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22,(1):52-5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面对新时代我国乡村社会治理运行中存在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整体治理能力与基层群众综合性需求契合度不够、治理的现实基础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等新问题新挑战,要健全农村组织体系,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坚强支撑保障;增强社会治理主体合力,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坚强体系保障。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社会组织经历了从管控到发展的历史阶段,农村老年协会作为农村社会组织的重要一员,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乐山市车子镇老年协会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中,担任"四大员"参与乡村社会治理,从而使自身拥有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和较强的行动能力。基层政府需要加大扶持和培育老年协会的力度并推动与老年协会的协同共治才能实现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3.
郭小刚 《行政论坛》2009,16(6):76-7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提高农村社会自治功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典型模式——南京侯冲村的做法为解读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抓住新一轮农村改革和中央大力推进社会建设的历史机遇,把培育发展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一个突破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提高农村社会管理能力,完善农村社会化公共服务,提高农村社会自治水平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乡村治理是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加强和改善乡村治理.乡村居民之间普遍的信任、互惠规范和通过乡村组织所建立起来的致密的社会参与网络构成了乡村社会资本,它们既是乡村治理的基础,又是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资源.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乡村大力培育社会资本,以提高乡村治理绩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组织,而农村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农村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农村社会管理能力,完善农村社会化公共服务等方面意义非凡。因此,以我国农村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做出比较全面和客观的分析,提出农村社会培育中所存在的参与成员、培育平台、发展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的、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使农村社会组织茁壮成长,发挥其在乡村建设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培养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意识,实现农村的内源性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一个乡村振兴试点村为例,探讨了以退休干部牵头的社会组织,通过社会力量助推乡村内源性发展的策略和路径。研究表明: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融入-培育-助推”的行动逻辑来助推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具体表现为:社会组织通过融入国家政策体系、地方行政体系和乡村社会体系,引入外源式资源培育农民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和集体行动能力,助推村社实现产业和治理的组织化,推动农村内源性发展。这种发展路径与社会力量不同阶段的助推策略相呼应,且各阶段相互交错,是一个双向非线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力量促进了外来资源引入与内生动力培育的融合,实现了村庄的内源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组织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的研究方法大致可概括为:以田野调查研究农村社会组织;以乡村治理视域研究农村社会组织;以法律视角探究农村社会组织.近代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发生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环境密切.基于此,研究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应该有历史的维度,勇于探索,不断寻找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中介组织发育迟缓,制度不健全,组织运转形式不够规范,稳定性较差,严重影响了"三农"的发展,这必然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为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要遵循农村社会中介组织的特点,注重其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作用,积极培育和推动农村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理论为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奠定了社会网络基础,推动了农村民间组织建立社会信任,促进了农民合作,规范多元主体参与。但是,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网络、信任和规范缺失也影响了治理的绩效。要促进我国农村民间组织更好地参与乡村治理,实现乡村的良性治理,应促进公民参与,引导社会网络良好发展、提高民间组织活动透明度,重拾社会信任、加强农村民间组织立法和制度建设,规范社会资本运行。  相似文献   

10.
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是乡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必然产物,并构成了农村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到农村治理.但农村民间组织在组织内外部环境的约束之下,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发展困境,从而影响了农村民间组织和农村公民社会的成长壮大,阻碍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因而就需要解决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做出对农村民间组织发展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确定后,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高社会组织协同社会治理能力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社会组织是国家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治理职能,但目前无论从外部发展环境还是从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都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为此,要从合作机制、支持体系、运行机制、保障体系、监管体系等五个方面继续深化改革,以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鲁中东村为例,分析了乡村治理中国家权力的见缝插针、国家政策地方规约化以及地方对国家力量援引的运作规则与机制,将国家权力嵌入在村庄的社会结构、关系与规范之中,即基层政权的嵌入式治理。它既加强了国家在农村中的权力,同时也维持与强化了地方性结构与规范,实现国家与乡村社会、国家与农民的有效对接,最终实现国家政策的有效执行和地方秩序的稳定。随着国家能力与乡村社会性质发生双重的转变,当前基层政权的治理机制需要从消极的简约治理、单向度的制度建设中转入积极的嵌入式治理。尤其可以借国家政权从汲取型向输入型的转变契机,将农民对国家的认同进一步提升为国家的治理能力,最终实现基层社会的善治。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组织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各类社会组织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诸如决策不民主、监督机制乏力等治理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并且成为制约社会组织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在理性分析社会组织治理问题的基础上,选择和构建适合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治理模式,既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也是社会组织自身规范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多元化治理模式下,农村社会管理面临治理主体结构失衡、功能模糊、关系失调和行为失范等所带来的种种困扰,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农村社会管理的进步和发展。从共同治理理念和现实国情出发,我国应建立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公民广泛参与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面对多元治理主体间的离散和冲突,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有整合者的担当,通过对多元治理主体价值观念、组织结构、利益结构的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党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在矿产资源型乡村,由于资源开采在过去较长时期内处于粗放式、无序化状态,引发政府干预失度、官商非正式结盟、利益分配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压缩了乡村社会各治理主体的发展和作用空间,导致村级党组织、村民群众、乡镇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治理能力难以适应现代化需求,矿产资源型乡村由此成为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在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提高村民的"三治融合"能力、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以及增强社会组织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乡村治理环境的变化、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运动的发展,我国乡村面貌,乡镇政权,乡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城乡关系的统筹力度都发生了并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在推动乡村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我国乡村治理必须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在今后的乡村治理中,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当控制乡村社会变化的节奏、按照乡村社会的新治理任务的要求建设乡镇政权、提高乡村社会的制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防范乡村社会风险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通过对湖南省四个村庄进行实地研究,窥得其主要风险直接表现在村庄治理、集体经济与事业发展、人居环境改进和村民安全感等方面。研究发现样本乡村治理的社会风险源于村庄空心化造成的人才资源匮乏,外部环境发展形成的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挑战,村民公共事务参与不足加大治理的难度,以及对村干部监督约束的不充分。防范乡村社会的主要风险,优化乡村社会治理,应致力于完善精英人才回流和保持机制、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和事业促进机制、优化党委领导下的乡村治理工作机制、建立顺应时代发展的镇村干部能力提升机制和筑牢涵盖村干部的纪检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17,(12)
<正>乡村治理是现代治理的一种基本类型,是指政府及其他治理主体、依托制度设计分工,领导、调控、服务乡村社会发展的行为及过程,其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1.从治理的主体角度看,乡村社会组织发育程度低,是当前乡村治理的突出短板。长期以来,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被定位为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乡村社会组织的主体性、自治性、自主性并未得到充分彰显。乡村社会组织发育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与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新中国成立迄今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一体同构"、"有限分离"到"有机互动"的嬗变历程。转型期,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关系呈现出复杂的博弈、互构多种形态,要求我们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现实对国家-社会关系发展做出新的解释。梳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脉络和逻辑演变路径,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考察放置在具体的"过程-事件"场域中,引入象山县的"村民说事"乡村治理创新机制,分析我国地方治理中"国家-社会"框架下良性互动相互增权模式,是未来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方式形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挑战.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情况下,社会治理的负担进一步加重.因而,迫切需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社会组织则成为纠正"失灵"的重要载体.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主要有:承接政府的社会服务项目、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充当社会矛盾化解的"第一道防线".然而,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存在先天不足,参与社会治理存在诸多困境,应加强制度建设,破除社会组织发展的体制壁垒;强化分类治理,创新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治理模式;实施增能赋权,提升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推力;助力协同共治,推动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