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而中国传统"和"文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本文论述了传统"和"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新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强调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片肥沃土壤上形成的,尤其是湖湘文化中"民为邦本"和"圣贤豪杰之特质"的思想对毛泽东形成了深刻的文化心理积淀,而这种文化心理积淀也成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传统思想资源和养料。深入挖掘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湖湘文化的地域特征,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0)
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内核,中国的孝文化之"孝"最本真的含义便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生命价值的追寻。通过对传统孝道文化与生命教育内在一致性的文献综述基础上,深入分析传统孝道文化视野下重生、孝亲、治平、道德精神对生命教育的研究现状,以期从这四方面着手提高当前生命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吴永 《理论导刊》2007,(12):35-37
陈独秀早期的中西文化评判尽管对传统文化批评甚多,带有"舍中求西"的情感倾向,但他并非要全盘否定和废弃中国传统文化,而是主张借鉴西方文化对之进行合理改造,以便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五四新文化的时代背景来看,陈独秀的评判基本上是客观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轨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向危机。  相似文献   

5.
"实用理性"——对中国传统文化"实践理性"误解的辩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学理论》2008,(22):48-49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界有一种倾向是以康德的"实践理性"对其进行解释,但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成长土壤,"实践理性"不足以作出恰当的诠释。本文力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找到其确切的界定,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背景中寻找"实用理性"的因素;并通过对比分析"实用理性"、"实践理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证明"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思想在自身性格上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选择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选择,离不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而我们的选择,中国未来的文化,既不可能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型推进,或西方文化的整体移植,也不可能是中西文化的简单拼凑,而只能是两者的“化合”,是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创造性整合。“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孙中山全集》7卷第60页)文化选择首先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如何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又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催生新文化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勤、廉、仁、俭作为传统官德的重要内容,不仅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现实状况所决定,且与儒家文化的浸染有着密切关联。从文化生成角度看,"勤"源自传统集权制的客观需要,"廉"肇端于政治主体的角色期待,"仁"是作为传统政治道德的核心价值而存在,而"俭"是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美德,它们构成传统官德的应有之义,共同维系着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平衡。深入理解勤、廉、仁、俭的内涵及其关联,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传统的官德文化,而且对于当前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腐败文化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看,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思想来源有五重维度。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内政治文化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之"基",革命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之"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之"体",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党内政治文化之"本"。对这五重维度的考察,回答了党内政治文化"从何而来"的问题,为深化党内政治文化研究、把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展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5)
企业文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着种种挑战。而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够建立起极富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周易》为主要文本,通过解析《周易》各卦所蕴含的丰富人本文化内涵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企业文化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从政者正己修身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且具有强大生命力。将修身作为从政的基础性工程中国文化传统历来注重修身对立身处世和从政的基础性作用。《礼记·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明德"路径,并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强调的也都是通过修己来实现"安人""安百姓"等目的。孔子还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