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琳 《两岸关系》2023,(3):14-15
<正>2022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民进党当局干扰阻挠的不利影响,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仍然克难前行、蓬勃开展,两岸同胞交流交往保持广泛密切。这充分体现,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始终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6年上台以来,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攻击大陆,恶化两岸关系,严重损害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利益。近来,民进党当局为搏2020"大选",不断煽动对大陆的敌意,变本加厉阻挠两岸正常交流交往,欺骗岛内民众,图谋政党私利。  相似文献   

3.
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两岸本应以两岸民众生命健康为重,携手合作,共体时艰,共度难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自疫情爆发以来,民进党当局置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关怀以及两岸民众的生命健康与同胞亲情于不顾。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蔡英文当局不断推进"台独"活动,不断煽动对大陆敌意,挑动两岸对立,严重破坏了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的基础和条件。对此,蔡英文当局扮演无辜"甩锅"卸责,先倒打一耙,声称"不乐见旅游交流受政治因素干扰";再虚情假意,呼吁"透过不设政治前提的沟通化解分歧"。然而,明辨是非的两岸同胞都看得清楚,自2016年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红利就持续流失,究其根源,正是蔡英文当局为捞取选举私利,蓄意挑衅大陆,伤害同胞感情,才导致了包括赴台个人游在内的诸多"两岸红利"流失。蔡英文当局的种种倒行逆施表明,它完全是毁坏  相似文献   

5.
<正>新学年开学伊始,在台湾民进党当局全力操控下,最新编写的"台独"历史教科书已经摆上岛内初高中新生的课桌。尽管舆论沸腾,但民进党当局仍罔顾民意,强行对历史课纲及教科书进行"去中国化"修编,严重撕裂台湾社会,扭曲台湾青年一代国家民族认同,破坏两岸关系发展,引发两岸同胞担忧和谴责。  相似文献   

6.
正近来,民进党当局加紧勾连外部势力对抗大陆、图谋"台独",严重冲击台海地区和平稳定,严重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把台湾一步步推向危险境地。"倚美反中"只会引火烧身,"挟洋谋独"必定玩火自焚,如果民进党当局一意孤行、不迷途知返及早收手,等待它的将是历史和人民的惩罚。一、民进党当局"倚美反中"变本加厉,台海安宁面临现实威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民进党当局误判形势,大肆以疫谋"独"。近来它明显加紧勾连美国反华势力,合谋提升台美政治交往层级,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23)
正日前,台湾多位退役将领前往北京参加大陆举行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不料回台后遭民进党当局打击报复。"行政院长"林全指示研议延长退役将领出境管制年限,并视情节停止退休俸。此消息一出,两岸舆论哗然。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强调,肆意打压两岸同胞交流、煽动两岸敌意和对抗的行径,必将遭到两岸同胞的共同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美国打"台湾牌"力度明显升高,为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分裂势力撑腰打气,阻挠两岸统一、遏制中国发展。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倚美抗中""以疫谋独",肆意在两岸同胞之间制造敌意,严重损害两岸同胞根本利益,把台湾一步步推向危险境地。面对外来干涉及岛内政治势力"抗中谋独"行径,我们必须阐明三点立场。第一,美国"以台制华",遏制中国发展壮大,挑战国际准则和道义,不得人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国际社  相似文献   

9.
<正>年中之际,回首上半年两岸关系历程,一组对比令人印象深刻:一方面,民进党当局拒不接受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干扰破坏两岸民间交流合作,导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严重流失,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遭到损害;另一方面,大陆始终坚决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始终积极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始终真心实意为两岸同  相似文献   

10.
台盛 《台声》2019,(13)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7月2日在应询时表示,台湾主持人黄智贤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主张两岸统一、反对"台独",在《夜问打权》节目中旗帜鲜明宣传这样的立场和主张,受到岛内有识之士广泛肯定。近期,黄女士屡遭"台独"势力无理攻击,《夜问打权》节目也因民进党当局施压而被停播,引起两岸同胞的强烈愤慨。我们对民进党当局的行径予以强烈谴责。黄智贤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主张两岸统一、反对"台独",在《夜问打权》节目中旗帜鲜明宣传这样的立场和主张。  相似文献   

11.
李立 《台声》2008,(4):46-47
民进党当局的“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杜撰所谓“2005年共识”,企图误导台湾民众。对此,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在例行发布会上明确指出:台“陆委会”新闻稿否定“九二共识”,攻击一个中国原则,却妄称唯有以它杜撰的所谓“2005年共识”为基础,“才能逐步建构两岸互信、互惠,稳健推进两岸和平发展进程”,为民进党在两岸协商、谈判问题上寻找出路。这无疑是自欺欺人,是根本办不到的。那么,“九二共识”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民进党当局为何要杜撰“2005年共识”?笔者以为,面对两岸同胞和国际舆论,确有必要还原历史,澄清事实,以供各方辨析。  相似文献   

12.
正《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31条措施")发布以来,各地各部门一直在紧锣密鼓加紧推动落实,很多省市因地制宜出台落地细则,其中不少措施已经产生实效。正如国台办发言人所言,我们推动两岸同胞交流合作的步伐不会停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真诚善意不会改变。然而,民进党当局却置民众福祉不顾,全面围堵"31条措施",徒劳阻挠两岸交流合作。大陆各地密集出台落实细则,台湾当局极力围堵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4)
正两岸目前处于一个"各方不急、先搁着"的观望状态。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蔡英文"520"就职演说,都是民进党两岸政策的重要观察指标,但两岸不确定因素带给民众的预期心理进而拖累现实经济,值得观察。对民进党而言,目前对两岸议题似乎也不急。选前,民进党就对马当局的两岸关系处理方式抱持了怀疑态度,才会以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来放大检视。再说,民进党对两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19)
正9月14日上午10时,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两岸关系何去何从取决于台湾当局的一念之间有记者提问,民进党执政已经超过了百日,您如何来评论民进党当局的大陆政策以及当前和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马晓光说,今年5月20日以来,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中,单方面破坏两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台湾迎来选举年,岛内各股政治势力围绕11月底"九合一"选举布局展开博弈。就两岸关系而言,虽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台湾民意的主流,但民进党不甘于在两岸议题上被逐渐边缘化,仍力图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干扰、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的势头。但整体来看,民进党无法改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将迈向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正纵使有民进党当局掀起的一波又一波打着"转型正义"招牌"去中国化"的浪潮,也不论台湾当局如何口是心非、如何变本加厉、如何数典忘祖,终究改变不了的是两岸同文同种同宗同源的一脉相承,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亲情、乡情、骨肉情;"去中国化"去不掉的是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在他们内心,中华文化永远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更是古圣先贤留给两岸同  相似文献   

17.
自今年1月以来,新冠肺炎肆虐中华大地,大陆人民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和坚强领导下打响了一场惊心动魄又轰轰烈烈的抗疫之战。在疫情如此吃紧,两岸民众生命安危受到极大威胁的情况下,民进党当局竟企图以疫谋“独”,不仅在岛内抹黑大陆抗疫,掀起“反中仇陆”的恶浪,还接连在国际社会冲撞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干扰两岸同胞共同抗疫。当前,大陆抗疫之战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在大陆的坚决斗争和遏制之下,民进党当局以疫谋“独”活动处处碰壁。  相似文献   

18.
黄涛 《两岸关系》2014,(12):17-19
<正>11月10日,中韩共同宣布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已实质性结束,将在今年底前完成余留技术问题的谈判,引发台湾各界关注。马英九当局、国民党称中韩FTA将对台湾经济产生巨大冲击,表示要加快两岸经贸合作,呼吁民进党勿再阻扰两岸协商进程。民进党指责马英九当局夸大威胁,强调马英九当局缺乏规划、黑箱操作才是台湾经济自由化之障碍。台产业界大多表示  相似文献   

19.
已经过去的2014年,"九合一"选举成为台湾政局主线。选前,蓝绿围绕选举提前布局、争夺激烈。由于马英九当局内部整合不力、施政不佳,而民进党趁势强力掣肘,使得马英九当局深陷困境不能自拔。最终,选举结果以国民党惨败、民进党大胜告终。由此,宣告国民党告别马英九时代,进入权力重新盘整期;而民进党则实现世代更替,全面进入蔡英文时代,但两岸政策调整止步不前、"台独"声音再次抬头。一、"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史上最大惨败,民进党实  相似文献   

20.
台情扫描     
《两岸关系》2021,(2):40-41
正民进党当局以强化"民主防卫机制"等为借口破坏两岸交流蔡英文连任后,民进党当局屡屡以建立、强化"民主防卫机制"等为借口阻挠、破坏两岸正常交流交往,1月以来,民进党当局又有新动作。一是污蔑大陆疫苗并拒绝进口。面对台湾民众施打疫苗的迫切需求,台当局一方面苦于无处购买疫苗,另一方面台卫生部门、陆委会等却大肆污蔑、抹黑大陆疫苗,并以"相关法规未开放"为由拒绝进口大陆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