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年毛泽东在通常情况下已经不再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了,但在1975年5月3日,他却打破常规,亲自主持了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生前最后一次长篇谈话,对“四人帮”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为我党后来顺利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是如何发现“四人帮”问题的严重性?又是如何与“四人帮”进行正面交锋的?本文作者涤生将为您清晰展现3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2.
1975年5月3日深夜,毛泽东在他的住所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是毛泽东生前最后一次主持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后,直到1976年9月9日逝世,他再没有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重病缠身的周恩来抱病出席了这次会议,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全部出席了会议。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讲了他一段时间来深思熟虑的问题。可以说,毛泽东生前最后一次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新中国历史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赵一楠 《湘潮》2011,(1):6-9
1975年5月3日深夜,毛泽东在他的住所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毛泽东讲话,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主持政治局会议,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长篇讲话。毛泽东生前最后一次长篇讲话,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对新中国历史走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75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成了江青“四人帮”一伙篡权的“拦路虎”。 第一回合,江青以“反经验主义”挑起事端 1975年1月13日,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召开。此前,“四人帮”企图“组阁”,江青曾提出四届人大人事安排的方案,遭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这次  相似文献   

5.
1978年4月27日至6月6日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是邓小平在粉碎“四人帮”、结束十年“文化大革命”以后领导拨乱反正.特别是整顿军队的重要步骤。这次会议从1975年提出到1978年召开,历时3年半。其间,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经历了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历史转变.也贯穿了邓小平政治生涯的第三次“跌落”和复出。回顾36年前这次会议召开的前前后后,对今天学习领会习近平于2014年10月底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贺伟 《世纪风采》2008,(11):23-24,25
“胡先骕”这个名字,已令今天的很多人感到陌生。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21E出版的《陆定一传》中,记载有1956年4月27日陆定一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与毛泽东说到胡先骕的事。陆定一说胡先骕批评李森科的观点,看来还是对的。毛泽东问胡先骕是中科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吗?陆定一说:“不是,没有给。”毛泽东说:“恐怕还是要给,他是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然而,在1957年增补学部委员的名单中,还是没有胡先骕。  相似文献   

7.
从“反击右倾翻案风”到“四人帮”覆灭 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以来,对各行各业进行全面整顿,特别是1975年的7、8、9三个月,是搞整顿最有成效的时期。纪登奎这期间在浙江、河南搞整顿也很努力。“四人帮”则认为7、8、9三个月是“右倾翻案风”刮得最厉害的时候,他们在寻找一切机会向邓小平发难。1975年11月,全国开展“教育革命大辩论”,批判刘冰、周荣鑫搞翻案,把斗争矛头指向了邓小平。11月20日,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对“文革”的评价问题,会上“四人帮”批了邓小平。毛泽东希望在“文革”的问题上统一认识,他提出由邓小平主持作  相似文献   

8.
1976年9月29日夜11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开。除刘伯承请了病假外,15名政治局委员、4名候补委员全部到会。会议主要讨论毛泽东逝世后第一个国庆节如何安排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华国锋及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与“四人帮”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相似文献   

9.
5.周恩来、邓小平要王海容、唐闻生将江青、王洪文等人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情况面告毛泽东。江青被迫就毛泽东多次批评的“四人帮”问题交出第一份检讨。 居心险恶的江青在昔阳大放厥词:“《水浒》里宋江架空晁盖,现在有没有人要架空主席?……”洞察其奸的邓小平指示要将江青大寨讲话用别的途径尽快呈送毛泽东。王海容、唐闻生从新华社女记者李琴手中接过江青讲话稿后,用最快速度面交毛泽东。  相似文献   

10.
李武 《世纪风采》2008,(5):32-35
1937年11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活动分子会议上谈到统一战线问题时,曾特别提到“何鸣危险”,要大家引以为戒。1945年8月,毛泽东在赴重庆谈判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强调: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除了“何呜危险”以外,还没有过随便交枪的事。到底什么是“何鸣危险”?毛泽东为何一再提及此事?这需要从何鸣其人及“何鸣事件”谈起。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处于经济最困难的时刻,1960年12月24日到1961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议程有三项:(一)关于农村整风整社和纠正“五风”问题;(二)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问题;(三)关于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报告。这次会议毛泽东先后听了五次汇报。参加汇报会的,除中央常委外,有彭真、谭震林、陈伯达、柯庆施、曾希圣、陶铸、王任重、宋任穷、欧阳钦、刘澜涛、张德生、李雪峰、乌兰夫、刘子厚、李井泉、廖志高。毛泽东一面听汇报,一面插话。别的人也有一些插话。  相似文献   

12.
马长虹 《党史纵览》2011,(12):53-53
毛泽东的记忆误差 毛泽东曾于1918年和1919年曾两次到北京。毛泽东后来向斯诺回忆说,第二次在北京(1919年12月至1920年4月)的时候,“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其中之一就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  相似文献   

13.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共中央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揭发和批判“四人帮”及其余党的罪行,稳定全国的形势;第二件事就是恢复和发展交通运输及工农业生产,重新提出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目标。1976年12月和1977年4月,中共中央相继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和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特别是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先是在大庆召开预备会议,后又转到北京召开正式会议,70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八大:“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1952年底,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曾考虑在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同时,召开党的“八大”。由于高、饶问题的出现,这一设想未能实现。1955年3月3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做结论讲话时宣布:中央决定,1956年下半年召开八次会议。同年12月5日,刘少奇在各省、市委,自治区党委负责人座谈会上,传达毛泽东关于准备召开八大的指示:八大的中心思想是反对右倾思想,反对保守主义,提早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要保证15年完成,  相似文献   

15.
山雨欲来风满楼,皮廖对"四人帮"的反革命阴谋高度警惕 1974年,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和其他场合,对江青和"四人帮"作了一系列严厉批评,告诫他们不要搞"四人小宗派"、"上海帮"、"四人帮"。毛泽东的批评和有关情况,当时只有政治局和中央少数领导同志知道。1975年初,皮定均和廖志高赴京参加全国人代会,  相似文献   

16.
1961年3月,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的中共中央中南局、西南局、华东局负责人和所属省、市、区党委负责人参加的“南三区”会议在广州召开,讨论和制订《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的讲话。在谈到农村公共食堂问题时.毛泽东说:“广东有个大队党支部书记说。办食堂有四大坏处:一是破坏山林,二是浪费劳力,三是没有肉吃(因为家庭不能养猪).四是不利于生产。”毛泽东认为.“广东这个同志提出的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批评“四人帮” 1974年7月中旬,身患多种疾病的毛泽东准备赴南方休养。17日,毛泽东召集在京的中央政治局成员在中南海游泳池他的住地开会。才做过手术的周恩来也从医院赶来参加会议。 会上,毛泽东用严肃的口吻批评江青以及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他说:“江青同志,你要注意呢!别人对你有意见,又不好当面对你讲,你也不知道。不要设两个工厂,一个叫钢铁工厂,一个叫帽子工厂,动不动就给人戴大帽子,不好呢,要注意呢。”他还指着江青向在场的政治局成员表示:“她算上海帮呢!你们(指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四人。——引者注)要注意呢,不要  相似文献   

18.
1975年9月,中共中央在山西省昔阳县召开规模盛大的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那时,邓小平重新复出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他在会上作了一次十分激动人心的重要讲话。我当时作为昔阳县委的一名工作人员,有幸参与这次会议的会务工作,亲眼目睹了邓小平同志的风采,直接聆听了他的讲话。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是党中央决定召开的,会议前期在昔阳召开,后期移到北京继续开会。毛泽东主席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要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尽量多参加,委托邓小平代表中央作重要报告。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县级以上主要领导干部和各方面的代表3700多…  相似文献   

19.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北京仍有大人物阻止小平同志出来工作.不久,有人在全国宣传工作座谈会上点名攻击小平同志.接着,政治局又有人在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讲要把批“四人帮”和批邓结合起来,说“天安门事件中反‘四人帮’是错误的,那时他们还是中央领导,那是分裂中央”.这些出自中央政治局委员口中的话,真叫人难以置信,是与广大群众的意愿相悖.  相似文献   

20.
近阅谢春涛所著《庐山风云:1959年庐山会议简史》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书中第60页里写道:“他(指毛泽东──编者)还手书李白诗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并在末尾注明:李白《庐山谣》一诗中的四句。登庐山望长江,书此以赠庐山常委诸同志。”事实上,毛泽东题写李白这四句诗的时间,是在1961年第二次庐山会议期间,并非是1959年第一次庐山会议时。末尾为“书此以赠庐山党委请同志”,而非“庐山常委诸同志”。1961年8月对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