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海底区域内活动正处于由勘探阶段迈入开发阶段的关键时期。各国都在依据国际法加快相关国内立法。我国是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既得利益者,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区域"先驱投资者,需要在双重身份下使得本国利益最大化。我国于2016通过了《深海法》,填补了我国深海底资源勘探开发相关立法的空白。本文对《深海法》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并提出了合理的完善建议,对于促进我国该领域国内立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段涛 《理论探索》2006,(4):147-149
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中的效力和适用是国际法理论和实践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法律一般都承认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中的效力,但同时还存在着如何在该国国内法中适用国际条约规则的问题。对此,虽然理论争议很大,但在各国实践中,解决方法大体相同。我国在实践中虽然已形成了自己的解决方法,但仍存在宪法性规范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际法和国内法的规定分析非法干扰行为,准确界定"非法干扰行为"的内涵和外延,是完善非法干扰行为立法的前提和基础。对非法干扰行为的内涵缺乏统一的认识、非法干扰行为多元立法以及国际法向国内法转化存在的问题等成为制约我国民用航空非法干扰行为立法完善的主要因素。完善我国民用航空非法干扰行为的立法,首先要明确非法干扰行为的法律内涵,其次要加强非法干扰行为系统化立法以及立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政府间国际组织在一国国内享有相应的特权与豁免。与国家主权豁免不同,国际组织豁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职能必要理论,这不仅体现在有关的国际法文件中,也体现在国内法中。国际组织在内国法院的豁免权问题,具有国际、国内双重性质,涉及到国际法在内国法的适用问题。同时,职能必要也是内国法院判定国际组织豁免权的重要标准,多数国际组织在内国法院一般享有绝对豁免权。  相似文献   

5.
李文沛 《理论探索》2012,(4):139-141
国际劳工标准在我国的适用立法,指的是由我国特定的立法主体,依据一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认可与变动国际劳工标准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问题,是国际法对国内立法影响的具体体现。国际劳工标准在我国适用立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立法方式上,采取"转化"还是"纳入"的方式,缺乏统一规定;在立法主体上,存在立法主体准备不足,参与力度不够的问题;在立法内容上,国内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相比仍显粗糙。进一步完善国际劳工标准在我国的适用立法,需要在立法方式、立法主体、立法内容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6.
朱泓宇 《学理论》2013,(15):103-105
国际条约是国际法最重要的渊源之一,大量国际条约的存在构成了国际法体系的基石。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间的交往日渐频繁,我国所加入的国际条约日益增多。在适用条约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条约与本国法规定相冲突的地方。因此,研究国际条约在中国的适用问题,既是国际交往的需要也具有理论上的实际意义。旨在研究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的法律规制以及具体案例,并对我国立法不完善的地方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如果将世界贸易组织称为"经济联合国"的话,那么世贸组织协定就是该"经济联合国"的"宪章".世贸组织协定是当今世界上多边贸易中最为重要的国际公约.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方,必须要按世贸组织各项协定(国际法)来修正自己的国内法.我国"入世"已是必然,现在应对照世贸组织的法律框架及各项制度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对国内立法、执法、司法等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8.
面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问题,世界各国结合本国实际采取了立法、制定政策措施、开展全民教育等一系列办法,借鉴世界各国经验,是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犯罪后为逃避打击和惩罚逃往国外的犯罪分子日渐增多,我国政府和司法机关相继开展了跨境追讨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重点突出,追逃、追赃并重,手段多元化,多层次追逃法律体系并存的特点,但也存在国内法和国际法冲突凸显等问题。这些现象,既是我国转型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我国灵活务实的追讨政策和立法现状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应建立在各国认可的有效规则基础上。拥有国际法话语权,通过对"一带一路"相关议题的设定和规则制定,提供和制定更多合理有效的国际法规范,更有利于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的构想。由于历史、文化理念以及传统思维的影响,中国在国际法话语权的话语内容、话语平台及话语反馈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国应该创新话语内容,加强话语平台的利用和建设以及增强话语反馈积极效果,以此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1.
郭静静  张春 《学理论》2009,(9):116-117
本文重点分析了国际贸易中平行进口和强制许可的法律基础,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上进行了探索,也从我国的立法中寻求依据,为我们实施平行进口和强制许可奠定了其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国际社会为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而制定的反洗钱法律文件,因国际反洗钱法律适用主体的有限性以及各国反洗钱法律规范内容上的差异性而收效有限。为有效预防和打击国际洗钱犯罪活动,应尽快推进反洗钱国际刑事立法的统一,加强国际间刑事司法协助,完善金融服务及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3.
宇声 《瞭望》2004,(28)
7月7日,日本政府开始在东海中日双方有争议的海域进行海底资源调查。这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日本无视两国关系大局和东海地区的稳定,擅自在该区域进行海底资源调查活动,这种行为不但违背了国际法准则,而且将影响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日本政府此举违背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其一,日本政府就东海海域划界问题违背了国际法准则。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定的“大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6)
结构性国际政治资源是指在国际体系的不同层次、领域中,那些能够对国际社会的相关领域产生重要性、实质性影响,有利于实现行为体自身的战略目标和利益诉求的位置和空间。目前中国可以开发的结构性国际政治资源主要存在于地缘政治层面、国际体系结构层面和大国互动的动态资源层面。在对可供开发的结构性国际政治资源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开发结构性国际政治资源对中国的意义,并提出了开发的措施建议:加强周边区域整合,提供国际经济领域的公共产品;加强制海权建设,实现蓝色"海洋梦";发挥国际体系维护者和协调者的作用;合理处理与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立法和司法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刑事立案程序中存在的弊端,并对其程序的独立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现行立法的不合理导致在立案阶段侦查机关采用侦查手段和强制措施的非法性,同时也是司法实践中不"破"不"立"现象的一个成因.在考察了国外相关立法之后,建议取消立案程序,代之以相对简化的初步侦查步骤,将其纳入侦查大程序之中.  相似文献   

16.
黄静苛 《学理论》2012,(14):93-94
非立法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制定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的行为。这类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广泛,问题频发,亟须规制。在现行法律和政治制度中,对非立法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是可能和必要的。借鉴国外的制度设计和国内的理论研究,对我国构建相关的司法审查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而言,统筹科技资源意义重大,关乎到经济区能否持久高效发展。目前经济区内科技资源的统筹工作存在着诸多现实困境,通过地方立法规制的途径可以对其予以规范化治理。既有的地方立法在基本属性、具体形式和主要内容三大维度之上都存在不足之处。基于改善地方立法现状、解决立法现存问题的出发点,地方立法机关须从立法的区域协同性、"规范倾向"性以及可操作性三方面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地方立法的基本理念进行科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而言,统筹科技资源意义重大,关乎到经济区能否持久高效发展。目前经济区内科技资源的统筹工作存在着诸多现实困境,通过地方立法规制的途径可以对其予以规范化治理。既有的地方立法在基本属性、具体形式和主要内容三大维度之上都存在不足之处。基于改善地方立法现状、解决立法现存问题的出发点,地方立法机关须从立法的区域协同性、"规范倾向"性以及可操作性三方面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地方立法的基本理念进行科学设计。  相似文献   

19.
公民投票是当今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一种制度.以往中西方学术界按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了不同的类型划分,其中在国外最典型的是李帕特分类法和伦尼分类法.这些划分方法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局限性.为此,根据公民投票所依照的法律规范是国际法还是国内法将公民投票划分为自决性公民投票和民主性公民投票两种类型,并就两者的区分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15年伊始,美军舰机频繁闯入中国南沙群岛相关岛礁附近的海空域,遭致中国军方强烈反制。美军此举出于钻国内法与国际法空档、利用南海争端充当"重返亚太"的战略支点、企图在南海得分以挽回在叙利亚危机中尽失的颜面、争抢军费等的考虑。对此,我国不妨从构筑21世纪中国海洋战略、完善涉海法律法规、积极建设"蓝水海军"、整合海上执法力量、普及海洋知识、洞悉游戏规则等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