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揭开伏羲之谜重写中华上古史》一文中,根据多处最新出土文物,证实太昊、伏羲实为一人,首先创造中国最初符号文字及龙的图腾,辨驳史学权威郭沫若、顾颉刚等前辈对伏羲的错误见解,提出重写中华上古史。但因篇幅所限,对伏羲的重要贡献伏羲画卦以及伏羲所处的准确具体年代,却未有论证。  相似文献   

2.
在伏羲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中,《易传.系辞》篇产生于秦汉之际;《竹书统笺》中有关伏羲的文字是清代学者在伪书《今本竹书纪年》基础上的续作;而《诗含神雾》等汉代的纬书,属于神话学范畴。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在研究中华上古文化的国内外学者中有人提出对神话、传说与历史材料要做仔细清理,这是有道理的。就伏羲文化与中华审美文化哲学发源或叫主流源头关系研究课题来说,更显得重要。因为伏羲文化显露的上古文化历史端绪,又有神话、传说伴生其间。至今缺少伏羲有关创造的亲自叙述或当时原始文字的直接凭证。但是,  相似文献   

4.
以天水大地湾文化为代表的渭河流域史前考古发现与伏羲氏族的口传史、文字记载具有非常密切的时空关联。考古发现与历史记载和口传史之间形成相互印证,地下史和地上史相互补充,表明伏羲时代在天水与大地湾文明在时空上相重合,证明史籍记载伏羲生于成纪的真实性。通过伏羲部族的“名随族迁”,有关伏羲、女娲的传说、故事,普遍地保留在我国各族人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5.
伏羲中药药签是伏羲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伏羲中医中药普济苍生的古朴医药治疾方法.伏羲中医药药签来源于自然资源与生活实践的积淀.伏羲辨阴阳、五行、画八卦、味百药、制九针,创立发明的对自然、动物、植物及人体的认识及古朴医药文化宝贵经验学说,为伏羲中药药签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伏羲中药药签施药疗疾,为伏羲中药药签的创立传承提供了实践依据.作为人类珍贵的遗产,伏羲中药药签方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药签应用历经数千年,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中医中药学临床广泛应用开创了简便廉验、以方论病辨证施药的先河,也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6.
伏羲位居"三皇之首",既是中国古史中原始渔猎时代的一位英雄,也是中华统一文化的缔造者.有关其传说和文化创造活动在中华统一文化的生发与形成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伏羲氏族的标志--龙图腾,经过整合、演化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区别性特征;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伏羲"大一统"的理念,至今仍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利器和重要理论支柱.伏羲文化就是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文化.深入研究伏羲文化中的统一思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卦台山及周边地理的山川地貌,是一个非常好的天然"文字",记载着上古时期我们先民的活动情境,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穿越时空、追溯远古的途径。在对卦台山周边地理和伏羲先天八卦解析的基础上,从卦台山及周边地理蕴藏着太极、八卦的玄机,四象特征及与星象关系等方面的阐述,揭示了封台山物理地理对伏羲文明八封的启迪作用。人文始祖伏羲通过对卦台山天象和周边地理长期的观天察地,悟自然和宇宙规律,从而为创画太极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图像证据及其真实关联性 证据--这里主要指广义的而不仅仅指法学意义上的证据--是证明事实存在的中介而非事实本身.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符号.证据符号面对的事实是过去式的、不在场的,因此需要借助于证据符号将过去的、不在场的事实进行复原.当然这种复原是一种符号性的仿真或推导,而非事实本身的重现.可以充当证据的符号媒介几乎是无限的,但最基本的有三种:语言证据、文字证据和类象证据.  相似文献   

9.
《伏羲画卦台记碑》为研究伏羲文化提供了新的文献材料,拓展了伏羲文化的深度,主要表现为:一是该碑刻还原了元代卦台山伏羲庙的修建、祭祀情况;二是从该碑可以烛见元代伏羲文化之特点。《伏羲画卦台记碑》具有重要的文学及文化价值,它助推天水地域文学繁荣,引领了地方文学风气,丰富了天水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将出土文献与书面文献记载结合是推动伏羲文化研究不断深入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伏羲是开辟中国文明的始祖,《八卦》是中国人在智慧的结晶。伏羲是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中国人类历史应从伏羲写起,中国的文明开始了伏羲时代。  相似文献   

11.
伏羲文化是二十世纪上古史研究的重大课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和共识;由于多方面原因,尤其是缺乏考古学的介入,使得伏羲文化研究在名号解读、时代界定、族源、族属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分歧;正确运用考古学材料,建立伏羲文化考古学研究体系,是伏羲文化研究深度开展、有所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伏羲庙与伏羲文化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伏羲祭典等文化活动由来已久,已成为天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史沿革对伏羲庙和伏羲文化的演变作了较为详实的考证.  相似文献   

13.
甘肃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轩辕黄帝的故乡,素有“羲轩桑梓”之美誉。境内伏羲文化遗存、遗址众多。市区西关明代重修的伏羲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伏羲祭祀场所。卦台山伏羲庙发现有自先秦以来历代先民祭祀中华先祖的祭祀品,被史学界和考古界认为是8000多年前先民生产生活、祭祀伏羲的场所。1992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作为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伏羲文化以其人本性、实践性、兼容性和体现出的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合精神,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源头,而且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  相似文献   

14.
伏羲文化是华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天水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太极八卦”又是伏羲文化的有机部分。随着伏羲文化的日益深化,研究它的文化内涵,寻求它的数理真缔,必将由天水扩散到全国,甚至覆盖到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5.
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文化”,这种本源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伏羲文化中的龙图腾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象征;伏羲文化是一种“和”文化,其融合性能很好地阐释海外华人心中的民族情结和中国理念。  相似文献   

16.
伏羲为三皇之首,伏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伏羲文化基本内涵入手,探讨其蕴含的思想道德资源,以期认真汲取伏羲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让伏羲文化在未来的传承和发展中闪烁永恒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伏羲位居“三皇之首”,既是中国古史中原始渔猎时代的一位英雄,也是中华统一文化的缔造者。有关其传说和文化创造活动在中华统一文化的生发与形成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伏羲氏族的标志——龙图腾,经过整合、演化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区别性特征;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伏羲“大一统”的理念,至今仍然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利器和重要理论支柱。伏羲文化就是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文化。深入研究伏羲文化中的统一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图形设计作为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现象,起着沟通人与文化、信息的作用,这一点与文字的作用相通。汉字是代表中国文化的具有很大涵盖性的符号文字,因此,我们应该去研究与认识它,从而发掘更多的造型方法,更深入地利用汉字来进行平面图形设计。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字是记录民族语言的符号,是少数民族交流思想感情、记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民族文字存留使用较多,主要有傣、景颇、载瓦、傈僳四种。针对这一实际,在推进理论大众化的过程中,坚持运用民族文字阐述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到目前为止,甲骨文是中国最系统、最完善的早期文字。甲骨文的成熟和完善经过了很长时间。本文主要以大地湾一期“刻划符号”、仰韶半坡“刻划符号”、马家窑“刻划符号”、夏二里头“刻划符号”为依据,浅析汉字的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