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包含"革命"和"建设"两大主题,以主题为依据,马克思主义可区分为"经典马克思主义"和"现代马克思主义"。与此相联系,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两大话语体系:"革命话语体系"和"建设话语体系",其中,经典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革命话语体系,同时也蕴含着一套建设话语,现代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建设话语体系,经典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着的建设话语和现代马克思主义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建设话语体系。把经典马克思主义中所蕴含的"建设话语"发掘出来,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光大,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冬华 《理论建设》2021,(1):100-107
中国共产党人的“五四阐释”是指中国共产党人自五四运动以来,对五四运动的回忆、评价与反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的领导力量、动力、阶段划分及任务等方面阐释五四运动,建构了“五四阐释”的革命话语;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奋斗目标、各阶段历史任务及青年的奋斗方向等方面阐释五四运动,建构了“五四阐释”的建设话语。文章回溯了中国共产党人“五四阐释”的建构历程,对深化五四运动的研究,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在当代中国经历了“解放人民群众-改造人民群众-关注人民群众-发展人民群众”这样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整个变化过程中,人逐渐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主体。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演进的终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加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和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软实力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充分认识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艰巨性,扎扎实实地做好这方面的基础工作,对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经济社会变化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原创话语进行梳理和提炼,正确处理打造硬实力与提升软实力的关系、扩大话语体系的国内影响力与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关系、克服"外来教条主义"与克服"新复古主义"的关系,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张永光 《新视野》2015,(3):23-28
从哲学与实践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哲学,也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建设的哲学,是革命哲学与建设哲学的统一。随着无产阶级实践主题由革命转向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实现由革命哲学向建设哲学的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展开,人们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但仅仅是"形式上无系统"的建设哲学。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形式上无系统之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然后再由实质上的系统上升为形式上的系统,形成由范畴、命题和原理所构成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12,(1):56-56
李亚彬在《红旗文稿》上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曾经被表述成两种对立的样式:  相似文献   

7.
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一样,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各种思潮和意识形态也在进行激烈博弈,争夺社会意识话语权。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是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的有机统一。理论话语包括显性话语与隐性话语,显性话语表现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性质层面,分为经典话语与非经典话语。实践话语表现为基础话语、主体话语、结构话语与特色话语的多重综合。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准确把握其现实话语形态的多重表达,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解与整体把握,增强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更好推进人民的自由解放。  相似文献   

8.
9.
理论的合理“话语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的合理"话语化"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重视理论的合理"话语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机制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理论的"话语化"应通过宣传、教育和实践来总体实现。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作为重点突破:将理论体系转化为大众话语体系,这涉及教科书改革,包括理论体系、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更紧密衔接、融合与统一;大众话语体系的建构,即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式与风格的彻底中国化,逐渐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话语体系,运用多种文化艺术和媒介形式,创造丰富多样的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形式;通过推进民生实践的改革与建设维护和促进人民大众的全面自由发展,以证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实践力量。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建设理论话语体系,去承载、表达、传播党的信仰、纲领、政策主张和自身建设理念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话语体系的构建,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迫切需要新的话语去表述.新的执政党建设理论话语体系是以执政合法性为基础范畴,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概念,以党政关系、党派关系、党群关系、党内关系为基本概念,坚持时代新要求与历史继承性相结合,坚持借鉴吸收与自主创新的统一,坚持在尊重实践、依靠实践、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打造新话语,坚持用简约、朴素的话语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徐秦法  秦磊 《党建》2020,(3):26-27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新时代全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方面。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外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国内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历史虚无主义和民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创造,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新的革命意识形态,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义理论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看法,探索了新民主义理论表达的基本方式,创造出了剖析了“革命”的话语结构.  相似文献   

13.
继承革命文化筑好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是革命文化教育的行动指南。作为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红色革命文化,其教育要有新的视角——话语转换。在教育话语形式上由"文本话语"向"生活话语"转换,在教育话语实践上由"单向灌输话语"向"多元协商话语"转换,以更好地缵衍革命文化。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建构提供了历史支撑。借助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诠释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与中国革命的任务、道路等问题,使中国革命赢得了民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建构革命话语过程中之所以要借助辛亥革命,是由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社会影响力、国共关系、共产国际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何理 《理论学刊》2012,(5):16-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以人民大众为主要话语对象,以实践需要和大众需求为导向,以贴近生活的话语内容为核心,以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为辅助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书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从话语对象、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情感、分析框架等五个维度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话语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益 《学习论坛》2023,(6):128-136
目前,对行政道歉的理论阐释主要是从包括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在内的责任话语角度进行的。既有的行政道歉责任话语存在着行政道歉规范性不足、致歉事由覆盖面不广和制度功能不彰等缺陷,制约着行政道歉制度功能的发挥。从人权话语和宪法人权规范的视角来理解和阐释行政道歉,能够有效增强行政道歉的规范性,扩展致歉事由的覆盖面,凸显行政道歉有别于其他问责制度的功能。新时代,要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话语理解和阐释行政道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话语凸显了“服务”意涵,行政道歉需要通过致歉事由的“服务”转向和道歉表达内容的“服务”延伸来回应新时代人权话语的“服务”意涵。在制度建构层面,需要通过强化“美好生活权”的国家保护义务、在党内法规建设中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道歉制度建构、强化行政道歉在行政救济制度体系中的功能表达,实现行政道歉的“服务”功能转向。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全党同志要牢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并指出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真正实现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实现中华文化的高度现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来,建构了许多话语体系,如"民主"科学"自由"革命"民族"人民"改革"等.其中"革命"民族"人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阶级斗争"改革"反腐"和"中国梦"分别是各个时期最重要的话语体系.系统考察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变化,对当前应对西方话语体系的冲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任务的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做好数字触屏时代的高校思政课的话语体系建设,意义重大。针对触屏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性和学理性的构建,进一步体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进一步促进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融合,进一步把握主导性和主体性的关系,进一步突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官方话语系统,转换为民间话语系统。在新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群众通过山歌的创作和传唱,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表述方式,由书面语汇转换成口头语汇,由政论语体转换成艺术语体,由普通语境转换成日常语境,在话语创新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象美、声音美、生活美,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的积极探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