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中介组织在转变政府职能、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体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社会服务、评估鉴定、维权保障、协调关系、社会监督、科学研究等方面。从我国国情出发,健全我国教育中介组织,其发展取向是:发展评估中介,促进教育改革;培育专业人才,强化职业道德;独立发展运作,开展市场化经营。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扬州新兴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产学研加速融合,产业特色日趋鲜明,产业影响日渐扩大,但也存在基础不实、方向不明等问题。要从具备较为充足的支撑要素、构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顺应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选择适宜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领域。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取向包括: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引导市场需求;完善财政投融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产业政策在推动国家或区域、尤其是落后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证明。作为后发地区,产业落后是制约云南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有必要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体系,加快产业的发展,为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钅容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关于“十五”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将经济结构调整列为我国“十五”经济发展的主线,并强调指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这就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指明了方向。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和新特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适应性调整,而是新技术革命带动的,对经济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调整;不是局部的调整,而是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在内的,以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全面调整。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5.
严宗泽 《新视野》2004,(4):54-55
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是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的本质特征是人们通过在实践基础上的发现、发明与创造活动所实现的一系列飞跃,它决定着创新教育的目标取向——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的非平衡推进,不仅表现为主导产业与主导产业的非平衡发展,还表现为主导产业本身对区域分化与整合过程的非均质传导。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全国一样,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同构化现象,严重阻碍了成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本文旨在通过对主导产业理论的分析,指出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实际区情和主导产业非均质传导的现实,科学选择主导产业,通过完善产业体系的关联机制,逐步实现区域的相对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重压力。如何解决这个“两难”选择,在国家财力有限、农民尚未脱贫致富的条件下,只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走“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才能把中央、地方和农民三者的利益统一起来。产业生态化是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对接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孤立的,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两者的“对接”需要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价格政策、技术政策、扶贫政策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呈现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已逐步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服务外包是跨国公司"归核化"(Refocusing)战略调整的副产品,同时为那些寻求服务业发展的其他国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深刻认识服务外包的本质,对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予以全速判断,积极构筑我国承接外包服务的战略措施,是我国应对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保障的误区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长期以城镇居民为核心,这一方面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是国家以有限的国力来优先解决城市紧迫问题的一种政策选择。因此,农村居民向来较少感受到国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三次产业发展历程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关系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关系.建国后我国三次产业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个阶段.通过对三次产业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发现,产业发展政策的制订必须以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在调节产业发展中的互补作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入世给我国农业带来的影响 1.入世给我国农业带来的挑战。一是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市场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政策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进出口。农产品关税下降将使我国粮食(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等大宗产品处于市场竞争更加不利的状况;非关税措施管理改为关税配额制度管理,相当数量的国外农  相似文献   

12.
闽台农业合作的政策演进及取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农业合作是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环节.政策的变迁不仅左右闽台农业合作进程的广度和深度,而且直接影响两地农业合作的先行模式.探索闽台农业合作政策的演进轨迹可以提供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路线基础,研究两地农业合作的政策走向有助于推进两地农业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三林 《学习论坛》2010,26(3):35-37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再居第一。总的来看,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要好于2009年,经济复苏的势头将会进一步巩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将迈出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14.
王芝华 《求实》2016,(9):54-61
基于社会变迁与发展,中国社会政策亦随之作出调整,以往社会政策的价值理念也将重塑。中国社会政策的未来走向是包容性社会政策,而包容性社会政策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维度取向,即秉持社会公正的基础价值取向;尊重多元化选择的核心价值取向;以社会整体性为本的根本价值取向;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目标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孙若风 《前线》2015,(2):36-38
2014年以来,国家有关文化产业政策连续重磅出台,层级之高,密度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这些政策依据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体现出鲜明的政策取向,对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思想逻辑、政策逻辑和现实逻辑相契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基础近年来,在世界性的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形势下,文化产业逆势而上,充当着促进经济发展的角色,在中国也不例外,而且表现得十分突出。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我国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产业以其创造性的理念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它的发展潜力日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近年来,皖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内力不足、外力受限等动力问题。因此,发展皖江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要着力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区域合作;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立足皖江地区的文化根基,走特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产业突破性发展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平  赵修渝 《探索》2002,(2):73-76
我国的教育是一个大有前途和还要大力发展的产业;要通过改变观念,开放扩张,创新机制,提高质量,优化结构,落实政策,加强领导,推进教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东北地区产业创新体系:变革基础、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从基于资源集中的创新体系及其传统经济结构,转变为基于创新驱动的竞争优势及其新型产业结构,东北地区有必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引领性作用,优化东北区域产业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俞良早 《前线》2020,(4):30-33
列宁在转变政策和制订新经济政策时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体现在认识和制订新政策的必要性、向社会主义过渡途径、实行粮食税和自由贸易政策以及制订并实施租让制政策等多个方面。列宁在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体现在提出新经济政策意味着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战略退却、发展商业的环节、提高文化水平,进行国家机关的改革等多个方面。这些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指导着俄共(布)和苏俄人民大胆探索,使经济建设事业朝着有利于苏维埃国家和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