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母亲一辈子就生我与哥哥兄弟俩,对待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按理说,娘疼幺儿,可她疼的偏偏是哥哥。我的惟一特权就是每年春节能跟着爸爸回老家,有时哥哥想跟着去,爸爸总以他腿不方便拒绝了。哥哥大我一岁,两岁时患了一场病,那时我们家才从广西迁到重庆,父母都很忙,把哥的病耽搁了,哥就成了个瘸子,走路一跛一拐的。母从小学到初中,我总穿哥哥穿旧了的衣服。过年时,母亲常到供销社扯几尺布给哥哥做新衣,却每回都没我的份。有次,我忍不住了,哭个没完,冲着母亲喊:“他一个瘸子,能穿出什么样来,还净给他买新的。”母亲一听,像被马蜂蜇了般,扬手就给…  相似文献   

2.
起初听到尹娴和苏允城在一起的消息时,并未造就甄艾小世界里的惊天动地,她只是缓缓吐出一口烟,轻哼了一声,说了句他们俩迟早得散.而半小时后当她捏着筷子在吃饭的时候,却忽然风风火火地站起来冲去苏允城所住的公寓楼下.甄艾仰起头来看着他房间的窗户开始喊:“喂,苏允城,你给我下来.”  相似文献   

3.
妹妹     
文子 《新青年》2004,(11):13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我们.家里5口人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父亲一个人的肩上.我是家中老二,妹妹小我一岁,那时弟弟刚刚断奶,父亲只好把他送到河南的姥姥家.等我和哥哥上学的时候,父亲当上了生产队里的小队长,整天在生产队里忙碌而无暇照顾我们.那时,每当放学回来,哥哥和我就自觉地烧火做饭收拾家务,而妹妹总是用她那瘦弱的小手帮助我们.  相似文献   

4.
安宁 《新青年》2006,(11):2-3
杨森是我大学时的酒友,他每次来找我去校门口的夜市上喝酒,不外乎是两件事.要么他又利用私权去翻了系里的档案,看到某个美眉不仅跟他门当户对,而且气质绝佳,还是名花无主;要么恋爱未遂,眼睁睁看自己下了一番苦功的女孩子,喊他一声哥哥,转身欢天喜地地跟别人牵了手去.  相似文献   

5.
王小船 《新青年》2004,(3):20-22
我都25岁了还在学校里泡着,美其名曰“读研”,实际上是实在没事儿坐在学校里混时间。有老爸赚钱,我可以逍遥自在地过我的日子,缩在父母和哥哥的保护伞里享乐,然后等父母转手把我放在另一个保护伞中继续我无忧无虑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爱莲说     
她是我的古琴老师。第一次被朋友引见去找她,她站在楼下等我们,穿着淡紫色衣衫,浅浅的笑,素白的手,雅致得让人想起绢画中的仕女。她不让我称呼她老师,而喊她,莲。莲——,轻声唤出来,即便我这样一个女子,也心生爱怜。学琴的地方在她家。房子很小,60平方米的两居室,简朴雅致。我们在一间小书房里练琴。墙上一幅扇面,两朵亭亭于碧波之上的莲花,上面一行草隶: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她对我说,是我家先生画的,字,也是他题的。  相似文献   

7.
情人节的玫瑰卖疯了,都快卖成金条的价格了.情人节的歌厅里,哼哼着爱你绵绵的靡靡之音,人间仿佛真成了爱情天堂. I LOVE YOU,情人节那天我听到恋爱中男人女人、私会情人间这样集体的表白,我怎么感觉是如此肉麻与矫情呢.你看我楼下一个快满50岁的富婆,还穿着一个露出萝卜腿的短裙出去约会呢,她那浓妆艳抹的样子,可把我吓坏了,我想起了一些大棚里种出来的反季节蔬菜.  相似文献   

8.
胡莉莉 《新青年》2008,(3):24-25
大三那一年,我们宿舍7个光棍一起看上了一个姑娘,我曾亲眼目睹他们搬动桌椅站到宿舍前挤来挤去,拼命地在楼下熙攘的人群里寻找那个令他们朝思暮想的姑娘.  相似文献   

9.
黄书包 《新青年》2006,(2):14-15
当时,家里只有我和哥哥两个孩子,一家4口靠30几棵的梨树勉强度日.可在我刚6岁时,妈妈又给我添了一个妹妹.随着年龄的增长,哥哥读了中学,我也上了小学.那年月,孩子多,有时吃饱饭都成问题,而且妹妹出生不到半年,家里的梨树挨了一场冰雹,那年不但没结几个梨,而且还影响到几年后的收成.就这样,正坐月子的母亲火一急,一病就是半年,而且落下了风湿的毛病.  相似文献   

10.
传家宝     
哥哥给我发来一封伊妹儿,他是这样写的:我周三才收到拍卖的具体细节.妈妈公寓里的家当一共拍卖了3100元,这其中包括被拍卖行买走的东西.写字台(那个很气派的胡桃木写字台)最值钱,卖了1050元,那个装瓷器的橱柜卖了500元,圆桌卖了220元,电视机、打字机、镶银边的碗和英国轮船模型没卖上什么大价钱,没想到的是沙发和垫脚凳却卖了150元.爱你的哥哥.  相似文献   

11.
澜涛 《新青年》2004,(1):9-10
我是母亲的珍珠,只有母亲知道把我磨砺成珍珠所遭受的苦痛。我憎恨母亲,这种憎恨来自母亲对哥哥的偏心。哥哥大我一岁,个头从小就高我一头,但他却总是母亲权衡一件玩物一份吃食时最终的赢家。作为下乡知青,返城后的父亲和母亲都失去了工作,两个人依靠捡破烂打零工维持家用。日子的艰辛让家中常年难见零食,新衣服更是我所不敢奢望的。我总是穿哥哥穿小的衣服,像个假小子一样的我在女伴中总是“与众不同”。每次,母亲给哥哥买新衣服的时候,都是我最为愤恨和嫉妒的时候。我曾暗暗发誓,等我长大了,自己能够赚钱了,一定要把天底下最我漂亮的衣服…  相似文献   

12.
她刚来那天,楼上的一群坏男生争先恐后地吹起了响亮的口哨.教导主任站在楼下大喊:"楼上是哪个班的学生!?楼上是哪个班的学生!?" 坏男生们鸟兽般散去后,我才懒洋洋地从宿舍里探出头来一看究竟.不管对于何事,我总是要慢上旁人一拍.譬如,前段时间流感闹得沸沸扬扬,全班同学高烧大半,我却安然无事.待流感的风潮渐渐退去,冬日暖阳时,我才莫名其妙地患上这样的病症.由此可见,对于我来说,就连病毒都总是姗姗来迟.  相似文献   

13.
怀念落叶     
怀念落叶,从怀念一头猪开始。小时候,家里年年都养一头大肥猪,一年的吃喝用全指望着它了,因此,猪的安康牵动着家中每一个人的心。我家的猪圈地势较低,一下雨,水总是顺着茅厕灌进粪坑。随着猪的走动猪圈里散发出阵阵臭味。于是,母亲就命我和哥哥放学后去搂树叶。金黄色的树叶倒进猪圈里一下子就被猪踩没了,然后我与哥哥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14.
吉安 《新青年》2006,(10):26-27
弄堂里遇到爱哭的你 为了省钱,我没给朋友说,就自己搬到了一个破旧又杂乱的弄堂阁楼里去住. 走进弄堂口的时候,就有些后悔.不知是谁的吊带,在一阵风里,从头顶的竹竿上飘落下来,正落在我的脖子上,湿漉漉的,像上海近几日的天气,让人憋着一股子气,找不到发泄的出口.抬头正要吼叫,却看到左侧的阁楼上,一个化着精致妆容的女孩子,拿着个竹竿,正看着我脖子里彩棉的小吊带,兀自发愣.我有些气,拿着小吊带"噔噔噔"地上了楼.站到自己阁楼窗口的时候,我才恨恨地朝对面的女孩子喊:"嗨,对面阁楼里的,衣服你还要不要,不要我就扔掉了!"  相似文献   

15.
张文英 《新青年》2004,(12):12-13
女的幽默感时常让我和先生捧腹之后睁大了眼睛:不会吧,她只有三岁半?愚人节那天,女儿作为神秘大礼包来到了这个世界,来到了我们家。所以我相信后来那种性情还是事先有所安排的。女儿的趣事很多,时不时想起几则,总是能让我忍俊不禁。女儿一岁多时,有一次在姥姥家,姥姥喊姥爷:老伴儿!女儿也跟着姥姥喊姥爷为老伴儿。姥姥就说:宝宝不叫老伴儿,叫姥爷。过了一会儿,姥姥又喊姥爷为老伴儿,女儿马上上前说:姥姥不叫老伴儿,叫姥爷。也还是那会儿,走路刚稳,但是主意已经很多了。有天早晨,我和女儿都起床了,女儿的爸爸却还在睡懒觉。我说,宝宝,去喊爸…  相似文献   

16.
一直觉得老妈生下来就是这样地热爱唠叨,会花3个小时为我做一顿10分钟便消灭干净的午餐;逛遍了整个城市,就只为买一套比楼下小卖部里便宜一毛钱的茶具;看电视的时候可以不知道在讲什么内容,但却会对与我同年龄的主角的穿着记忆犹新,因为这要比内容更对她的女儿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在男人面前从来不知道害羞,每次都会把我带去给她家吓得再不敢登门拜访.即便是同年龄的异性,也是转过身去便与我品头论足.  相似文献   

17.
安宁 《新青年》2006,(7):59-60
1、别赶我走好不好 我给柯小蓉详细描述了我所住的位置,她还是迷了路.我听见电话那边的她在嘈杂里几乎哭起来,只好安慰她,我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去接她.她这才破涕为笑,说:我就知道靖哥哥是个大好人,我刚出了北京火车站,你快来吧,我不会乱跑的!我有些气,但话已说出口,无法再收回,只好打车赶往车站去.  相似文献   

18.
艾美丽 《新青年》2007,(5):9-10
在我的眼里,父亲是个暴君,我已经有小男生的尊严了,他还当着来喊我去玩的漂亮女孩子,在庭院里把我追得鸡飞狗跳,满地狼藉。看他巴掌恶狠狠落下来了,我便"哧溜"一下奋力逃走,也不管落了空的他,在身后怎样咬牙切齿,对我实  相似文献   

19.
叶子 《新青年》2002,(2):29-31
我和他之间没有故事认识罗欧时,我7岁,在阳台上,看着一辆搬家卡车停在楼下,古旧的衣柜和书架堆中坐着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男孩,傻兮兮地守着一堆家具,呆呆地看着大人们进进出出地忙活,不时打上一个大大的呵欠。很自然地,我将手中的橘子皮  相似文献   

20.
这个世界还有更多的人,也许不愁吃,不愁穿,却在自我的心底里痛苦着,挣扎着.他们所缺少的,也许,只是陪他们坐一坐、唠唠嗑、说说话的人.哪怕,在他们最寂寞的时候,能够听到"笃笃"的敲门声,也是好的.那两年,逢年过节,养鱼的蔡婆总要给我家送几条新鲜的鱼来,一进院门,她就喊我:杨小闹,来,取盆,拿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