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世帮的理发店坐落在偏僻的山旮旯里。这里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干汊河镇春塘村,二十多年前,李世帮从干汊河镇的泉堰村迁过来,开了这家理发店。因为他的厚道、老成持重,大家都习惯叫他老李同志。其实,他并不老,也就五十多岁。老李早年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老弱病残上门理发,一律免费。  相似文献   

2.
一34岁的个体理发店老板白先海怀揣着一个巨大的秘密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个秘密是他今天晚上的秘密武器 ,他感到特别的兴奋和刺激。尽管 ,刚刚开张的理发店生意清淡 ,他是借了50元钱才把这个秘密武器搞到手的 ,但对于小学三年级就弃学回家 ,放牛、种田 ,稍大一点儿又先后到郑州、北京、武汉、黄石许多大中城市当瓦工、理发 ,为生存走南闯北四处漂泊的白先海来说 ,生存已经不是什么困境 ;两年前 ,他带着妻子、女儿来县城租房居住 ,以打零工为生 ,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入不敷出的生活 ,并学会了苦中作乐。然而让他苦恼的是 ,他的妻子总对眼前困…  相似文献   

3.
我叫吕柏万,是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七岭村村民,小时患小儿麻痹症右下肢截残。初中毕业后学会了理发手艺,开了个理发店和老母亲一块过着安乐的小康生活。我虽然身残,但平时很喜欢体育,十几岁就学会了骑单车,用右脚和左手拐杖辅  相似文献   

4.
小区里有家理发店,门脸不大,装潢也简陋。一次我偶然进去理发,发现在理发台上放着一个小本子。这样的小本子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营店铺里最为常见,现今几乎绝迹了。我怀着好奇心拿过那个小本子随意地翻看,一张张纸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8幢501李大爷2013.2.17,3幢802……这上面记录的都是些什么?我有点看糊涂了。  相似文献   

5.
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苏北乡村,有一个少年理发师,那就是我。我父亲是个兼职理发师,主业是磨粮(开碾米机等)、种田。我有事没事总爱鼓捣父亲做手艺的工具,三弄两弄就有了点基础和模样。先说个趣事。我弟弟小的时候特别调皮,家里只要来了理发的客人,他一定抢先坐上理发椅,要父亲先给他"理"一下。往往父亲给他围上  相似文献   

6.
列宁排队理发的故事是许多人所熟悉的。在深入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重要指示的时候,重读革命导师的这类小故事,倍觉亲切,对于提高我们在无产阶级专政下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自觉性,很有教益。故事是平凡而简单的:一天,列宁到克里姆林宫理发室去理发,那里已经等候着很多人了。列宁回答了大家的问好后,就问谁是最后一个。等侯理发的群众认为列宁日夜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操劳,每一分钟都十分宝贵,不必按次序排队,都一致请他先理。但列宁却坚持要和大家一样排队理发。“谢谢同志们,我也应该按秩序理发”,他一边解释,一边就在最后一个位置上坐下,读起报来。说到这里,使我们不由想起另一件同样感人至深的小事:在十月革命后的困难岁月里,列宁和全国人民一起过着艰苦朴素的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16,(10)
正"跟他打过交道的,都愿意下次再和他打交道。"了解陈险峰的人都这么说。的确,自1985年只身南下武汉学理发,到1986年回到华河镇办"时鬓"理发店;自2003年他在华河街开办了第一家"诚信超市",到2009年合股成立黄商超市华河店;自2004年注册红安县通达工程施工队,到2012年组建红安县泰源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跟他  相似文献   

8.
黄成 《福建乡土》2010,(4):45-45
石狮理发社堪称石狮最老的理发店,它创建于民国22年,位于石狮市新华社区和平路9号的一栋二层老宅内。理发社只有5位老师傅,年纪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已40多岁。店内的设备十分的古朴,基本上都是木质结构。推开两扇木门,跨过一道门槛,几十年不变的风景便跃然眼前。  相似文献   

9.
深夜,一个中国人走进德国某小镇的车站理发室。理发师热情地接待了他,却不愿意为他理发。理由是,这里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理发,这是规定。中国人委婉地提出建议,说反正现在店里也没有其他顾客,是不是可以来个例外?理发师更恭敬了,说虽然是夜里也没有别的人,我们也得遵守规则。无奈之中,中国人走到售票窗前,要了一张离这儿最近的那一站的车票。当他拿着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室时,理发师很遗憾地对他说,如果您只是为了理发才买这张车票的话,真的很抱歉,我还是不能为您服务。  相似文献   

10.
李世林 《当代广西》2014,(16):48-48
正在桂林市荔浦县新坪镇广福村寨背屯,有位年过七旬的老年志愿者,名叫李忠富,凭着一手理发好手艺和助人为乐的热情,数十年如一日,为镇上社区及附近村屯的老年人义务理发。李忠富年轻时在部队就经常给战友们理发,退伍后,他总有种手艺得不到施展的失落感。后来他发现,自己居住的村屯周围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理发是个老大难,便有了义务为老人理发  相似文献   

11.
家住晋江陈埭镇鹏头村的村民丁基雄半个多世纪来一直独居在古厝,起因却是幼年时期的一次跌伤,正是那次不幸导致了他下身瘫痪。他说:“记不清是哪一年跌伤的,那时我还很小。这么多年来就一直在家坐着,想动也动不了,只有要理发或者村里有剧团来演戏了,才会叫人背自己去,要不一年到头都不出门。这辈子最大的变化就是今年晋江慈善总会给我送来了一把轮椅,天气好的时候,能叫人带我出去走走。今后也再没什么特想做的事了,如果有条件的话,我想到外面的、远的地方去看一看这世界变什么样了。” 晋江慈善总会成立近两年来,共投  相似文献   

12.
间谍战线,波诡云谲。特殊的使命和角色,要求每个间谍人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否则,就会招致大祸,甚至灭顶之灾。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国皇帝带着随员出访英国。一天晚饭后,他的一名随员独自在伦敦的卡莱多尼亚大街上散步。当他走到一家普普通通的理发店门前时,便停下来,一边用右手抚摸着自己的胡子,一边打量着理发店的招牌。思索了一会儿之后,便大摇大摆地走进去,刮起胡子来。殊不知,德国皇帝这名随员的一举一动都在英国反间谍部门的侦察视野之中。早在德国皇帝访问英国之前,英国情报部门…  相似文献   

13.
闲谈听民意     
近日,笔者有幸参观了全国惟一保存完好的河南省内乡县衙,那副曾被朱铬基和国内外游客称道的对联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这副对联是清代内乡知县高义永所题: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不仅对仗工整,且意义深长,反映出官和民的血肉关系。在午饭后的理发当儿,笔者思索这副对联,随意问了理发员:“你们现在新当选的县长咋样?”理发店的谢久军师傅和他的妻子说开了:“俺们现在新当选的党县长可不错,一上任就开通了县长热线电话,把电话号…  相似文献   

14.
邓海清,是上海海关现场业务二处的“老海关”。今年59岁,是一位默默无闻干好事,勤勤恳恳为群众的热心人。老邓是个业余木匠,在他干海关工作40年的生涯中,无论是他认识的还是别人介绍来的,也不管是海关的还是关外的,他总是有求必应。帮忙搞装修,少说也有数十户人家。老邓又是个义务理发师,在他所在的街道里弄,只要是休息日,或者里弄组织“学雷锋”活动,他的身影就活跃在为民服务的摊位上,这些年究竟为多少人义务理发,在同一个人身上理过几次发,都是难以计数。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天的中午,浙江省金华县罗埠镇上章村的69岁的章知礼老伯到罗埠集镇上的一家理发店理发时,该店王师傅发现章知礼老伯上腭牙齿脱落的位置长出了四颗新牙,在场的人都说真稀奇、70来岁的老伯还会出新牙!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街头巷尾,成了大家议论的话题。章老人身体很结实,起早摸黑、天天参加田间劳动、180斤一担的谷挑到离家300多公已远的机米厂不转肩。每天四餐、不管菜好莱差,一二斤大米能吃得下去,三四年前章老人的牙齿才开始脱落,村里人讲他好似60左右的人、不像古来稀的人,笔者向章老汉清教养生之道时,池说:“我父亲活到…  相似文献   

16.
陈战利 《中国保安》2013,(15):46-48
2013年5月11日,又是一个周末休息日,但对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东城分公司保安班长宋伟来说,这一天和平常一样,依然忙碌着。刚吃完午饭,宋伟安排好保安员执勤工作岗位,指定好保安班临时负责人,便携带提前准备好的理发用具,骑上自行车,急急忙忙赶往十几里地外的东直门、朝阳门和东四街道居民社区,为等候在那里的12位空巢独居孤寡老人义务上门理发,做些日常服务工作。“大爷您好,我给您理发来啦。”一进老人家门,宋伟热情招呼老人,搬来椅子,拿出理发用具,认真为老人理发。  相似文献   

17.
受车间主任的指派,今天我和肥仔文要到市区的“学雷锋为民服务一条街”去摆摊设点学雷锋。我们学雷锋的项目是为民理发。虽然我和肥仔文连理发推子也未掂过,但车间主任说了,上面指定我们厂我们厂,又指定我们车间务必在星期天到市区“学雷锋为民服务一条街”开设一个理发摊点。因为  相似文献   

18.
孩子满月后理发,民间的叫法是“剃满月头”。据说,满月后的孩子剃剃头,以后头发就会长得又黑又密。有些孩子的头发特别稀疏、黄(甬毛),给“剃满月头”后,长辈还往往用生姜反复在孩子头上揉搓,说是搓上几回,头发就会漫漫好起来。 果果的头发生下来就很好,油黑、光滑。在他小时侯,我总是待他熟睡之后,情不自禁抚摸他的头发,  相似文献   

19.
无言理发店     
河南省方城县的王立方、王立勋两兄弟都是先天性聋哑人。王立方到20岁才用自己自幼放牛、打工挣的钱到洛阳聋哑学校学习,又到邢台市学习理发技术,后来在民政部门帮助下,立方带着弟弟在赵河镇开了一家无言理发店。 开店伊始,由于言语不通,把平头理成光头,把吹风误为染发,很闹了一些笑语,有人借此不付钱占便宜  相似文献   

20.
史海一勺     
《乡音》2012,(8):46-46
周恩来总理怎样用车周恩来经常乘坐的专用车是红旗轿车。国家进口了一批高级奔驰车后,有关部门想给他换一辆,他不同意,严肃地说:"那个奔驰车谁喜欢谁坐去,我不喜欢,我就坐‘红旗’。"在用车问题上,他公私分明,毫不含糊。他去理发、看病、探亲访友、看戏等,都算作私人用车,总要叮嘱身边工作人员照章付费,从工资中扣交。宋庆龄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