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秀川 《廉政瞭望》2012,(19):46-46
眼下许多会议走了样子,没有了集思广益的讨论,变成了一言堂;没有了凝聚共识,变成了权威发布;没有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众星捧月。一些基层和地方领导干部把会场当成了个人的舞台,一些地方新闻俨然就是这些“电视明星”的会议“串烧”,以至于让人觉得领导干部一天的工作就是开会。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12,(11):61
宫秀川在9月17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什么是开会?开会原本的目的就是及时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集思广益,是充分发扬民主,特别是基层许多会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等级的研讨平台,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平等的,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会"字是由"人"和"云"组成,就是要每个参与者都能各抒己见,不让人云,那不是会场,而是剧场,是表演。眼下许多会议走了样子,没有了集思广益的讨论,变成了一言堂;没有了凝聚  相似文献   

3.
有领导干部戏称:“我们的工作时间是三分之一到上级那儿开会,三分之一叫下级来开会,三分之一在研究开什么会和怎样开会!”这种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文山会海”已成为顽症,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会议为什么会泛滥成“海”?有一种回答颇有见地:“很多人想开会,很多事要开会,加上开会不计成本,想开就开,开了不必承担什么责任,这会能不多吗?”我想,按照这个思路去探一探“会海”之源,也许能找到一些根治“会海”的办法。先说“很多人想开会”。不管大会小会,首先要有人提出,还得有人批准。本来,会议本身仅仅是开展工作的一种手段。提出和决定召…  相似文献   

4.
运用会议实现领导意图,是领导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工作方法。作为领导者,你不可能不开会。你的咨询、决策活动,要依靠会议;你的工作部署,要依靠会议;你与下属、同事的交流、沟通,要依靠会议。可以说,没有没有领导参加的会议,也没有不开会的领导。领导者不能患“好会症”,上“开会瘾”,应尽可能地少开会,做到没有明确议题的会不开,没有充分准备的会不开,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与自己工作关系不大的会不参加。当然,总有一些会是非开不可的,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的职责就是要保证会议取得成效,组织好会议。要保证会议的成功,必须做到“十戒”:一戒无关人员入会。对参加会议的人员要严格审查,不能让与会议议题无关的人员参加,不能让对会议议题不熟悉、不关心的人参加。无关人员对会议议题不负任何责任,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5.
开会,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做好工作的前奏曲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但它并不是落实。然而,我们有些地方的领导同志却热衷于以开会的形式落实工作。上级开个会,下级也要开一个同样的会,一级套一级,一直套到最基层。上级没开会,没有文件精神,下级...  相似文献   

6.
“不要刚打两个胜仗,就沾沾自喜,握手言欢” 战争年代打了胜仗,上级开会常常会以握手表示祝贺和褒奖. 1946年9月1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决定在河北安陵召开一次会议(史称安陵会议).这天正好中秋节又逢我军邯郸大捷,各纵队领导干部都以为开会肯定是表扬加犒劳. 当他们满面春风向邓小平政委伸出手时,邓小平却摇摇手,一脸认真地说:“这次开的是不握手会议!”这话无疑给几位爱将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众人面面相觑.  相似文献   

7.
袁浩 《奋斗》2010,(3):60-60
##正##新年伊始,常听一些领导干部说"忙"不过来。诚然,一年之计在于春,年初的时候工作千头万绪,一边要安排部署全年的工作,一边还要深入基层,了解实际,体察民情,各级干部感到忙碌,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勿庸讳言的是,一些领导干部的"忙"却是忙于迎来送往、忙于文山会海,这种"忙"其实质上是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的表现。忙是一种工作状态。领导干部"为公而忙"本没有错,但是否忙而有效、忙的值得,确需要有一点分析。忙公文,还要看公文有没有意义;忙开会,还要看会议是不是解决问题;忙接待,还要看接待有没有必要;忙应酬,还要看什么性质的应  相似文献   

8.
都说时下领导干部特忙,忙什么呢?有些领导干部是忙于应酬,不是赶场子开会、讲话,就是迎来送往。不可否认,虽经屡次整治,"文山会海"和"迎来送往"仍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顽固的"机关病",很多领导干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此,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耽误了工作、带坏了风气、损害了形象。长此以往,这种"机关病"还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丧失踏实工作的动力和热情。常听一些领导干部说,两眼一睁,忙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然而,却有一些领导干部恰恰不愿意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他们一是“怕”,二是“躲”。“怕”就是怕惹麻烦,怕得罪人,怕引火烧身;怕与群众见面,怕群众不理解;怕自己水平有限,解决不了问题白费劲。“躲”就是回避问题,遇到问题绕道走;群众找上门来便避而不见,即使躲不过去,也只是敷衍应付,打打官腔。还有的借口“工作太忙”,成天泡在上面,热衷于开会、剪彩等上层活动。凡此种种,归根结底就是没有把群众意见放在心上,没有端正对群众意见的根本态度。群众意见何以多?…  相似文献   

10.
李永 《先锋队》2012,(25):41
如今,有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开会、发文件,工作部署多,具体落实少,习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甚至出现离开讲话稿不会讲话、离开秘书不会工作的尴尬情况。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没能适应"基层一线"工作法,没有到基层一线掌握真实情况,只能凭借"修改润色"多遍的报告材料了解一些基本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在办公室内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在办公室外工作,在基层一线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体察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正>现在的领导干部都很忙,忙什么呢?忙着落实上级的各项工作。怎么落实?一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走形式,上面发个文件,他也"照葫芦画瓢"发个文件,当一次"复印机";上面开个大会,他比照同样的规模开个大会,把上面的精神重复一遍,当一次"留声机"。缺乏针对性,脱离实际。  相似文献   

12.
一、从开会说起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对开会再熟悉不过了。贯彻上级指示要开传达会,研究事情要开办公会,布置工作要开工作会,了解情况要开调查会,听取意见要开座谈会,处理矛盾要开协调会。我在省政府机关工作时曾统计过,半年内召开和参加大小会议187次,日均1.6次,一天参加两、三次会议是常事。由此估算,在这一段工作中,有60—70%的时间是在开会。开会作为领导工作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是必要的,但问题是会议过多。有许多会议是可开可不开,甚至完全没有必要开。有许多会质量不高。有的是一竿子到底的“串  相似文献   

13.
眼下,在一些地方,“领导就是开会”成了某些干部的“座右铭”,似乎不开会就不叫工作,一周五天会,一个月参加二十几天会的不乏其人。名目繁多、时间冗长的各种会议,一是务虚的多,浪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二是层层照搬照套的多,助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三是陪会的多,空耗时间精力,各级干部很难抽出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四是会议材料多,一发一大堆,前文未及传达,后文又下来了,真是召集会议的人精疲力竭,参加会议的人叫苦不迭。工作当然需要开会,开会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作。就会议本身而言,它不在于形式和时间…  相似文献   

14.
说说抓落实     
一、抓落实要力避形式主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落实就要实于,就要从根本上铲除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已成为妨碍领导干部抓落实的“毒瘤”,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把空谈当作“实”。面对上级和媒体,把想做的说成已经做了,把刚刚开始的说成圆满完成,汇报成绩用乘法,谈到问题用除法,报喜不报忧,大话、空话、谎话连篇。二是把形式当作“实”。只说不干,认为多开会就是狠抓,喊口号就是重视,签责任状就是落实,最后就是落  相似文献   

15.
要讲三种话     
<正>如何讲话,关乎个人形象、事业成败。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玉;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西谚亦云:"舌头就是一把利剑,演讲比打仗更有威力。"今天,领导者的讲话要体现新形势下执政的水平和能  相似文献   

16.
与某些上级党组织“会海”正相反,近年来基层党员“会荒”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些基层单位一年到头不开一次党员会,引起了基层党员的抱怨。目前,开基层党员会是上情下达的重要途径。可是,文件下到基层常常搁在支部书记的案头,不能开会及时传达,致使基层党员心不知、眼不明、气不顺,上级党组织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及时地落到实处。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农村基层党员只要带头种好田、交足粮、发家致富,城里基层党员带头搞好工作就行了,没有必要开会。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基层党员常年不开会,就不能及时了解上级精神,对涉及基层利益的大事…  相似文献   

17.
正"李伟98分、吕栋96分……"在淄川经济开发区北苏社区党务公开栏前,社区居民指着党员分数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以前党员开会也就一半人参加,现在不行了,不来开会就要扣分;以前一年开不了几次会,现在每月都有党员活动日了;以前开会就是读读文件、举举手、投投票,现在是‘5+X’,每次的会议形式都不一样,大家都忙活起来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有的地方和单位,贯彻落实中央的指示精神只是停留在会上、纸上和嘴上,只在吆喝上下功夫,搞一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工作不落实、不扎实、不切实。工作部署了,没有抓落实;要求提出了,没有落到实处。结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实效。形式主义成了抓落实的大敌,成了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敌。当前形式主义的突出表现是: 以会代干,沉湎会海。开会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但不是全部。可是,有的同志特别热衷于开会,现场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会会参加;昨  相似文献   

19.
年终已到,在有的地方和单位往往容易出现"年终综合症"。一是思想和作风浮躁、松懈、懒散;二是开会、检查、评比太多,干扰基层正常工作;三是滥发钱物奖金;四是跑上级机关"串门子"、"拉关系"。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参加一些会议时发现,时下不管开什么会,总有一部分人心不在焉;有的人任凭会议发言人讲得口干舌燥,声嘶力竭,他始终保持着一种似听似睡的闭目养神的状态,直到会议结束才擦擦朦松的眼睛打着哈欠离开。有的人开会时则翻开特意携带的街头小报,津津有味地阅览各类社会花边新闻,会议台上讲些什么对他显然不重要。有的人则不停地用手机接打电话,繁忙地处理各种“公务”与“私务”事宜。笔者在参加某次会议时,便见邻座的一位先生一上午便接打了十多次的电话,把开会当作了手机遥控指挥场所。为了制止住开会干别事或睡觉现象,一些地方也曾加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