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类在群体生活过程中,由于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和信任的指向未来的特点决定了人们之间存在着特殊信任具有客观合理性,这也适合于政治集团内部.在面对外部威胁时,政治集团内部应建立起广泛的普遍信任,否则会因为整合能力的下降而危及整个政治集团的生存.国共内战时期,由于国民党内部的许多成员本质上是争权夺利的政客,受中国伦理信任模式的影响,以及蒋介石政权的个人专制和独裁,国民党内部始终无法超越特殊信任,建立普遍信任.相反,在蒋介石派系和地方军事实力派、蒋介石派系和国民党内其他政治派别间以及蒋介石派系内部之间一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和博弈,最终导致了蒋介石政权的败退大陆.  相似文献   

2.
1月31日,国民党中常会和中评委主席团分别通过决议,一致推举李登辉竞选台湾第八任“总统”。而仍未揭晓的“副总统”竞争却骤然激化。连日来,有关方面紧锣密鼓,频频造势,舆论界挟风带雨,推波助澜,形成了国民党迁台40年来内部选举争夺最为激烈的局面。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争夺战中,以李焕及蒋纬国所属的两支派系最具实力。竞争活动最为积极的是拥蒋  相似文献   

3.
正1988年1月13日,78岁的蒋经国在台北猝然去世,台湾"两蒋时代"宣告终结。"蒋氏集团"强人统治的崩塌,让国民党内部瞬间失去了控制派系斗争的核心力量,各派势力蠢蠢欲动,一场权力争斗随即展开。"接班人"之争1988年1月27日上午,台湾台北,国民党中常会开得十分胶着。此时距蒋经国逝世已近半月,中国国民党主席之位仍悬而未决。当时呼声最高的当属李登辉。李登辉,1923年出生于台湾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4,(22):60-61
美食 大巴黎地区是全世界米其林星级餐厅第二多的都会区。比较具有特色的食品有:青蛙腿、炖鸡、法国蜗牛。法国许多菜肴往往是用地名或人名来命名的,如“里昂土豆”“马赛鱼汤”。按烹调风格而言,法国菜肴可分为三大主流派系:古典法国菜派系、家常法国菜派系、新派法国菜派系。法国传统菜单共有13道菜可供选择。法国人就餐非常讲究礼仪,一般用长条型餐桌,男女主人各坐餐桌两头,家中其他成员或客人在餐桌两旁,  相似文献   

5.
余国华 《学理论》2010,(14):144-146
台湾民进党自成立以来,派系政治就如影随形,派系在民进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民进党派系的演进过程,了解民进党的发展脉络,归纳民进党派系运作的特点,探讨派系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民进党派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影响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钟文 《瞭望》1990,(14)
台湾第八任伪正副总统选举,经过一年多的角逐和临选前的争斗,最终以李登辉当选为“总统”,李元簇当选为“副总统”而落下帷幕。 这次大选是蒋经国之后国民党高层权力的一次再分配。为此,国民党内部各派政治势力纷纷出笼,不惜撕破脸皮、大打出手,酿成了国民党逃台40余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党内斗争。斗争的结果,将对台湾政局未来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 跌宕起伏的争斗过程 这场斗争在国民党高层内部酝酿已久,经历了较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各种势力并起,相互混战。从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起,便有一股反李登辉势力开始暗中活动。一年多来,这股势力不断集结发展,终于公开挑明要与“二李”争夺正副“总统”的职位。 但是,在反对势力的不同派系之间仍然是同床异梦、各怀心计,未能结成统一的联盟。因此使李登辉得以在1月31日国民党中常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7.
村“两委”选举中派系贿选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村庄派系在农村社会文化网络和利益诱导的特定背景中产生,并具有政治属性。这一政治属性主要表现为村庄派系参与村"两委"的选举竞争和利益博弈,并以贿选的方式操纵选举。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村庄派系之间的力量对比均衡格局和利益博弈激发了选举的竞争性。村庄资源越丰富,派系力量对比越均衡,选举的竞争性就会越强,派系精英即竞选者越有可能利用制度上的某些缺陷通过贿选方式操纵选举,从而掌握村级权力,实现派系利益目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产生的村庄派系和贿选现象已经成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障碍。必须进一步完善村级管理制度,特别是村级项目招投标管理和村务决策制度,细化其中的运作程序,加强与其相配套的监督机制建设,防止串标和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出现,铲除派系形成的土壤。同时,加大对派系贿选行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强化对派系贿选行为的约束,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乡村选举中农民分派或有组织性参与选举的现象,学者们使用了"派系"或"派性"概念来加以研究。派系往往是作为一种选举动员方式出现的,但它又明显不同于宗族、政党派别、利益群体等组织形式,它有自己的特性。乡村选举并不是派系产生的主要原因,农村社会结构的性质、社会组织的变迁以及经济的发展才是派系产生的深刻根源。派系在其形成和运作过程中,对乡村选举和选举后的乡村治理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复杂的,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可能带来负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改造是在50年代初期。以国民党的自身改措为中心.成立国民党中奥政治委员会,在岛内全面展开改造、重建国民党的运动。当时,雷震试图组建新党失败,“政党政治”被消灭在萌芽之中。同时,国民党还推行了“土地改革”、“地方自治”和“文化改造”。这一次改造,确立了国民党在台湾一党专制和个人独裁的“蒋介石时代”。第二次改造是从70年代初开始的,以“革新保台”、“新人新政”为宗旨。1972年3月,国民党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党务革新”,但当时仅限于新旧人事更替、党务机构调整和基层党组织整顿的“组织建设”,以及进行“反…  相似文献   

10.
辛旗 《瞭望》2000,(14)
在3月 18日台湾地区变更领导人的活动中,国民党遭到惨败。 台湾岛内的舆论认为,国民党的惨败,是李登辉一手造成的。正因如此,自 18日变更领导人的活动一结束,台湾岛内要求李登辉下台的呼声就一浪高过一浪,国民党内也出现了要求李登辉立即下台的强烈呼声。但是,李登辉并不想马上放弃他的权力,国民党高层于3月 19日宣布,李登辉将于今年9月召开的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上辞职。此消息一传出,台湾岛内的抗议活动更加升级,要求李登辉立即下台的呼声,从台北的国民党中央党部迅速蔓延到台湾全岛及海外。在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  相似文献   

11.
陈益南 《各界》2010,(1):25-28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内涌现了一批暗中为解放军提供情报的谍报人员。其中,以熊向晖(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胡宗南的机要秘书)、韩练成(国民党46军军长、国民政府参军处成员)、郭汝瑰(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即作战厅中将厅长)三人最为有名,他们皆为潜伏在国民党内而身份很重要的中共情报人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军事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娄杰 《党政论坛》2008,(2):12-13
岛内“文化台独”,的历史演变 “文化台独”是伴随“台独”势力而出现的。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外交”败局和经济萎缩困挠国民党当局,蒋介石去世使国民党权力核心出现交替。为应付变局,蒋经国改变国民党原有封闭形态,推行“本土化”政策,启用大批台籍人士到权力机构,广纳台籍群体为国民党社会基础,使党内出现新的省籍矛盾,反对一党专制的党外运动也借机兴起。1987年7月,国民党当局解除“报禁”,隐蔽的“台独”分子开始办杂志。黄信介等在《美丽岛》杂志中矛头直指国民党当局,提出“反中国”的“台湾意识”,成为笼络“台独”分子的据点。  相似文献   

13.
王猛 《各界》2011,(8):72-74
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历史系的共产党员冀朝鼎,曾潜伏于国民党内给负责财政的宋子文做助手。抗战胜利后,他替国民党设计出用金圆券强制收兑法币的法案,政府用1元钱换取老百姓的200元伪币,于是国民党暴富,百姓暴穷,最后穷疯了的百姓发飙,经济崩溃,国民党败走台湾。  相似文献   

14.
张昌华 《各界》2011,(12):80-81
他曾位居国民党中枢,历任教育部长、交通部长、组织部长,以至“行政院”副院长。他是“反革命”,曾任国民党中统局局长,为中共(1948年)宣布的国民党43个战犯之一,序列第二十。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09,(20):62-64
1998马英九与陈水扁的对决 1998年12月5日,在进行了四个多月的选举动员和庞大的宣传后,国民党的马英九击败了民进党的陈水扁成为台北市市长;民进党的谢长廷则击败了国民党的吴敦义成为高雄市市长。此外,国民党则在“立法委员”选举方面大获全胜。  相似文献   

16.
刘明 《学理论》2008,(5):70-72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薛岳,广东乐昌人,1896年生,黄埔陆军小学第六期及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他原名薛仰岳,后改名薛岳,以示对岳飞精忠事迹的崇仰.薛岳个性耿直不喜钻营,能在派系林立、恶性倾轧的国民党军中拔尖而起,完全凭借历次战役立下的赫赫战功,因而有国军"战神"之称.将军一生传奇,他虽已走远,人们仍记得他的脚步声…… 血战元帅府护卫孙中山 近代史上,大凡叙及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广州蒙难,必着重描述蒋介石如何冒险犯难,登上永丰舰营救中山先生而终获信赖,许为国士.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0,(20):63-63
抗战前,薄一波被国民党逮捕,关在北平草岚子监狱,南京曾拟立即枪毙薄一波等12名重犯。可是,华北国民党当局却没有执行。其中原因之一是这个“大才子”学识渊博,碰到内政外交经济等解决不了的问题,华北国民党当局就要去监狱求教薄一波。  相似文献   

19.
施平 《瞭望》2000,(21)
本月20日,李登辉正式下台了,12年来他的分裂主 张和分裂行径不见容于一切爱国的中国人。他本   来还想在国民党主席的位子上赖上一阵子,但是很快被迫辞去党主席的职务,因为他背弃了国民党的广大党员,把一个国民党搞得四分五裂,并且虽然一再碰壁,却还梦想着把一个中国也搞得四分五裂。他给台湾和台湾的国民党人留下的政治遗产是一池浑水。为了澄清这池浑水,中国人不得不花上一些气力。 台湾问题本不应复杂。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历史、是现实,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识,是世界公认的法理。所有同中国建…  相似文献   

20.
化夷 《各界》2010,(3):9-10
国民党一败涂地白崇禧犹豫不决 1949年4月,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突破。蒋介石的老巢——南京解放了。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大踏步向前,直扑江南。国民党一败涂地,只剩下三支主力军。一支是退守西南的胡宗南部队,一支是陈诚留在东南沿海的部分人马,还有一支就是白崇禧的队伍。白崇禧手里掌握着15个军25万人马,还有40多艘军舰和几十架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