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时期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又是从安徽开始的,在安徽农村改革中起重要作用的人就是万里。在改革开放时期,万里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切感情,深入农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敢于实践的精神,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农村改革的道路。他领导的安徽农村改革,更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本文主要从万里在安徽制定"安徽六条"、借地度荒、坚决支持改革三个方面突出表现万里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从安徽开始。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从安徽迈出的,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77年6月到1980年春,万里在安徽工作了两年多,《万里文选》收入了这期间他的14篇文章和讲话。这些文章和讲话几乎全部是讲农村问题的,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展示了农村改革是如何在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迈出这第一步的。它为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研究中国改革尤其是农村改革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当时曾在安徽省委机关工作,多年后重读这些文章,往事历历,倍觉亲切,感受弥深。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有人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这大概是因为那时的螃蟹在人们心目中还是一种横行的怪物,敢于吃它自然需要非凡的勇气和胆略。20年前万里在安徽领导的农村改革,就堪称此类壮举。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的改革从安徽开始,安徽农村的改革便成为神州大地涌动的改革春潮中第一枝顶风傲雪的迎春花。(《东风第一枝——万里与安徽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安徽在全国率先突破“左”的框框,积极探索农村改革之路,影响之大,人人皆知。历史经过30年的洗礼,使人们愈来愈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农村第一步改革的起始与成功,首先得益于万里主政安徽。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万里是立了功的!这是对万里历史性地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个年头。当年,作为改革开放重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是从安徽省率先开始的。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在江淮大地上"改弦更张",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全力推进农村改革。而促使万里痛下决心推动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源自他的一次深入农村的走访和调查。危困之时,邓小平识人善任荐"良臣"1977年6月21日,卸去铁道部部长之职的万里抵达合肥,出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已经61岁的万里来到安徽,是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的改革从安徽开始;安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起到了先锋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全国农村改革的成功,这已成为历史的定论.邓小平是安徽农村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在改革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邓小平站出来说话,没有邓小平提供的理论支持,安徽的农村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孟兰英 《党课》2013,(19):121-122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万里坦承自己不了解农业,不过他喜欢调研和行走。当时有媒体形容,从皖南、皖东到皖北,他这一走就是三四个月,从夏日炎炎走到自雪纷纷。他的名字就是他本人行动的体现。也许此时的万咀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这次农村之行,将会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次破冰之旅——  相似文献   

8.
万里在安徽主政期间 是怎样促成农村改革的 1977年6月,万里出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上任后,他首先到农村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他发现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农村问题远比城市问题严重得多。万里认为,农民吃不饱肚子,生产搞不好,主要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根本原因是党在农村的政策脱离了实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国流传着"要吃大米找万里"的口号。这个口号,最简明、最集中地反映了万里对安徽、乃至于对全国农村改革的重大贡献。他奉命赴皖,勇冲禁区,支持群众,大胆实践,顶住压力,矢志不渝地支持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农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社会主义农业处于历史转折关头,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以共产党人的无畏勇气,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敢为人先,率先进行农村改革.他,就是万里.江泽民说:"当时万里同志在安徽当省委书记,他肯定和支持安徽农民搞包产到户的做法,如果还议论纷纷中,我们领导没有胆识,不出来支持反而加以否定,包产到户就出不来."  相似文献   

11.
聂皖辉 《党史纵览》2007,(11):31-37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1993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来安徽考察期间感慨地说:"安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起到了先锋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全国农村改革的成功","这一历史性的贡献.是安徽人民的功劳,是安徽人民的骄傲.也说明安徽人民有革命的精神和创造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江淮》2008,(12)
我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则是从安徽开始的。从凤阳县小岗村推行"大包干"至今的30年,安徽省各级党组织在农村党的建设上一路探索、努力改进、大胆创新、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党建工作路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首先是从安徽兴起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江淮大地上已经出现包产到组和包产到户;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凤阳农民首创大包干,使安徽更加引起国人注目。八十年代初,大包子风靡全国,农村改革的浪潮席卷整个神州。安徽作为中国新时期农村改革的发祥地被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而农村改革的开路先锋是万里。万里为中国的改革,尤其是农村的改革所做的贡献早已蜚声中外,我在学习《万里文选》和《改革风云中的万里》(张广友著)等著作中,感到万里在抓农村改革中有4个第一: (一)第一次提出农村工作的中心是农业生产 农村工作的中心当然是农业生产,这是古往今来的天经地义,是客观规律的必然。但是在  相似文献   

15.
农村改革,从全国来讲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的,但追溯起源还在这之前一年,即结束“文化大革命”一年以后。虽然从总体来讲,那时还处在两年徘徊之中,但毕竟农村改革在少数地区开始萌发,东有安徽,西有四川。可以说,这两个省为全国农村改革拉开了大幕,或者说是...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初期的几场著名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然 《党史博采》2007,(12):25-27
<正>一、围绕"雇工问题"的争论邓小平回忆说:"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  相似文献   

17.
阜阳地区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从1994年1月开始,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引导下,这个地区在全区10个县市农村开展了一场涉及千家万户、触动方方面面、影响上上下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把近140万公顷耕地、“四荒”、水面与280万农户重新鉴定了长达30年至70年的承包使用合同,平稳地完成了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提起中国农村改革,人们都知道是万里出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大胆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在全国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不太知道也担任过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早在 1961年就胆大包天地在江淮大地上搞了名叫“责任田”的包产到户责任制。  曾希圣,这位曾经引起安徽人以至全国不少人争论不休的领导者的真实形象,随着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渐渐远去却变得清晰了…… 建国初期,他刚刚主持安徽工作,被人戏称为“乞丐头子”。“一五”期间,安徽农民年均收入超过全国…  相似文献   

19.
三、第三次思想解放——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和推广 农村税费改革,是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农村重大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全国农  相似文献   

20.
<正>杜润生,中国农村问题专家,他身上最著名最闪亮的名头便是“中国农村改革之父”。在改革开放初期,负责农村经济改革研究的他,为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倡导和推行做了大量工作,他这方面的卓越贡献已广为人知。而在他非凡的革命生涯中,却有另一段与安徽有关的经历鲜为人知——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曾随刘邓大军在安徽金寨境内战斗,是已被任命但没有到任的金寨县县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