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学理论》2017,(5)
弗洛姆在弗洛伊德个体无意识理论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吸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思想,构建了社会无意识理论,以心理因素与经济、政治因素相结合为出发点,创造性地分析了社会无意识的产生机制,在精神分析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向中极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弗洛姆是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致力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我异化现象,从中可以研究他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的基本思想。所以《健全的社会》是研究弗洛姆人的异化思想的重要文本,对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理论前提,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全面诠释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解放,它是对西方人本主义传统的批判性继承,其实质是以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目前,在引导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各种思想理论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产生及其内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指导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指导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有益于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爱的理论是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爱是具有创造性和成熟性格的人的一种能力;爱的本质是"给予";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形式,但所有爱的形式都包含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等基本要素.当代西方的社会结构和西方文化导致了西方社会爱的异化和爱情衰亡.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综合",有其合理因素和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5.
冯旺舟 《学理论》2024,(1):24-27
“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界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围绕“超越资本主义”的理论主题“,政治马克思主义”构建了“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是在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社会运动和当代西方左派思潮的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政治马克思主义”的“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理论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近代西方学者的财产理论、当代西方左派学者的现代性思想等。“政治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围绕资本主义起源、全球化、民族国家和国际关系、超越资本主义等问题展开了论述,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这有助于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也对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社会独特的社会思潮,其发展历程中表现出两个显著特性:理论包容性与理论批判性,这两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包容性体现为:一方面,以"前马克思"时期思想成果,解释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以当代资产阶级思想成果,补充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性则突出体现为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和现代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吴继锋 《学理论》2013,(33):323-324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新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倡导心理学以积极为研究取向,是当代心理学最新进展之一。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文章在探讨近年来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校辅导员应如何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实效。  相似文献   

8.
二战以来,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诸如中产阶级壮大、客观阶级归属与主观阶级认同之间不一致以及微观政治兴起等一系列新变化。与之相联系,西方社会思想空间否定或所谓超越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思潮不断泛起。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础上,深化对中产阶级与中间阶级之间关系、客观阶级归属与主观阶级认同之间关系、阶级政治与非阶级政治之间关系的思考,对于拓展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研究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3)
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鼻祖,对卢卡奇思想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阵地。国内学者对卢卡奇思想的研究呈现出一定的特征:研究的成果颇丰富,但质量有待提高;研究的形式从政治性的批判逐渐转向学理性的研究,但形式有待多样化;研究的内容从单一化逐渐转向全面化,但深度有待加强。学者对卢卡奇思想的研究应加强互文性的研究,增强问题意识,进行理论创新,坚持世界模式,从而深化对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柴婷婷 《学理论》2008,(8):62-64
人是什么,是近代哲学一直追问的问题。而在现代西方关于人的问题研究中,弗洛姆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一个,他自称自己的人性论超越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使人学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际上,他仍把人的本性看成是天生固有的东西,把人的社会性排斥在人的本性之外,从而在根本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抽象的人性论的基础上,远未迄及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高度。马克思的人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实现了由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哲学变革。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0,(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的产物,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属性,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新中国建立70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不动摇,突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属性;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一脉相承,明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时俱进,彰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国特质。  相似文献   

12.
黎家佑 《学理论》2012,(14):39-40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日益加剧,一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走上了探索马克思生态观的理论之路,其中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坚持从经典文本出发,系统清晰地梳理了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思想,重构出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10)
良心观在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思想构架中独具特色,是其人性观及道德心理分析路径在伦理学研究中的理论延伸和拓展。其人道主义良心观蕴含了西方道德文化的高度主体性和现实批判精神,具有一定的理论特色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4.
王晶晶  朱梅 《学理论》2014,(9):46-48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的形成具有丰富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财政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的直接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财政观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民族形式,西方财政思想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三个代表”思想对工会工作的统揽和指导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贡献、新发展,“三个代表”思想高层建筑、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结构科学,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思想是新时期治党治国的理论和行动纲领,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  相似文献   

16.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实现思想理论建设科学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相结,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新精神与实践品格的统一,是思想理论建设科学化的重要经验。提高思想理论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地位,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推动以人为本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全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主要有十个方面的思想和特征:一是注重把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中国化,二是立足于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化,三是大力推动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化,四是创新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五是注重把马克思主义治国理政方式中国化,六是关注把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化,七是高度重视把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理论中国化,八是注重把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方式中国化,九是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十是注重把坚持一般马克思主义指导与坚持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相结合。坚持这十个方面的理论思想,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8.
邓久芳 《学理论》2013,(7):30-32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重要工具。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等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借以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进行文化批判,而且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斗争需要从不同角度发展创新了这一理论,力图概述他们的异化理论,厘清发展脉络,比较同异,评析得失,以便找到一条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克服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方法论上沿袭了卢卡奇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重建,即在方法论上回到黑格尔,"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性。但法兰克福学派在其理论发展中忽视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哲学旨趣和方法上的根本区别,从而导致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只能滞留在一般性的文化审美批判层面,难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变革实践的理论诉求。正是基于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类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理论旨向和研究路径有着根本差异,深刻领悟这些差异是正确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深刻把握实践催生和时代孕育两个思想理论创新的关键要素。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的回应。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深入研究它的理论系统,注重研究其理论主题、核心内容和思想精髓。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表现形式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理论引领功能。它集中体现在发展国家、武装全党、团结人民和凝聚社会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