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菲律宾华人是菲国内的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群体,他们很早就来到了菲律宾,与当地人民一道,共同开发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经过长期艰苦的创业和奋斗,菲律宾华人已在当地深深地扎下了根,并为菲律宾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今,菲律宾的华人社会正与全体菲律宾人民一道,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菲律宾而共同奋斗,同时也为进一步发展中菲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努力耕耘,添砖加瓦。一、菲华社会概况1、菲律宾的华人史早在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来到菲律宾之前,中菲两国人民便已开始了友好交往。据史料记载,中菲两国之间的交往和接…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是菲律宾华人社会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活动范围最广的一个慈善型华人社团。在菲华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国内学界尚无专文加以研究。一些专著虽有提及,却往往语焉不详,间或还有各种疏误。笔者于1991-1992年在菲律宾作有关华人社团的实地调查期间,曾数次访问该组织,并收集部分有关文献资科。以此为基础,本文拟对菲华社会善举公所的产生与发展,管理制度与社会功能等方面作一探讨。一、菲华善举公所的产生与发展菲华善举公所创立于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期。据文献资料所载,18世纪末,西班牙总督在菲律宾华…  相似文献   

3.
菲华商联总会 ,1954年3月成立于马尼拉 ,初名菲律宾华商联合总会 ,1962年更名为菲华商联总会 ,简称商总。作为菲华全侨最高领导机构 ,成立近半个世纪以来 ,商总对战后关系菲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华菲融合、中菲关系、华人经济及菲律宾经济的发展、华人社会与菲律宾社会的发展等都起到了重大影响①。近年来 ,随着华菲融合与中菲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它在菲华社会、菲律宾主流社会乃至中菲外交中的地位也更加引人瞩目 ②。然而 ,目前学术界相关的研究才刚刚展开 ,已有的成果主要局限于对商总组织机构及功能的简单介绍 ,笔者将其列为研…  相似文献   

4.
自近代以来,中国的菲律宾文学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是中国有选择性地翻译、简介菲律宾文学名家名作;中期是菲律宾华文报刊与中国的报刊共同关注"菲华文学";后期是对菲律宾文学特别是菲华文学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对菲律宾文学的总体性介绍;对菲华文学的宏观论述;对菲华文学与中国文文学学关系之探究等。随着时间的迁移,研究逐步细化,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问题。比如研究整体上重"华文"文学而轻"非华文"文学等。  相似文献   

5.
陈永栽,英文名叫LucioTan,1934年出生,祖籍福建省晋江县青阳镇,菲律宾籍,在菲律宾经营有烟厂、农场、啤酒厂、银行等。他是新兴的菲律宾华人企业家,是菲律宾菲华企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菲华商联总第一副理事长,曾被日本《朝日新闻》列为“世界各国经济显要人士”之一。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陈永栽企业集团的发展问题,首先概述陈永栽的创业道路,与此同时论述其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情况;其次探讨陈永栽企业集团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以及经营上的一些特点;最后对陈永栽企业集团的发展前景作一初步的预估。一、陈永栽的创业道路及其企业…  相似文献   

6.
关于菲律宾华人同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学者写了许多关于菲律宾华人同化问题的著作,但这个问题依然是一个尚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剖析菲律宾华人同化问题的历史渊源,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和存在的各种矛盾,菲华社会对此问题的态度,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得出的必要结论。 (一) 关于菲律宾华人同化问题,我们首先遇到的是概念或理解上的差异。此文不拟深入探讨概念问题,而只想着重介绍某些学者提出的若干观点,作为我们思考和论述这个问题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战后菲律宾城市的华人社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菲律宾的华人是东南亚最有组织的群体之一。一般认为,在大约100万华人中,就有1000个左右华人组织。而拥有50万或以上华人的马尼拉,绝对是华人组织活动的中心。在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干计的华人组织中,要是它们在全国各地有其分支机构的话,它们的大多数在马尼拉至少设有总部,而有些组织只局限在马尼拉。 相形之下,菲律宾的第二大城市宿务的华人人口约为4万人,它的华人组织只有70  相似文献   

8.
经过战后以来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和苦心经营,菲律宾已崛起了一、二十家有一定影响力的华人企业集团。这些华人企业集团的中、近期或到公元2000年时的发展前景如何,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探讨上述问题,一是探讨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前景;二是探讨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资本投资及经营管理等的发展前景。一在今后的五、六年时间里,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有所增强,但总的来说,经济实力的增强幅度不可能太大。而且,就整体而言,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仍将比东盟其它国家(文…  相似文献   

9.
菲华社会,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华人社会。菲律宾华人和其他各国的华人同样都是处在异国他乡,为什么他们的菲华社会能够与其他华人社会不同呢?其主要原因是,菲律宾华人在各个历史时期,不管是西班牙人统治时期,或者是美国人统治时期,日本人占领时期,或者是菲律宾独立以来,菲律宾华人始终对中华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挥很重视、很执着,特别是五缘文化。根扎得很深,结联得很紧,几乎渗透到菲华社会的各个领域。何谓五缘文化?五缘文化主要是指血缘、地缘、文缘,兼之神缘、物缘。我们知道,中国社会,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处于…  相似文献   

10.
战后菲律宾对华侨、华人的政策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初期至6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实行“菲化政策”,第二阶段是从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菲政府的华侨、华人政策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以“加快同化、放宽入籍、充分利用”为主。第三阶段是80年代中期至今,菲政府注意到华侨华人的经济实力,采取各项有利于华侨、华人经济发展的措施来调动华侨、华人投资菲律宾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促进菲经济的迅速发展。菲政府各个时期的华侨、华人政策,、对华侨、华人的经济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战后获得政治独立的菲律宾…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包括越南、柬埔寨、缅甸、泰国、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帝汶岛(葡属)十一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华人。据不精确统计,海外2千万至3千万华人中,90%左右分布在东南亚。东南亚的华人是千百年以来先后从中国东南沿海等省迁居到东南亚各地的。他们在东南亚发展了几代甚至几十代。长期以来,华人一方面积极吸收居住国人民的优秀文化,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和美洲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据史籍记载,我国是在明清时代,即从1572年至1815年这两个半世纪中,曾通过菲律宾和美洲有着广泛的贸易联系,并有相当一部分华人踏上美洲的土地。他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加强了同美洲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在美洲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13.
徐淑华 《东南亚》2003,(3):25-32
国际资本流动是国际经济交流和合作的一种形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其流动速度加快 ,规模日益扩大。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 ,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实行吸引外资、利用外资的政策 ,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为外商来中国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在菲律宾的对华投资中 ,主体则是菲律宾华人。本文就菲律宾华人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一概要的探讨。一、菲律宾对华直接投资的规模与发展1 970年代中期以来 ,中菲两国都调整了各自的发展政策 ,双方经济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 979年 8月 ,菲律宾海外…  相似文献   

14.
菲律宾采取重点突破的方式在巴丹设立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以来,到现在已经有八年的时间了;1980年菲律宾又在宿务岛的马克坦、吕宋岛的碧瑶市设立了两个出口加工区,目前已在投用的有三个出口加工区。目前已在菲律宾这三个出口加工区投资营业的企业共有66家,其中巴丹出口加工区  相似文献   

15.
从菲律宾回到祖国叶飞将军于1914年5月出生于菲律宾吕宋岛奎松省的迪阿旺市。他的父亲叶孙卫是福建省南安县金海区深俺乡占石村贫苦农民,有屋两间,地五分,辛勤一年,所收无几,半饥半饱,实在难以度日。新婚数月后,就随同乡邻,飘洋过海去了菲律宾。到菲律宾后,卖“猪仔”,打苦工,居然没有身困异域,稍有积蓄后就做小买卖,又在他乡娶了个名叫明嘉洛·琵甘的菲律宾姑娘为妻。叶飞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叶孙卫和明嘉洛·琵甘各开一个小店,各自独立经营。明嘉洛·昆甘有~片椰林,叶孙卫从她的椰林买椰子打油出售,并兼营杂货。明嘉…  相似文献   

16.
一、绪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菲律宾掀起了一场有关华语教学的大讨论。参加这场讨论的不仅仅是各个华校,而且是整个菲华社会,包括各华文报社、侨团、宗亲会、校友会、基金会都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这场大讨论所涉及的问题涵盖了华语教学的方方面面,标志着菲律宾华校的华语教学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对今后华校的华语教学必将产生极大的影响。菲律宾华校的华语教学是世界汉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面临的问题虽有其特殊性,但在海外华校华语教学中却具有普遍的意义。因此,通过对菲律宾华校华语教学的考察研究。对于我们了解…  相似文献   

17.
市中立市今年,接连第三年,我在华侨火山度过亡人节;因为,母亲逝世,已经两年多了。华侨义山是一个奇特的地方,华侨义山是蜗尼拉市的“市中之市”CitywithinaC心,正如紫禁城是北京的“城中的城”一样。如若说,菲律宾这个国家也有八景的话,毫无疑问的,华侨义山应该是其中最奇特的一景,因为这是国内外观光游客到了眼尼拉,总要一游的名胜,许多足迹遍天下的游客,都摇头赞叹:世界上,没有第二处,像菲律宾华侨义山这样的坟场2亡人节,在菲律宾华侨社会,是一个同样的奇特日子。亡人节是一年之中华侨最大的集合的固定日子。每年到了…  相似文献   

18.
华人移民菲律宾的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唐代。在菲律宾礼智省马亚辛(Maysin),曾发现福建南安人郑国希的墓碑,立于唐高宗龙朔酉年(公元661年)。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1087年)设立了泉州市舶司,更多的福建海商到菲律宾经商。宋人赵汝适《诸番志》记载,福建海商以泉州为根据地,从泉州港出发到麻选.三屿、蒲哩鲁、白蒲延、苏禄等地区或国家贸易。①元代,泉州继续同菲律宾麻选.三岛等地区保持密切的贸易关系,元人汪大湘在《岛夷志略》“三屿”条、“麻逸”条对中菲贸易均的记载:“其地去漳为近,故置舶多往”。“华人既多诣吕…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是菲律宾阿基诺三世当选总统后完整执政的一年。在经历了2010年由选举推动的7.3%的高经济增长率后,菲律宾2011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差强人意。本文从菲律宾实体经济、就业、通胀和贫困、货币金融政策与财政的视角考察了菲律宾2011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情况,介绍了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上台之后采取的主要经济措施,并预测菲律宾2012年的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一、产生和发展的概况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加工区首先是在亚洲地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65年我国台湾省所设立的高雄出口加工区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个出口加工区,高雄出口加工区很快取得了成效。在高雄出口加工区成效的推动下,南朝鲜也于1970年设立了马山出口加工区,菲律宾于1972年设立了巴丹出口加工区。就东盟地区看,菲律宾在1972年设立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巴丹出口加工区)之后,又于1979年分别设立了第二个出口加工区(马克坦出口加工区)和第三个出口加工区(碧瑶市出口加工区),目前还在营建甲米地出口加工区和达沃市出口加工区。马来西亚于1971年在槟榔屿岛的峇六拜设立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1972年又分别在槟榔屿岛对岸的半岛上的北海港和接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