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30日龄健康陆川仔公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半定量RT-PCR对中枢神经系统的GnIH进行观察定位,从形态学角度及分子水平为深入研究GnIH的生理功能奠定理论基础。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在陆川猪中枢神经系统中,大脑皮质、小脑、海马、嗅球、脑桥、中脑、延髓和脊髓均有GnIH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但胞体形态多样,大小不一。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GnIH mRNA在延髓表达量最高,其次为中脑,嗅球最低,其余为中等表达。GnIH免疫阳性神经元及其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情况与GnIH mRNA的表达分布一致,进一步印证了GnIH在陆川公猪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的链霉素抗生物素 过氧化酶(streptaridin peroxidase,SP)法,对羔羊丘脑下部催产素(oxytocin,OT)神经元的定位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丘脑下部分泌OT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室旁核和视上核,在环核、视上弥散核、弓状核、室周核、穹窿周核、丘脑下部前区、丘脑下部外侧区、丘脑下部后核和乳头体各核团等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阳性神经纤维仅见于室旁核、视上弥散核、视上核和交叉上核,在正中隆起第三脑室附近有较多数量的阳性神经纤维。观察结果提示,OT在羔羊丘脑下部分布广泛,且丘脑下部OT经神经垂体、第三脑室、血管3条途径释放,经血液循环最终作用于靶细胞而发挥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成年发情期奶山羊下丘脑催产素及其mRNA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法研究了催产素(oxytocin,OT)及OT mRNA在成年发情期奶山羊下丘脑中的分布和表达。结果,O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视上核和室旁核,在视上弥散核、弓状核、室周核和乳头体各核团也存在免疫阳性神经元;在室旁核、视上弥散核、正中隆起和第三脑室附近有较多数量的强阳性神经纤维,在交叉上核有少量阳性神经纤维。在下丘脑23个核团(区)中均能检测出OT mRNA的阳性细胞。结果表明,OT和OT mRNA在下丘脑中分布广泛,且OT可能通过轴突传递和血液运输,将OT mRNA合成的OT运送到别的核团;OT在奶山羊发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妊娠9 d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采用生殖道肌肉注射的方法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5×104U干扰素-γ(IFN-γ)、7.5×104U IFN-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IFN-γ对妊娠早期大鼠下丘脑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显示,IGF-Ⅰ在下丘脑视前室周核、视上核、视前大细胞核、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均具有较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表达;阳性细胞呈圆形、卵圆形、三角形,阳性物质大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生殖道肌肉注射IFN-γ后能下调IGF-Ⅰ在下丘脑的表达。同时,观察到试验2组妊娠大鼠子宫黏膜表面有大量紫褐色吸收斑。提示IFN-γ对妊娠早期大鼠IGF-Ⅰ在下丘脑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且外源注射7.5×104U的IFN-γ后,会造成妊娠早期大鼠流产。  相似文献   

5.
选择健康、未产、体重220~250 g成年雌性SD大鼠,采用阴道涂片方法鉴定其动情周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大鼠动情周期子宫内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子宫各层均有不同程度NSE免疫阳性产物分布,并随动情周期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各期子宫内膜黏膜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肥大细胞等NSE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变化不大,但着色深浅有一定差别,动情期着色最深,动情后期、动情间期、动情前期着色依次减弱;肌层和子宫外膜中,动情期着色最深,动情后期着色最浅,动情间期表达量明显回升,动情前期比动情期着色稍浅.表明,NSE在子宫中的分布可能受性类固醇激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高铜对肉鸡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高铜(copper,Cu)是否能诱导肉鸡心肌细胞线粒体发生自噬,本研究选用48只1日龄健康白羽肉鸡,随机将其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喂以对照日粮(11 mg/kg Cu,对照组)和高铜日粮(110mg/kg Cu,高铜I组;220 mg/kg Cu,高铜Ⅱ组;330 mg/kg Cu,高铜Ⅲ组),并于49日龄进行心脏采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肉鸡心肌细胞中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PIN K 1、Parkin、LC3-I、LC3-Ⅱ、p62和NIX的mRNA转录水平,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蛋白LC3-Ⅱ/LC3-I的表达与LC3-Ⅱ的定位。结果显示,高铜可显著上调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PINK1、Parkin、LC3-I、LC3-Ⅱ和NIX的mRNA转录水平(P0.05),但p62的mRNA转录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蛋白LC3-Ⅱ/LC3-I也显著升高(P0.05),且由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可看出肉鸡心肌细胞中LC3-Ⅱ的棕色阳性颗粒增加(P0.05)。上述结果表明,高铜可诱导肉鸡心肌细胞线粒体发生自噬。  相似文献   

7.
选择健康、未产、体重220~250g的成年雌性SD大鼠,采用阴道涂片方法鉴定其发情周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神经肽YY1受体在大鼠发情周期子宫内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各期子宫内膜的神经肽YY1受体免疫阳性产物主要位于基质细胞核膜、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质以及子宫腺细胞质和核膜中,并且着色深浅有一定差别,发情间期着色最深,发情后期、发情前期、发情期依次减弱;在肌层和外膜中,发情各期的神经肽YY1受体免疫阳性产物主要位于肌细胞核中,还有一小部分位于结缔组织细胞中,并且在发情间期着色最深,发情前期中等强度着色,发情期和发情后期着色最浅。表明,神经肽Y可能通过神经肽YY1受体参与子宫生理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卵泡刺激素(FSH)是否可以通过影响腹腔肠系膜后神经节的活动调节雌性山羊的生殖活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了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中FSH受体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在肠系膜后神经节中,FSH受体免疫阳性产物在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中分布广泛,神经细胞、支持细胞、施万细胞以及过路纤维中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神经细胞中;在神经细胞中,FSH受体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而细胞核中分布较少,呈弱阳性。表明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神经元对FSH具有反应性,提示FSH可能通过肠系膜后神经节发出的交感节后神经这一途径调节生殖系统的机能活动。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检测摘除卵巢及用外源性17β-雌二醇治疗后SD大鼠小脑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摘除双侧卵巢后,SD大鼠小脑皮质及深层核团中Bcl-2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Bax的表达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给予外源性17β-雌二醇治疗后,2种蛋白的比例基本恢复正常。表明,雌激素能够下调小脑皮层及小脑深层核团中Bax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对小脑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 ,对血管活性肠肽 (VI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皖西白鹅中脑和脑桥内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 ,在皖西白鹅中脑的被盖视性核、峡视核、动眼神经核、红核、三叉中脑核和脑桥的脑桥核、桥外侧核、斜方体核、前庭背外侧核均分布有VIP免疫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1.
将100~150 mL/L HRP水溶液注入成年母鸡左侧盲肠的浆膜下,研究鸡盲肠传出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表明:支配盲肠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T3 LS1交感干神经节(占64.7%),峰值位于T5 T6交感干神经节,少数位于肾上腺神经节(占17.8%)和内脏神经节(占 17.5%);在肠神经内有大量标记细胞;在延脑迷走神经核中未出现标记的神经元;在盆神经内未看到被标记的支配盲肠的副交感节后神经元。  相似文献   

12.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标记法结合溃变电镜技术,观察了8只SD大白鼠小脑前核(桥核、下橄榄、外侧网状核、桥被盖网状核和旁正中网状核)中皮质纤维终末的溃变型及其与各核中小脑投射神经元的突触联系。结果:溃变型有3种,即电子致密型、微丝增生型和电子透明型;电子致密型溃变为皮质纤维的主要溃变型,分布于各核,微丝增生型和电子透明型很少,只出现于个别核;电子致密型溃变含圆形清亮型小泡、多形清亮型小泡和混合型小泡的3种终末,其中绝大多数溃变终末含圆形清亮型小泡;溃变终末中的一部分与HRP标记的小脑投射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系,其中大部分为轴树突触,少量为轴体突触。观察结果表明,至少有一部分皮质脑干纤维与小脑前核中的小脑投射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13.
何玉琴  刘英 《中国兽医科学》2005,35(10):798-800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鸡直肠感觉传入神经元的分布,证明鸡直肠脊神经感觉传入神经元集中分布于双侧T5~LS3和LS7~LS12脊神经节,峰值位于T7和LS10脊神经节;LS7~LS12区段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明显多于T5~LS3区段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标记细胞为椭圆形和圆形。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抗阻断ELISA法对我国部分省市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鸡群进行了鸡白痢、鸡伤寒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2309份鸡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359份,阳性率为15.5%,不同鸡场鸡群感染率悬殊较大,从0到54.5%不等。表明,我国鸡群中鸡白痢沙门菌、鸡伤寒沙门菌的流行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鸭病毒性肝炎病毒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构建了RNA依赖性RNA聚合酶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然后用脂质体介导转染MDCK细胞。分别使用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和蛋白免疫电泳试验等方法检测了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在细胞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表明,RNA依赖性RNA聚合酶能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一起在MDCK细胞中良好表达,且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在80ku处出现阳性条带,说明表达的外源蛋白具有免疫活性。表明成功构建了RNA依赖性RNA聚合酶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内实现了表达,通过检测荧光蛋白,发现RNA依赖性RNA聚合酶主要在细胞核中发挥复制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将已构建的柔嫩艾美球虫(Eimeria tenella)子孢子表面抗原pMD-Mzp5-7基因片段定向亚克隆到核酸疫苗载体pVAX1上,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VAX-Mzp5-7,酶切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法转染Hela细胞,进行了体外表达;并用裸DNA质粒经肌肉接种鸡体内表达。经Western-blotting及RT-PCR鉴定,表明该基因在Hela细胞及鸡体内均获得表达,并有一定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