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群体性突发事件严重地挑战了我国政府的执政能力,有必要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研究,建立起相关的应急机制。因此,本文在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怎样以最有效的方式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处置成为目前热议的话题,能否使用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卧底侦查措施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取证,本文对卧底侦查措施的概念及适用范围以及能否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适用卧底侦查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法院的正常工作秩序,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司法机关的形象。文章首先对突发事件和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分析,明确界定六种法院系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外在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司法警察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反映。本文在探讨当前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基本概念的同时,结合罗伯特·希斯的4R危机管理理论对群体性事件预警与处置的前、中、后期出现的问题进行缩减、预备、反应和恢复管理分析,提出了完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与处置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云南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成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云南当前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要构建和谐云南,确保云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心安定,就必须对云南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及预测,研究预防对策,制定预警机制,从根本上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我国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不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且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极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本文致力于分析民族地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及诱因,为民族地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提供理论基础,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徐凌 《法制与社会》2012,(12):137-139,14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和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部分群众权益难以得到切实全面的保障,群体性突发事件开始增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当前我国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面临着管理理念、决策体系、运行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的现实困境,需要完善政府的危机预警机制、群众利益表达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司法保障机制。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政府科学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各个阶层的利益表达和维护机制,制度化资源严重缺失,导致社会矛盾尖锐,群体性事件频发。本文在认真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此类事件应坚持的原则,有效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建设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突发事件在现代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有其发生的必然性,它源于利益冲突,起于社会融入困境,是特定社会群体权益无法有效实现的体现,是特定社会群体与特定社会结构的对接关系障碍的反映。其社会后果的严重性,社会代价的严峻性,必须使之得到有效治理。以政治途径为主,坚持"秩序优先"的原则,在现代国家建设和现代社会建设两大主题之下,克服政策上的发展导向和民生导向关系的偏颇、均等化的制度供给不足、体制性的"以官治官"、"对上负责"、追求"政绩工程"内生治理机制的缺陷,以制度供给与微观的议题化治理的双向互动、上下互动,建立系统治理架构,实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及预防处置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严励 《政法学刊》2000,17(1):39-42
文章提出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多发性、利益性、非政治性、渐进性、多变性的特点,指出要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九大机制,即领导机制、工作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信息网络机制、减压机制、预警机制、预防机制和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囯经济经历了世所罕见的高增长,最近十年更是?至肆轿皇脑龀ぁH欢庵指咴龀ぴ诖?造巨大财富、增强了国家实力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群众利益长期受损而得不到补偿,干群关系紧张、利益诉求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缺失等问题导致政府与民众的矛盾日益尖锐,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频发埋下了隐患。本文将结合一些典型的群体性事件对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经济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呈明显上升态势.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过程中,只有对事件发生的机理和不同的类型有清醒的认识,掌握和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把它作为政府的一种常态管理,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和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3.
麦伟宁 《刑警与科技》2008,(19):126-129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应急移动图像传输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在处置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事件等公共安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应急移动图像传输设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它能将现场图像实时地传输到卫星车、指挥车或者各高点基地站接收后,再上传至指挥中心;这时,在指挥中心或者现场指挥部就能实时监看到现场的图像,及时了解重大突发事件的实时状况,为各级领导进行及时的指挥决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土地征用、城建拆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对社会和人民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如何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好群体性突发事件.不仅是各级政府工作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人民调解工作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公安边防部队作为武装警察的一部分,在边境地区和口岸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任务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它在部队处置此类事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政治工作,需要从任务特点出发,着力抓好思想教育和处置预案,全方位开展政治攻势,做好战后经验总结和调节工作。发挥公安边防部队在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过程中的政治工作威力,可以进一步保证处置任务顺利完成,必须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魏琪 《政法学刊》2012,(4):88-93
外国人群体性事件是指参与主体(或参与主体中比例较高)为外国人的群体性事件。可以将外国人群体性事件概括为维权型、政治背景型和突发事件型等三种类型。外国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既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国际影响和国际关系。每个国家对境内的外国人群体性事件所选择的处置模式,都源于这个国家的政府对该类事件的认识和态度。因此,我们在处置外国人群体性事件时,应当以国家主权原则为基础,遵守国际法,并照顾国际关系和国际影响,应对外国人群体性事件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处置程序,并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相关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7.
正群体性事件是指,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耦合群体,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以语言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来表达诉求、争取权益、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的事件。在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群体性事件曾有不同的称谓:上世纪50—70年代,一般称为"群众闹事"、"聚众闹事";80年代以来,曾先后称为"群众性治安事件"、"突发事件"、"治安突发事件"、"治安紧急事件"、"突发性治安事件"、"紧急治安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等。很长一段时间内,官方对群体性事件的解释框架主要是"别有用心的坏分子+不明真相的群众"。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在国内外新形势下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进行区分。群众闹事属于人民  相似文献   

18.
杨建平 《法制与社会》2013,(14):196-19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转型,各类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攀升,已逐渐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突出问题。本文试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以新的理念和视角对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发生机制及应对之策做出分析,探讨通过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来实现群体性突发事件有效治理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的县级政府在预防农村群体性事件方面有着很多先进的经验,对广大内陆省区基层政府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某县开展田野调查,梳理该县2010年至2016年所发生的较典型的群体性事件,主要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并进行数据统计,揭示出该县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态势。然后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出该县维稳工作开展较好的主要原因,包括建立健全了社会矛盾排查工作机制、调处社会矛盾工作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龙婧 《政府法制》2008,(24):16-17
党员议事会定性为,对居民区“群众性、社会性和公共性”事务、群体性突出矛盾和突发事件等的讨论、咨询、协商、建议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