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锐利武器。20世纪50年代党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加强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构建了稳固的社会主义社会;20世纪70年代末党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开启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新航程,使社会主义有机体更加稳固、和谐。对二者进行历史比较研究,努力探究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经验,是当今社会剧烈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凸显出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要求中国其产党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统舍人民意识形态等等,能否有效地整合社会是衡量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高低的关键性指标,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社会整合能力不仅是党应对社会转型的现实要求.还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是党完成目标任务的战略选择,社会整合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是党夺取和巩固政权,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法宝。近10年来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一些成果:简要介绍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的研究概况,从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的相关概念、面临挑战、措施、重要意义、历史经验启示以及社会整合模式等六个方面评述主要理论观点;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深化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是党夺取和巩固政权,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法宝。近10年来广大学者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简要介绍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的研究概况;从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的相关概念、面临挑战、措施、重要意义、历史经验启示以及社会整合模式等六个方面评述主要理论观点;试着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通过这些微不足道的努力,以期能够为今后深化研究这一课题提供有益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与社会整合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前星 《理论前沿》2007,(11):38-39
目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道德建设与社会整合能力的研究在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道德建设与社会整合能力研究则相对不足,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出发对社会进行了三次整合。第一次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正确评价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全面拨乱反正,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艰难起步。第二次是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通过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改革共识;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探索改革发展新路径;推行依法治国方略,实现执政思路转型,终于使改革开放从艰难起步到全面展开,并成功推向21世纪。第三次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促进社会和谐为总目标推进社会整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社会和谐,以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动科学发展,有效地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社会整合目标。  相似文献   

7.
社会整合也被称为社会一体化,它既体现各种社会因素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的过程,同时也表明这种统一和协调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的视野由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整合能力已经成为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路径选择。构建党的社会整合机制,对于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降为次要矛盾。中国共产党运筹帷幄,审时度势,在华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了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基于对晋察冀根据地社会阶层状况的科学判断,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以民族抗战为契机,以乡村社会整合为内在源动力,以经济整合、政治整合、思想文化整合、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党的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整合机制,整合了边区各种资源,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以及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党的社会整合模式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党在局部执政时期逐步构建了政党主导型社会整合模式;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构建了政府主导型社会整合模式;党通过社会主义改革积极构建多元契约性社会整合模式。细致梳理党的社会整合模式创新脉络,概括归纳党的社会整合模式创新的鲜明特色与时代启示,以期为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及其组织体系成为政治整合的主要力量,而通过广泛的群众动员开展政治运动,则成为政治整合的主要方式。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整合打破了传统国家所依赖的文化基础和社会联系,强化了农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同时重塑了农村社会内部的关系结构,使传统的"国家—地主士绅—农民"之间的三角关系变成了"国家—农民"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新社会阶层是一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加强对新社会阶层的整合,符合现代政治条件下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这种整合不仅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和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也是不断满足新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鼓励新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重任,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先进性、纯洁性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党组织的现代性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努力建造以党组织为组织实体的价值共识核心发源地的功能主体,以党组织公有属性为价值关系的社会网络,以人民实践为中心的价值生成的主体,以中国社会现代化推动世界社会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发展方向,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变革者与主导者,为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结构、内容、功能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建设是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总概括和大命题,党的先进性建设是统领党的其他方面建设的灵魂和贯穿党的建设始终的主线。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都是党执政后的根本性建设,二者在时间的涵盖性、任务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前提、目的和归宿,后者是前者的时代要求、着眼点和具体体现。在新时期,要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统一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中,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形式要与时俱进,示范群体在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共产党员应当成为这样的道德示范群体,这是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实践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1]2004年3月"政治文明"被写入<宪法>,标志着政治文明由党的理论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的奋斗目标.目前,中国共产党为了进一步推进政治文明,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它标志着党进一步重视自身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因此,从政治文明的三维立体结构,即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分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个战略课题提到全党同志面前,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十七大报告专门就党的建设问题作了系统论述。党的执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指南。正确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基本条件。自觉运用党的执政规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和鲜明标志。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要求,它的实际内容是发展的、前进的。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经进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仅仅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制度体系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此基础上促进城市和乡村真正深层次的融合,重塑城乡之间积极的社会认同,包括身份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建立城市居民和外来群体在身份、制度和文化层面上的相互认可、融合和整合,保障城乡居民获得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WTO社会管理与公务员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对我国各级政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突出体现在公务员能力建设方面。为此,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以使其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和WTO社会管理的需要就成为我国各级政府迎接入世挑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建设概念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们党虽然十分重视社会建设,但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科学概念,则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紧密相连的。社会建设概念提出后,理论界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形成了许多成果,但是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通过对理论界关于社会建设研究的分析,明确提出了社会建设概念的内涵,并规范了社会建设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