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雷钟哲 《各界》2010,(6):35-35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裸体纤夫的话题十分热闹。先是在今年湖北恩施州两会上,有政协委员为恢复巴东裸体拉纤“大声疾呼”,继而又有政协委员说,“对许多女性游客来说,细细品味赤身裸体、肌肉发达、体格健壮的粗犷纤夫,将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此论过去一个多月,神农溪景区的裸体拉纤就已恢复,也算是纳谏如流的一个典型。而据说,裸体纤夫还是三峡古老拉纤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
2012年,已匆匆滑过。这一年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对我的帮助很大、影响很深,让我感到很温馨,它也是我近20年的良师益友。在这里我最想说的是:一路同行,感谢有你!投稿第一次成功的喜悦 与杂志交往的历史,是我珍藏于心底的一腔情愫。1996年12月,我在车间办公室的刊物栏里第一次看到它。初读杂志,一种亲切感便油然而生。由于平时从事文字工作,再加之个人的爱好,  相似文献   

3.
高建群 《各界》2014,(11):96-96
现今的这个中华诗词学会,我是它的发起人之一。那时,我们几十个人一番串联,历经几年,终于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于1985年的端阳节,成立这个学会。而他的首倡者,则是曾任过甘肃省委书记、青海省委书记,时任甘肃省政协主席的杨植霖先生。杨老有文名,曾写过《王若飞在狱中》一书,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他倡议,  相似文献   

4.
陈柏森 《党政论坛》2012,(20):39-39
北方有两处我特别喜欢:一是秋天的额济纳河岸,一是春季的黑龙江江畔。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刚从中学毕业,我特想参军,去北疆,看牧场上,河水亮了,草原上,夜色淡了,东方天边,霞光如火,低飞的云莫要把绿毯烧着;看谁在雨中纵马,驮一片淡雾轻烟,蹄声、鞭响、狗叫,一起落到包前。终于,额济纳的秋梦被圆了。  相似文献   

5.
文明的包容     
冯雁军 《党政论坛》2013,(10):43-43
德国小城魏玛,只要你见到她,就一定会喜欢上她。不是因为这里有包豪斯大学,也不是因为有哥德和席勒,而是因为魏玛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在这里,不论是光辉的历史,还是耻辱的历史,不论是次要的文化,还是重要的文化,一样都得到了保留。在布兴森林集中营,希特勒曾下令杀害了无数的犹太人。  相似文献   

6.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和尚一心想修行成佛,可是一个魔女却想勾引他,使他破戒。每当和尚在蒲团上打坐修行的时候,魔女就来搔首弄姿。起初几天,和尚不为所动。后来,魔女就改变了战术,她对和尚说,大师的意志力如此坚定,小女子实在钦佩。不过,以你现在的修行,还不是佛学中的高境界。你现在不敢接近我,就是怕一旦接近我破了戒,  相似文献   

7.
胡竹峰 《各界》2014,(9):8-10
我喜欢看胡适的照片,他的样子,比起文章来,更养眼更迷人更舒服。鲁迅当然有文豪气质,论风流潇洒,还是胡适略胜一筹。胡适的脸,称得上相貌堂堂,胡适的身段,配得起“周正儒雅”四个字。从长相上说,废名太奇,茅盾太瘦,鲁迅太矮,徐志摩太嫩,穆时英太粉,钱玄同太憨,老舍太正,李叔同太古,巴金太薄,朱自清太板。沈从文面相不错,英俊清秀,但当时文化分量不够,看起来少了股味。丰子恺年轻时的像片我没见过,老来须发花白,清瘦脱俗,是个人物。李叔同有古意,于右任仙风道骨像胖罗汉,都有不俗模样。当真论起来,还是胡适最好看,最极致的书生之脸,最极致的书生之躯。  相似文献   

8.
刘怜的智慧     
张鸿雁 《侨园》2014,(1):54-54
魏晋之际,社会动荡,战火蜂起,生灵涂炭。每当人类陷入苦难深重之时,总有人在拷问着个体生命的意义以及国家与民族的出路,于是就有了哲人。他们呕心沥血,著书立说,奔走传道,在寻求着救赎他人的方法的同时完成着自我救赎。当我们仰望历史的苍穹,任诞傲世的“竹林七贤”就像—个耀眼的星座,历经1700多年,依然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9.
古代的避讳     
朱筱新 《党政论坛》2011,(10):50-50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讳,又称名讳,即古代帝王或尊长者之名。“讳,忌也。”古时,对帝王或尊长,即使是已故的帝王或尊长,都不能直呼其名,以此表示对其敬重。  相似文献   

10.
我的启蒙地沈阳永安完全小学(永安完小),还有沈河区体育场,都于80年代消失。回想大西菜行及其四周,幌帜沿街,商铺栉比,酒馆饭店,茶社书局,贩夫地摊,瓜农马车,一直是我心中一幅50年代初家乡市井生活风俗画卷,留着太多的回忆。但经不住超级市场的冲击,近几年人气不旺,日渐萧条。幸好,我所系念的大字形路口还在,因道路未改。此路口原本无名,因我要在回忆文字中提及,遂以形象冠名。今年回家,我去看过,路边建筑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1.
张中平 《各界》2014,(10):71-73
地处西北内地的陕西,本来就经济落后,民众困苦,却一向为清朝政府横征暴敛之区。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挟光绪帝和一大批官僚贵族弃京西逃。慈禧一行抵陕,正值陕西六十余州县连年严重大旱,闾阎凋敝,赤地千里,草根树皮,剥掘殆堪,八百万人口的陕西,十室九空,饿殍遍地。慈禧太后却不顾百姓死活,依然穷奢极欲,挥霍如旧。  相似文献   

12.
柳彧的气节     
云中君 《各界》2013,(7):50-53
北周太建四年(572年)的一天,长安城中,一位年轻人来到皇宫门口,平静地告诉门卫,请皇帝对他进行面试。那个时代,这种事几乎闻所未闻,门卫飞报北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也忍不住好奇,叫来人进宫面谈,果然很有学问,于是很痛快地给了他个司武中士的职务。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隋朝名臣柳彧。  相似文献   

13.
李国文 《各界》2011,(5):57-58
《太平广记》的《李娃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荥阳公之子自打见了李娃一面后,念念不忘,经打听,知道这位女郎乃倡家,遂携重金造访。小婢急告李娃,说上次假装丢失马鞭,故意逗留小走的公子上门来了。李娃亦钟情于这位来京应试的举子,可想而知,这对青年男女的见面,该是多么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相似文献   

14.
塞北的雪趣     
武红军 《学理论》2009,(3):94-94
大概因为生活在冰城哈尔滨的缘故,我对冰雪情有独钟,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恋。每逢寒冬时节,大雪纷飞,我就会仰望苍穹,厚重的云层筛下无数洁白的小精灵,它们漫天挥霍着舞步,洋洋洒洒,精灵鬼怪似的,让人联想翩然。雪国是孩子们的乐园,堆雪人,滑冰,打冰尜,每次都玩得开心快活。当然,塞北的雪也产生磁石效应,让南方游客纷至沓来,到这里寻找白雪公主和只有童话世界才会出现的宫殿、美丽的“冰雪大世界”,从而也催生出璀璨娇媚的冰雪文化。  相似文献   

15.
周珣 《各界》2010,(5):2-2
大观园的丫鬟里,晴雯是人尖儿。晴雯抱屈冤死。宝玉大痛之下,悲愤出诗人,创作了《芙蓉女儿诔》以为纪念。文章颇多传世之句,也有些不符合事实的赞美,最不靠谱的一句,是“姊妹悉慕媖娴,妪媪咸仰惠德”。睛雯成天指东打西、南征北战的,人缘儿哪有这么好?  相似文献   

16.
黄发有 《党政论坛》2013,(18):62-63
台大周围书店密布,算上不远处的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周围的书店,少说也有三十几家。这些书店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各有特色。在新生南路三段,书店最为密集。诚品台大店有三层的店面,货品齐全,兼营中外文图书和文具。书店始终萦绕着西洋风格的轻音乐,货品分类规范,找起书来极为方便。台北的夏天经常会下阵雨,突然降临,又悄然离去。好几个雨天,为了躲雨走进诚品,总是发现书架前的木地板上,坐满了看书的人群。更有趣的是,有一天我还看到一个半岁左右的婴儿,嘴里含着安慰奶嘴,躺在婴儿车上酣然入睡,  相似文献   

17.
言清卿  余之 《各界》2010,(2):87-89
时隔38年,我寻找妈妈骨灰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听说在闵行有一个叫北桥公墓的,上海人的骨灰都放在那里。那时候,从市区到闵行有一条徐闵线,从徐家汇起点站上车到闵行终点站,全程车资四毛钱。我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只得逃票。  相似文献   

18.
“诽谤”一词的真正含义 文祸,又称文字狱,它是权势的伴生物,像幽灵一样,在权势者身边,随影而行,随时置文人于死地。“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鲁迅先生这首小诗,包含了文祸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19.
巫宁坤 《各界》2010,(9):73-77
一 1951年初,我正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忽然接到燕京大学电聘。两年来,国内亲友不断来信,对新中国的新生事物赞不绝口,令人心向往之。于是,我决定丢下写了一半的英国文学博士论文,兼程回国任教。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1,(24):56-56
作为建国后第一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朱德处处以身作则,坚持党的优良传统,身体力行,一贯艰苦朴素,严格要求自己,为处在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表率。朱德对母亲的感情是很深的,她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着8个儿女,没有享到一天清福。朱德是兄弟姐妹中的老四,也是他们中间唯一念过书的人,他能完成学业考上秀才,全靠母亲起早摸黑辛苦劳作和兄弟姐妹节衣缩食,硬是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揪出来供养起的识字人。对此,朱德对家人怀有深深的敬意和歉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