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义父的《乐府指迷》是产生于南宋后期的一部重要词学论著,影响甚广。其指迷所向,主要是为了抵制两宋时期北曲对宋词的市井俚俗化影响,坚持词学的本色特征,坚持雅词的传统,所以在理论上提出了雅词四标准等一系列主张,并且通过清真词作为雅词样板,将词与曲、诗在音律、字面、表达等方面加以区别,从而显示了词学的独特品格及其理论特质。研究《乐府指迷》与《词源》的相异点,不但可以澄清词学本色论与词曲合一论的不同立场,而且也可更清晰地把握《乐府指迷》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2.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点简介一、专业概况本专业点开创者为著名词学大师唐圭漳教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实力,一批已故和退休的专家教授如唐圭漳、孙望、段熙仲、诸祖耿、吴调公、金启华等先生的《全宋词》、《全金元词》、《词学论丛》、《宋词四考》、...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词学专家唐圭璋教授编纂的《词话丛编》,从一九三四年初版编成,至今已整整五十年了。半个世纪以来,唐圭璋先生一直坚持词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其是建国三十五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唐先生虽年迈体弱,但精神振奋,著述不辍。在一九六五年《全宋词》新版之后,又有《全金元词》、《宋词纪事》、《唐宋词简释》、《元人小令格律》和《词苑丛谈校注》等著作相继问世,蜚声词坛。更值得称颂的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唐先生完成了这部约四百万字的《词话丛编》的重订增补工作。目前,北京中华书局正在排印。即将问世。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词学发展史上,金陵端木采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可惜,关于端木采的作用与影响并未引起词学界的足够重视。叶恭绰《全清词钞》选端木采词三首,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和于在春《清词百首》仅选一首,张伯驹、黄君坦《清词选》和沈轶刘、富寿荪《清词菁华》则未选端木采的词作,刘毓盘《词史》亦未曾论及端木采。  相似文献   

5.
<正> 《强制执行学》是诉讼法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其所依托的强制执行法,属于程序法范畴,因而《强制执行学》也属程序性质的法律学科。“强制执行”一词,从其字义上讲,包括刑事、民事、行政强制执行。但由于刑事  相似文献   

6.
张炎《词源》是晚宋最为重要的词学专论,在"清空"、"质实"、"骚雅"、"意趣"等原创词学范畴中,"骚雅"是对南宋以来尚雅之风复炽现象最为直接的理论回应,也反映出苏轼、辛弃疾之后,词坛在趋时通变背景下出现的以江西诗学为核心、以诗为词的风格转型。在江西诗学与两宋特别是晚宋词学词风的交叉视野中,可以从诗骚以来的诗教传统、清刚峭拔的诗境格调、"活法"建构的诗性语言三个层面看到江西诗学对"骚雅"词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唐圭璋先生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其编纂、笺校、疏证,汇释诸端,淹贯古今,考镜源流,“多息前人之争,祛来学之惑”,硕果累累,誉满学界。然而,他不仅仅是一名学者,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词人,留有精妙的例作。对此,笔者撰《评<唐宋词简释>》一文在评介其词学思想时曾稍及之;本文则拟通过对其主要词作的评析,并结合其词论,初步描画其词作艺术的大体轮廓。  相似文献   

8.
《法律科学》2012,(5):22-22
由陕西省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大编辑记者协会副理事长、陕西电大中华词学研究室主任、西安诗词学会会长、陕西省诗词学会顾问、陕西诗词界杂志社主编、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月人高级编辑编选的《月人自选词三百》今年6月由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词论》,词学界普遍认为作于北宋。但“北宋说”论据不足,现有论据及论证过程有错误之处。《词论》应作于南渡后,理由是:《词论》力斥“亡国之音”,与南渡后的社会背景合拍;“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等语,似为南渡后追记之辞;《词论》所标榜的“五音”、“五声”、“六律”、“清浊轻重”等,在北宋末年才逐渐完善;《词论》出于《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而不是前集;北宋后期,苏黄是非常敏感的话题,李清照身份特殊,此时不太可能写作针对苏黄的《词论》;《词论》可能是针对南宋词坛的现实而发。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人间词话》对姜夔、周邦彦、吴文英的批评,与其建构以五代北宋词为典范的境界说密切相关。但王国维的这一初衷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学术史中,被朱光潜、唐圭璋等为代表的学者所忽略,而吴征铸则是少数能从清代词学的发展轨迹来体察其用心的学者之一。王国维的词学从破晚清模拟、雕琢的词风中建立起来,故极具反叛性,这种反叛特性与后来以胡适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理论不谋而合,王国维因此而在新文学中被视为重要的奠基人物。他的创作也大体呼应着理论,用普泛性的哲学之思与五代北宋词的自然神妙相结合,开创出填词之新途。其价值值得充分估量。  相似文献   

11.
梁朝昭明太子(箫统)所辑《文选》,是今存最古的一部文学总集。书成之后,随着习《文选》之风的兴起,对《文选》的注释和研究等,也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文选学。注释、广续、校勘、评点之书并出,门分类别,汇为大观。清朝安徽绩溪胡绍烘(1792——1860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律师探源在我国古代,律师一词原本为佛家语,是指熟知戒律,并且能向人解说的人。“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 (《涅槃经·金刚身品》)律师一词也用于道家修行的品号:“道家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 (《唐六典·祠部郎中》,律师学意义上的律师,是从律师的本意引申出来的。律是法令、法  相似文献   

13.
词体声律既受词乐的制约、包含音律的映射,又继承、发展了诗文格律而富于汉语言的内在音乐性。词体声律学即有关词体声律的学问或学科,包括词乐、词调、词律、词韵、词唱法研究等版块。与词律、格律、声调等习用概念相比,词体声律更符合词体体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更符合词体发展的历史轨迹。词体声律学的建构,具有修正词体学理论体系,统合词体研究文献,推动词学研究回归文本、面向当代等多方面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伍罗德·威尔逊(1856—1924)作为美国现代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奠基者,其行政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国会制政府》和1887年发表于美国《政治学季刊》上的“行政学研究”一文。特别是在那将被视为现代行政科学开山之作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中,威尔逊提出要研究国家行政管理、建立行政科学,并对行政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提出了设想。本文拟从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行政学的目的和任务、政治与行政的关系、行政学研究的方法以及行政监督等方面对威尔逊的行政思想作一梳理,以期对我国的行政学理论建设和改革实践有所启发。 一、进行…  相似文献   

15.
张元干《芦川归来集》现通行本为十卷,诗词文合刻,其中词三卷。考诸南宋时张元干文集刊刻经过,知诗文集与词集原是分刻别行,而词集二卷刊行在先,诗文集十六卷刻印在后。考之如下: 一、词集为其子张靖所裒集,刊刻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前后,名《芦川居士词》,福建甫田蔡戡为之作序。蔡戡《定斋集》卷十三《芦川居士词序》云:  相似文献   

16.
对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的探索与开拓─—评宋英辉著《刑事诉讼目的论》陈瑞华刑事诉讼目的是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范畴。近年来,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刑事诉讼目的问题日益引起法学界的关注。中国政法大学宋英辉博士在其新作《刑事诉讼目...  相似文献   

17.
张炎词学理论的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词学研究极崇豪放,故为豪放词风大力张扬的王灼、胡寅等人的理论观点也被人们反复引用,高度肯定。相较而言,南宋末年张炎的《词源》,由于偏重艺术形式创作规律的探寻一则受到相当冷落。我们认为,艺术研究囿于门户之见,是不利于客观地认识某种艺术形态及审美价值的。文学有着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人们的审美认识也不可划为一律。因  相似文献   

18.
周邦彦被誉为集北宋词之大成者。前人在探讨清真词艺术技巧的同时,对他词境的特点也多所论述。张炎说:“美成词浑厚和雅”(《词源》),陈廷焯也说:“美成规模较大”(《白雨斋词话》),王国维虽然在《人间词话》中对周词多所贬抑,但在《清真先生遗事》中却也不得不推举清真词“博大精工”的境界。要弄清楚清真词境浑厚这一特点,必须  相似文献   

19.
清代词学的复兴与文人游幕密切相关。伴随文人游幕的踪迹,清词率先在江南得以复兴并由此传播到全国各地。在清词从江南到岭南的传承绵延中,宜兴词人万树起到了重要作用。清初重要的词学论著《词律》作于万树游幕时期,他一生填词五百余首,是其游幕生涯的真实记录。与其同时,共事于同一幕府的众多江南幕僚文人,政事之余,赋诗填词,谱曲论文,万树、吴棠祯、吕黍字、来集之等大批江南词人追随两广总督吴兴祚的宦迹从江南到福建、到广东,他们的幕府唱和直接推动了清初岭南词坛的空前繁荣,万树是清词复兴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20.
最近读了蔡义江、陆成侯同志分别发表的《稼轩词论两题》、《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两篇论文(以下简称“蔡文”“陆文刀),深感他们对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这三首脍炙人口的词篇(以下只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