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十分重视学习精神的培养和内涵的阐释.因此,耻感文化是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习精神的文化根源和内核,而儒家学习精神更以耻感为内在动力,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5)
耻感意识对于人的存在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耻感意识淡化甚至错位问题。本文以社会转型为研究背景,以"最美现象"为研究视域,通过对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的调查,评估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的境遇与成因,探讨"最美现象"视域下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建设的理路。  相似文献   

3.
耻感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也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要素.耻感教育作为一种心理和文化途径的统合体,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维度.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割裂和耻感教育的缺失、转型期社会道德评价和规范标准的混乱、高校治理过程中某些不端现象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当代大学生耻感淡化,道德现状令人堪忧,耻赙教育的回归势在必行.在私德教育、公德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中,高校应采取开放、互动、柔性、内化的模式,将耻意识的培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耻感的心理和文化机制转化为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建构工具,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优秀的大学生公民.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我国传统社会"私学"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对教师观、学生观、师生观及知行观等诸多领域都有所思考,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既对传统社会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对现代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孙金钰 《学理论》2010,(17):75-77
依据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充分肯定并论述了"知耻"在治国兴邦、催人奋进、提升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价值。从以利国为荣,以害国为耻,进而阐述了知耻的科学内涵,对何者谓"耻"有了广泛的共识,改变人们从无耻、不知耻的蒙昧层次,由事后知耻的层次,成就事前知耻的最高层次;从知耻而后勇中提升道德品质,这一重要环节正是人性复归的途径。实现这一途径应做到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内在省悟与外在促进相结合;二是耻辱认知与实际行为相结合;三是物质条件与道德教化相结合,使之有效地快速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孔子和老子分别开创了儒、道德性思想先河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仁之德"和"道之德"为其特色的孔、老德性观,不仅代表了中国德性文明发展的两大历史趋势,而且在彼此融摄中共同维系着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传统与主干。新形势下,认真解读两种德性观的内涵,在思想"原点"的比较中探索它们在核心概念、主体价值取向和德性养成路径上的差异性,传承和弘扬以"社会伦理"见长的孔子德性观和以"自然伦理"见长的老子德性观,无论对于当代社会公民道德素养的提升,还是对于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乃至两种文明的和谐与进步,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改革乡村教育,并为后人留下丰厚的教育思想。其乡村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教育改造乡村社会,以纠正现代学校教育与中国农村社会的脱节。其中,陶行知就"农村教育旨在为何"这一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形成了其"为农"教育目的观。本文从认识论层面分析陶行知先生"为农"教育目的观的理论内涵,从农民、农村、农业三个层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32)
随着反腐倡廉实践的深入推进,挖掘孔子廉政思想的内涵及其价值启示尤为迫切。廉政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升华部分,是孔子对其德治思想、教育思想的最好注解,是实现其德治梦想、教育梦想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观、秩序观、义利观、社会观、政治观共同构成了孔子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廉政文化建设应充分挖掘孔子廉政思想的深层次意义,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廉政文化氛围,从道德观的引导、秩序观的建立、义利观的抉择、社会观的形成、政治观的践行等方面多角度进行宣传、教育、预防,从而打造出符合中国文化特点的廉政文化。  相似文献   

9.
"生态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潜在利益和长远利益,更好地享用自然和享受生活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含丰富的生态德育思想:天人观体现了以自然为导向的生态德育思想;义利观体现了人品识别和利益分配的生态德育思想;和同观体现了知人善任的生态德育思想;荣辱观体现了知耻奋进的生态德育思想;身令观体现了为人处世的生态德育思想;上下观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生态德育思想。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德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凤凤 《学理论》2013,(24):230-231
文章阐述了杜威"学校即社会"观点的主要内涵,并分析了这一观点对我国现代教育目的观的可借鉴之处以及不合理之处,得到一些启示来促进发展更加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即教育目的观的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平衡;教育目的观取向应灵活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目的应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1.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用道德和政治解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忽略和消解了孔子关于君子培养的资格和政治规范的平等内涵,致使"有教无类"和君臣等级成为一个矛盾而缺乏系统分析的问题。这一论调更是在西方现代平等思想研究者的论述中得以进一步强化。溯本清源,可以发现,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社会已经逐渐形成了社会平等的结构。孔子以"性相近,习相远"论述了人的自然平等和机会平等,并以教育活动为基础实现等级有序的比例平等。同时,通过"正名"思想论证角色义务的平等,保证治国理政者不敢胡作非为。孔子的平等思想对后世具有制度化平等意义的科举制度的建立有重要影响,对现代社会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制度平等的实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2,(1)
民生"三感"是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而提出来的民生建设新目标和评价改革新标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情怀。民生"三感"内涵丰富,虽各有侧重,但却是一个有机整体,存在着内在逻辑。在新时代,民生"三感"的提出影响广泛而又意义深远,从理论角度上看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观,而从实践角度上看则有利于推进新时代民生建设的步伐、助力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3.
秦朗 《学理论》2011,(15):44-45
孔子建立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的仁爱观,这种仁爱观发展至宋明理学时期,即形成了"理一分殊"的仁爱观,而这种仁爱观在理学奠基人之一张载的重要著作《西铭》中有着集中的体现。文章将对这种"理一分殊"仁爱观作以浅析,以正方家。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化解由社会成员的不公正感等价值原因导致的社会矛盾?中共中央从价值层面和政策制度层面为解决我国社会价值矛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视角: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仅科学阐释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内涵,而且提出要将科学的社会公正价值理念贯穿到党和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督等每一个环节,并营造出公平的社会环境,以提高社会成员的公正感,进而消除产生社会矛盾的价值根源。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独到见解,孔子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教学经验总结了大量的教育规律。从教育目标、教师标准和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及方法等方面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探讨孔子教育理念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耻感是人在外界事物刺激下内心产生的羞耻感受。中国古人将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形成耻感文化,用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实践,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刘苑 《求知》2007,(10):10-11
荣辱观是中华传统伦理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几千年以前古代先哲们十分重视做人做事的荣辱是非标准。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苟子认为,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宋代的王安石说:“所荣者善行.所耻者恶名”,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做人一定要有廉耻之心.他们十分痛恨丧失廉耻感的人,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认为没有羞耻之心是最大的羞耻.这样的人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不知耻者,无所不为”。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04,(3):4-5
早在2000多年前,著名思想家孔子就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以行政手段引导民众,以刑罚来整顿、约束民众,虽然可以使民众暂时免于犯罪,但却无法使他们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就会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自觉地端正自己的行为。孔子的主张启示我们,道德自觉与法律约束相互联系,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9.
贺兰英 《学理论》2013,(14):336-338
"以人为本"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教育观和培养"以病人为本"职业观;"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着"敬畏生命"、关切人类命运和宣扬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和谐稳定不仅需要制度保障,同时也需要伦理支撑。孔子从历史传统、血缘关系和生活中情理这三个向度出发,构建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体系。仁学这一伦理体系把伦理规范与人的心理欲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道德模式,起着协调和规范人们社会生活的作用。深入分析和汲取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对于弥补现代社会极端的个人主义盛行、私欲膨胀等所造成的道德落寞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