各国在设计刑事司法程序时基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控诉、辨护与审判构成刑事诉讼的“三角形”结构(1),控辩双方根据事实和法律,分别阐述各自的主张,反驳对方的意见,法官则通过审理活…  相似文献   

6.
质疑“听证式审查逮捕论”——兼论审查逮捕方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证式审查逮捕论”的论证思路与方式并不足以证成听证方式在中国语境下更能促成审查逮捕制度的合理性。我国目前司法资源的配置状况、逮捕的证明标准、审查逮捕制度内含的侦查监督职能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实际听证能力,决定了在现阶段并不适合推行听证式的审查逮捕方式。审查逮捕方式的改革,应当在客观认识审查逮捕制度运行效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司法语境与已有的制度资源,进行有针对性地制度调整。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心理教育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是心理教育是什么却没有定义.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教育是人存在的形式之一,而人又是观念的集合体,因此,无论一个人心理健康还是不健康,它们都是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其实,心理教育是一个虚假命题,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悖论.实施心理教育的结果只能够增加更多的"心理不健康"的个体,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8.
1989年底,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意见的第7条规定:“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一方要求“离婚”或解除同居关系,经查确属非法同居关系的,应一律判决予以解除。”笔者认为,对非法同居关系必须一律予以解除,但不一定非要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法院处理法规冲突的实际情况,作者对中部某省会城市的中级法院的法官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表明,无论是在行政诉讼还是在民事诉讼中,法官对法规冲突的存在有广泛认知,并事实上对法规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在处理上,民庭和行政庭法官均多采用了“自行判决、谨慎表述”的做法,即由本庭或本院自行做出判决,但在判决中均不提及法规冲突的存在,而是径行选择适用相关法规。“谨慎表述”体现了中国法院的司法审慎,反映了法院在权力格局中的微妙处境。  相似文献   

10.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法,今文省……"[1]前代法学著述例多援引,近年出版的法学新著如<法学基础理论>、<法学原理>、<法学通论>、<中国法制史>等一律因袭这一近二千年的传统论断.  相似文献   

11.
《法学杂志》一九八五年第六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对〈被告人上诉引起的重审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罚〉一文的质疑》中所提到的“对被告因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不得加重被告的刑罚”,实际上指的就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上诉不加刑”原则。这个原则是由资产阶级首先提出来的,最早见于一八八○年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以后在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也都作了类似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吸收了资产阶级立法的一些精华,也把上诉不加刑作为一项诉讼原则规定在刑事诉讼法典中,是为了保护被告人的上诉权,完成刑事诉讼的任务。但由于有的被告人对  相似文献   

12.
"买卖《判决书》",从表面上看,是将《判决书》转让给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但本质上是就判决确认的权利而进行的转移。在获得判决确认权利的同时,受让人也随之享有强制执行请求权,成为适格的执行当事人。对于受让人的执行申请,人民法院一般应通过公开听证的方式进行审查、处理。受让人对法院处理决定不服的,立法应明确赋予一定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3.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两高一部”《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案件属“其他不需要进行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这类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不能按公诉审判程序审理判决.但是,如果按自诉审判程序审理此类  相似文献   

14.
15.
论民事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和判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和判决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由于立法上没有将两者很好地协调起来,导致了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的不同认识和做法,影响了该规定的正确实施。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本文拟通过与国外和我国台湾同类制度的比较,对上述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时因公出差在长途汽车上,与一退休职员模样的老年老者邻座,斯人阔论时事,。若悬河,唾星四溅。静听其言中心论题就是一个一“国耻”论。其论锋直指国家现行的两项对外开放政策,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劳务输出。其理论根据有两条,一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就是当年帝国主义国家强占香港、澳门故事的重演,并与西方列强的在华租界相仿佛。二日国人出国搞劳务,即是佣奴,是件极不光彩,极不体面之事。二者都被其称之为“国耻”.并大发国将不国之慨,其对旧政策的依恋之情溢于言表。笔者虽不敢妄测其政治态度,但敢说其观点谬甚,既…  相似文献   

17.
罗平 《法制与社会》2013,(31):133-134
国际法院诉讼案件判决的执行问题并非简单的执行或不执行.国际法院成立至今,其所作的判决大部分得到执行,不执行的情况只是少数.对于这少数案件而言,这些原本提交国际法院以待解决的纠纷并没有彻底得到解决,当事国之间争议不断,甚至对局部地区的安全问题产生影响.为什么国际法院做出的生效判决在当事国之间得不到彻底解决呢?本文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对国际法院处理的案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共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陈宏钧 《人民检察》2012,(13):74-75
我国刑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同时,《刑法修正案(八)》除了对死缓罪犯的减刑进行了更为严格的限制之外,对死刑的判决条件并未作出变更。对此,笔者认为,审判机关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判决,根本没有选择权,即除了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之外,审判机关别无其他刑罚可以选择。主要理由如下:一、对死缓适用实质条件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离婚案件中,关于住房问題夫妻双方争执不下,是常有的事。这一问题,早已引起我们的注意,在实践当中处理好此类纠纷,具有重要意义。在审判实际中,从离婚的双方当事人争执的住房问题的房屋所有权的角度看,其争执的主要是公房。所谓公房,是指该房屋的所有权属于某国家机关,企事位单位,或某集体组织。双方争执不下的不是该房屋的所有权,而是使用权,也就是居住权。  相似文献   

20.
《法学》1986,(1)
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出现了一种否定法的阶级属性,否认法的起源与消亡规律的倾向。张宗厚同志的《对法的三个基本概念的质疑》(以下简称‘张文’)一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法的本质属性及法的起源等问题是法学理论中的重要基础课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结论的科学与否,更涉及在法学理论研究中是不是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