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吴为 《统一论坛》2020,(1):21-23
2019年是台湾地区选战年,台湾政局主要围绕2020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执政陷入困境,但通过大肆操弄"反中拒统"、香港事件,转移执政不彰焦点,谋取选举私利。国民党面对东山再起的有利客观形势,未能及时做好内部整合,一度陷入被动。岛内"台独"分裂活动猖獗,美国加大介入台湾问题,增大台湾政局复杂性。台湾社会虽然受到民进党当局制造两岸敌意对抗的影响,但主流民意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改善经济民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台湾"立委"选举是在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下进行的.由于民进党误判形势高额提名、台湾民众对政治失望投票率低、激进"台独"路线不得人心,选举结果仍维持朝小野大格局,即民进党执政国亲两党制衡.这一结果打击了激进"台独"势力,让中国大陆、美国和亚太地区有关国家松了口气,解除了两岸立即摊牌的近忧,有利于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稳定.但岛内与两岸之间仍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未来发展仍存在着变数.  相似文献   

3.
李平 《两岸关系》2023,(1):43-45
<正>2022年是台湾地区选举年,岛内政局主要围绕2022年底的“九合一”地方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执政陷入困境,丑闻弊案频发,该党试图在地方选举中打“抗中保台”牌,但未能奏效,岛内“讨厌民进党”的民意情绪持续累积,最终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岛内政治格局呈现蓝营“地方包围中央”之势,国民党士气大增,但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2023年,岛内外各方势力将围绕2024年“大选”展开激烈博弈,台湾政局将更趋动荡。  相似文献   

4.
2001年12月1日,攸关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向的台湾第五届“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成为“立院”第一大党,但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的“泛蓝军”仍超过“立院”225席的半数,总体实力仍优于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组成的“泛绿军”。这一结果表明,陈水扁操控岛内政局的筹码有所增加,但台湾局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2001年12月1日,攸关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向的台湾第五届“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成为“立院”第一大党,但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的“泛蓝军”仍超过“立院”225席的半数.总体实力仍优于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组成的“泛绿军”。这一结果表明。陈水扁操控岛内政局的筹码有所增加,但台湾局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2021年,台湾政局内斗博弈激烈,政治乱象频出,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持续谋"独"挑衅,制造两岸敌意对抗,在岛内为谋求一党政治私利,持续打压政治对手,同时施政问题凸显,遭到民意反弹。岛内在野政治力量围绕疫苗、民生、经济等问题加大制衡民进党。  相似文献   

7.
章蓉 《两岸关系》2009,(2):9-11
2008年台湾政局出现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一年来,蓝绿双方围绕民意代表和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场重要选举、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主导权以及陈水扁家族贪腐案展开激烈攻防。年内,政党再度轮替后的岛内蓝绿政治实力对比发生重大逆转,执政8年的民进党沦为在野党,国民党实现了“全面执政”。重新执政后的国民党面临内外各种不利因素,虽掌控大局但步履蹒跚;在野后的民进党连遭打击,“台独”势力遭受重挫,岛内社情民意出现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8.
缥缈的命题     
《台声》2015,(4)
<正>摘编自1月30日台湾《中华日报》民进党中常会通过提前进行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初选,顿时令岛内政坛硝烟味更加浓烈。此次选举关乎未来岛内政局走向,两岸关系则是影响台湾整体走向的关键因素。观诸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日前就两岸交流立场首度提出的"三个有利、三个坚持",再次显现出其对于两岸政策仍未改缥缈务虚的调性。自1986年民进党创党以来,其面对两岸关系立场始终处于"混沌理论",举凡相关论述或政策都以零碎片断呈现,未能组构成完整的体系,致使所谓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6,(4)
正2016年1月16日,台湾举行第14任"总统""副总统"暨第九届"立法院"的"二合一"选举,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胜国民党朱立伦308万票,当选新一届台湾领导人。朱立伦选后请辞国民党主席。由于主张"台独"路线的民进党重获执政,岛内蓝绿政治版图全面异位,选后的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势错综复杂。此次选情,折射出了当前台湾政治生态的某些特征,台湾政局演变的一些态势,以及两岸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月16日,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民进党也首次在立法机构赢得多数席次。岛内媒体和专家学者纷纷对这次选举作出分析和解读,期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不要因为岛内政局变动而发生变化。选举不是对两岸关系的"公投"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的国民党在这次选举中惨败,一些别有用心者据此宣称,这是台湾民众否定  相似文献   

11.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揭晓,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连任,民进党在立法机构获得过半席位。海外华侨华人关注着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变化和台湾将何去何从,更加感到台湾问题的复杂和岛内政治舆论环境的诡异。这场选举,民进党蔡英文为争取连任,用尽一切卑劣手段,主导一场不公不正的肮脏选举。这也是20多年来,李登辉"两国论"、陈水扁"一边一国"以及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12.
蔡玲 《台声》2019,(10)
<正>民进党自2016年上台"执政"以来,施政荒腔走板,两岸关系恶化,岛内经济沉沦;相反,大陆惠台政策深得岛内民心,台当局的"恐吓牌"已经失效。民进党"执政"不为台湾民众福祉着想,一味地玩政治,骗选票,那么,台湾民众一定会在下一场选举中用选票对他们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5,(2)
<正>2014年底岛内地方"九合一"选举以民进党的大胜而告终,不少观察家认为岛内形势及政局发展似乎对民进党重返"大位"变得相对有利,但角逐岛内"大位"之役远比地方"九合一"之战要复杂得多,所涉层面也更为广泛。对于民进党而言,大陆政策依然是其能否重返"大位"的关键"最后一哩路"。如果民进党刻意无视现实,不能提出令岛内民众真正有感的两岸政策,最终对其重返"大位"的冲击和挑战是不言而喻的。岛内地方"九合一"选举中民众用选票对国民党的施  相似文献   

14.
刘佳雁 《台声》2002,(1):14-16
2001年底的台湾“立委”、县市长选举尘埃落定,民进党成为台湾“立法院”第一大党,国民党失去了长期主控“立法院”的地位,第一次参选的亲民党和“台湾团结联盟”大有斩获,新党几乎全军覆没。国民党和民进党在23席县市长选举中各分获了9个县市,其他政治势力分据了其他5个席位。岛内政治格局的这一新变化,不可避免地将对今后台湾政局产生重大影响。选举结果并未改变岛内民意结构台湾这次选举结果直接攸关朝野各政治势力的实力消长,并继而奠定它们未来几年在岛内政坛上的地位,故岛内6个主要政党和无党籍势力无不倾全力投入选…  相似文献   

15.
吴师 《两岸关系》2015,(1):39-40
<正>2014年11月29日,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出炉,22个县市长中,国民党获6席,民进党获13席,无党籍获3席,蓝绿政治版图呈现逆转之势。针对选举结果对岛内社会形态和政局走向的影响,台湾学者表达了不同观点和见解。国民党应加速改革台湾历史学者武之璋认为,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大家都寄望马拨乱反正,把台湾带向一个正常社会。没想到  相似文献   

16.
刘红 《统一论坛》2013,(1):11-14
过去的一年,台湾政局不平静。马英九连任成功,国民党掌握了岛内政局发展的主导权,但亦面临批评之声不断、执政成绩不明显、改革措施不力等诸多困境。民进党逐步走出败选阴霾,展现了最大在野党的雄厚实力,但重返执政仍面临诸多结构性挑战。岛内政党格局仍然呈现国、民两党对决状态,第三势力发展不易。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在台湾岛内经常成为极具争议的人物,从2014年上演"关说案",到2016年被台湾劳工人士打倒在地,都话题十足,颇为外界诟病。由于柯建铭是民进党的重量级大佬,位高权重,因而虽然屡屡出格,却总能"化险为夷"。但台湾舆论认为,柯建铭若继续恃权自傲,罔顾岛内民意,未来恐终将被傲慢吞噬,被台湾民众无情地扫地出门。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6,(2)
正最近,美国又对台进行军售,这一举动无助于台湾地区安全及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也会阻碍两岸关系发展;两岸热线电话正式启用,标志着两岸联系机制迈出了重要一步。2016年台湾"大选"落下帷幕,国民党惨败,民进党狂胜,岛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台独"没有和平军购不保稳定2015年12月16日,奥巴马政府正式通知国会,批准总价值达  相似文献   

19.
台湾政局形势多变,乱象不断,波澜迭起。岛内蓝绿对峙加剧。执政的民进党深陷贪腐危机,民怨沸腾,全台“倒扁”的巨大声浪,表明民进党当局已失民心,日趋孤立。然而,民进党越孤立就变得越顽固,凭借操纵故技统“独”议  相似文献   

20.
正近来,民进党当局大造"疫苗谣言",诋毁大陆新冠肺炎疫苗和接种工作,诽谤大陆"阻碍疫苗售台",企图转移岛内对其获取疫苗无门、"政治防疫"破功的不满。民进党当局自导自演的这场闹剧,再暴露其说谎成性、顽固"反陆"的本质。一、民进党当局炮制的"疫苗谣言"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随着大陆疫苗接种工作的有序开展,部分符合条件的大陆台胞已经完成接种,这与岛内迄未取得疫苗形成鲜明对比。民进党当局不以台湾民众健康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