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临大革命失败的1927年6月,时任江西省农协常务委员长兼秘书长的方志敏面对严峻的形势,在进行了冷静的分析后,主张进行有秩序的防御和退却,准备到反革命势力较薄弱而革命较有基础的赣西南一带农村从事革命斗争。他的想法得到了党组织的批准。就在方志敏离开南昌前的这段时间里,在热心的同志们的撮合和鼓励下,他与缨敏结婚了。缨敏当时是南昌女子职业学校的高材生,共青团员,与方志敏是同乡,由于以前方志敏常去广信旅省同乡会做革命宣传,两人便得以相识并逐渐建立了感情。事实上,在与缨敏相知相爱之前,方志敏曾结识过一位女朋友…  相似文献   

2.
周重礼 《党史博采》2003,(11):16-18
(一) 方志敏同志的夫人缪敏(原名缪细(?),曾化名李祥贞,宋大妹),1909年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缪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她14岁到弋阳淑育女子小学读书,因家庭经济拮据,中途被迫辍学,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在弋阳县小学担任了一年的音乐教师。1926年秋,在老师的资助下,缪敏考入南昌女子职业学校预科班。由于思想进步,她在学校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她便以赤化分子等罪名被反动校长、“AB团”骨干  相似文献   

3.
“红军真是了不起,有个女将叫缪敏,专为穷人杀妖匪,挥舞双枪打头阵,白兵土匪喊饶命……”在闽北顺昌县郭岩山一带,至今流传着这首《颂缪敏》的歌谣,每当老百姓唱起这首歌时,总会眉飞色舞地说起红军女将缪敏(方志敏夫人)当年在郭岩山留下的一幕幕动人故事。挺进桂溪半个世纪前,在黑暗的中国大地上,白色恐怖笼罩着闽北上空。国民党反动派调集10万重兵从四面八方围攻闽北革命根据地。他们日夜追剿红军和游击队,企图一举把红军吃掉。面对险恶的局势和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大规模进攻,我红军和游击队遵循中央的“保存红军有生力量,鼓励群众斗志,…  相似文献   

4.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男女之恋,人之常情”,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年轻时与战友讨论婚姻问题时说过的一句话 是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有自己的爱情,但这种经过革命的血与火洗礼的爱情与资产阶级者的爱情至上主义完全不同,她是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以革命利益为重的。方志敏和缪敏之间没有浪漫的花前月下,他们所拥有的是一份岁月中永不褪  相似文献   

5.
(六) 方志敏在派黄镇中去波阳打探情况后,又写信通知缪敏的父母,安慰他们。 缪敏一家接信后.都为她被捕入狱忧虑不安,老母日夜啼哭,老父急忙托人变卖了几担谷子,凑了一些盘缠,打发缪敏的哥哥缪镇东去波阳探监。 缪镇东通过熟人找到在波阳县府任职的余科长,请他代为疏通。余科长开价400大洋,同意保释缪敏。缪镇东赶紧返回戈阳,将交涉的情况告知父母。到哪去弄这么多大洋呢?无奈,缪镇东只好找到方志敏,将波阳的前因后果叙述了一遍,要求他设法筹集400大洋作为保释金。  相似文献   

6.
朋友,你是否了解方志敏?这里,兹录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员会、江西省人民委员会1965年撰写的《方志敏烈士墓碑文》: 方志敏烈士,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人,生于1899年。志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创建者,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志敏同志任抗日先遣队总司令。1935年1月29日,志敏同志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著,于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英雄气概。志敏同志的一生,是共产主义者的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相似文献   

7.
"红军真是了不起,有个女将叫缪敏,专为穷人杀妖匪,挥舞双枪打头阵,白兵土匪喊饶命……"在闽北顺昌县郭岩山一带,至今流传着这首<颂缪敏>的歌谣,每当老百姓唱起这首歌时,总会眉飞色舞地说起红军女将缪敏(方志敏夫人)当年在郭岩山留下的一幕幕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8.
吴同 《湘潮》2021,(4):57-57
南昌起义的代总指挥是贺龙。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彻底叛变革命,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以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赶到南昌,组成了前敌委员会,准备发动南昌起义。7月28日,周恩来把南昌起义的行动计划告诉了贺龙,贺龙毫不犹豫地说:“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党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周恩来点点头说:“共产党对你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党的前委委任你为起义军代总指挥!”  相似文献   

9.
1927年9月下旬的一天,方志敏第三次来到波阳县城,目的是把藏在县农协负责人汪辰家中的10支枪运回弋阳,为弋横暴动作准备。 这天下午,方志敏在去约定地点的路上,碰上两个拿大枪的县警。方志敏迎面而过,县警盯了他一眼,其中一个觉得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是谁。想了好一会,突然回过神来,对同伴大叫“那个人是方志敏,快去抓方志敏!” 方志敏正走着,忽闻身后人声嘈杂,回头一看,只见刚才遇见的两个县警,端着枪朝他迫来。方志敏见势不妙,扭头就往胡同里钻,左拐右转,跑进了查家巷。他见一家住户的房门正开着,便一头闯了进去,反身闩上门,一边靠在门上喘粗气,一边仔细打量着屋内。这是一间不过10平方米的阴暗潮湿的小屋,一张用砖石砌成的床铺占居了大半个房间,屋内堆放着一堆破烂,一位老大娘正坐在床边整理着。她见方志敏气喘吁吁地闯进来,反闩着门,先感到有些突然,但很快便平静下来。因为自己是一个孤老婆子,家里又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不怕别人胡来。她不去答理方志敏,只顾埋头干自己的活。  相似文献   

10.
1927年春,弋阳县烈桥的大劣绅张念诚因对抗农民运动,被县农民协会押送南昌关进了监狱,这下可把他的老婆急坏了.她连忙赶往省城去向方志敏求情,请他网开一面,放张念诚出狱.一路上她想:方志敏年少时在我家读过书,我和张念诚待他不薄,如同小侄,总不致于不念一点旧情吧.想到这里.她颇为乐观,不时掂掂手中携带的一份厚礼.这天,方志敏正在国民党省党部农民部的办公室里处理公事,勤务员进来报告说,有位弋阳老乡求见.一听说来了家乡人,方志敏显得十分高兴,连忙吩咐有请.不一会,一个妇人跟着勤务员走进门来.只见她五十开外年纪,矮矮胖胖,手里提着一个蓝花布包裹,沉甸甸的.方志敏起身定睛一看,不是别人,原来是自己幼时的师母、劣绅张念诚的老婆.俗话说,夜猫子进宅,准没好事.这婆娘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张念诚坐牢后找上门来,其来意不言而喻.方志敏虽心里不快,甚为讨厌,但还是很客气地让座,并叫勤务员倒了一杯热茶递给她.张念诚的老婆原本想,方志敏如今是省里的“大官”了,有权、有势,想必早已发财发福了.现在穿的用的一定很阔绰.可是当她落坐后,四下一瞧,见这位“大官”的办公室里,同自家厅堂的摆设相差甚远.一张旧书桌,四张旧木椅,仅此而已.再仔细打量一下方志敏,非但没有发福,反而比以前更清瘦了.身穿一件旧  相似文献   

11.
那天是周末,春日的黄昏有新榨橙汁的颜色与气息。老早说好了要和朋友们去逛夜市,母亲却在下班的时候打来电话,声音里是小女孩一般的欢欣雀跃:“明天我们单位组织去春游,你下班时帮我到威风糕饼店买一袋椰蓉面包,我带着中午吃。”“春游?”我大吃一惊,“啊,你们还春游?”想都不想,我一口回绝“,妈,我跟朋友约好了要出去,我没时间。”跟母亲讨价还价了半天,她一直说:“只买一袋面包,快得很,不会耽误你……”最后她都有点生气了,我才老大不情愿地答应下来。一心想着速战速决,刚下班我就飞奔前往。但是远远看到了那家糕饼店,我的心便一沉——店…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方志敏,少年时代就很注重信守节志,陶冶情操。他的卧室里有一幅自拟自书的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洁梅兰优雅志趣、高洁情操全寓其中。在纪念方志敏就义50周年的时候,方志纯(方志敏堂弟)深情地追忆了当年的情景。他说,那天志敏兄手捧刘禹锡的《陋室铭》,一边饶有兴致地评品其中的名言佳句,一边以联语戏称自己的“陋室”是“谈笑尽工农,往来无豪绅”,并说自己也要仿作《陋室铭》。第二天,志敏兄果然拿出了这幅思想和意境俱佳的对联,把它端贴于书桌前墙上,…  相似文献   

13.
1921年秋,方志敏因领导学生开展驱逐校长赵宝鸿的学潮,被江西省立南昌甲种工业学校开除后,随即考入九江市二中的前身——九江同文中学,插入学校旧制中学二年级就读。方志敏在回忆文集中,称他就读的学校为“九江南伟烈学校”,而实际上,据二中校志载:南伟烈大学(又称南伟烈书院)是由“九江同文书院”于1905年改办而来,后因学校的经济困难,于1917年停办后改名为“九江同文中学”。可见,方志敏在九江就读时应该是九江同文中学,而南伟烈学校,只不过是当时人们的一种习惯上的称谓。八十多年过去了,方志敏在此学习和生活的痕迹,还有吗?当我来到昔日…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亲手把邓小平推向前合,并对来访的金日成说:“我不谈政治,由他来跟你谈。”/毛泽东在批评“四人帮”别有用心的“反经验主义”时,往事重提,对邓小平说:“你就是毛派的代表。”/听说邓小平主持会议批评了江青,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呀!就是要斗她一斗。  相似文献   

15.
1927年6月初,继“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汪精卫一步步与蒋介石合流,江西的朱培德随之撕下革命的伤装,开始全面“清党”、“清共”,“礼送”共产党人出境.南昌城里大街小巷到处搜共通共.方志敏被划入“礼送”之列.方志敏受省委派遣,离开南昌城,来到吉安乡村开展农民运动.面对日趋严峻的革命形势,方志敏对革命事业的赤诚之心一点也未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愈加坚定.他一面带领农民进行减租斗争,一面四处活动与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之国民党当局的严厉镇压,一次次尝试难见成效.于是,他决定返回弋阳老家,继续开展革命活动.8月中旬的一天,方志敏整装启程.他取道鄱阳,沿江而下,直奔万年石镇,准备从这里再经珠山、盘岭穿越三县岭回弋阳,“重起炉灶,重新干”.在船舱里,方志敏无心浏览两岸美丽的景色,专心思考着日后的斗争策略.一想到即将掀起革命狂飚,想到穷苦人民即将起来投身革命的情景.不禁心潮起伏,低吟起工农大众爱听、爱唱的那首歌:“从前是牛马,今天要做人……”船划出鄱阳湖.驶过饶埠,进入道港.这时船舱里进来几个商人模样打扮的人.只见他们东张西望,探头探脑,象猎犬在寻找猎物似的.船舱里的气氛骤然紧张沉闷起来,使人感到压抑.方志敏隐约听到有人低声议论:“听说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16.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烈士在江西南昌下沙窝慷慨赴难,英勇就义。1955年,中共中央作出寻找方志敏遗骨的决定。在刘少奇同志的直接指示下,江西省成立了以方志纯(方志敏的堂弟,省委、省政府领导人之一)等领导组成的方志敏遗骨调查小组。由于方志敏烈士是被秘密杀害的,一直找不到可靠的线索。直到1957年春天,江西化纤厂在南昌下沙窝破土动工了,一天,挖地基时突然发现一堆骨殖。  相似文献   

17.
在长征路上,在陕北窑洞,周恩来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留着长胡须。是因为没有时间刮吗?诚然,时间对于当时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来讲是极其宝贵的,但周恩来留长须却另有原因。1927年,蒋介石在叛变革命时对周恩来说:“在黄埔时,我是校长,你是政治部主任。现在,我是总司令,你还是来当政治部主任吧!”周恩来立即说:“我劝你还是跟革命走吧!假如你把我抓住了杀我的头,我跟共产党走的意志还是不会变。你要靠国民党发家,如果我们把你抓住了,我就把胡子刮掉!”从那以后,周恩来一直留着长须。有人不知其缘由,…  相似文献   

18.
1935年8月,方志敏在南昌惨遭蒋介石杀害,年仅36岁。毛泽东得知噩耗十分悲痛。全国解放后,他仍常常叨念着这位杰出的闽浙皖赣根据地创始人、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纯生前撰文回忆道:“毛主席多次对我说过:方志敏牺牲了,很可惜,是王明路线断送了他……”汪东兴近年也撰文说,毛主席常常怀念方志敏,称赞他是“有勇气、有志气而且是很有才华的共产党人,他死的伟大,我很怀念他。” 毛泽东对方志敏的情感何以如此深沉笃厚?翻开历史卷册,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俩不仅仅是一般志同道合的共产党人,而且每当革命的转折关头都具有类同的远见卓识。在大革命的浪潮中,在土地革命的烽烟中,他们志相同,心相通。并肩战斗锻铸了他们的挚情厚谊。 一、在农民问题上, 毛泽东与方志敏早有共识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全国各地涌现了不少农民运动领袖,其中最杰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毛泽东、彭湃、方志敏等共产党人了。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母亲缪敏于1977年7月9日逝世,离开我们已整整40年,但她的音容笑貌仍在眼前,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间,难以忘怀。60年前,一个生活在穷乡僻壤,与寡母艰难度日的年轻人,被国家公安部组织的调查组找到,由生母确认是方志敏烈士在战争年代丢失的小儿子方兰。我,就是那个60年前的年轻人,从此结束了游子的生活,幸福地与自己的生母团聚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演出     
朋友闫患了癌症,去医院复诊时,医生问他:“病人呢?”闫说:“我就是啊。”医生说:“你?你怎么跟没事人一样?”他笑笑:“那应该怎样?灰头土脸、满脸悲切?与其悲观失望,还不如快乐轻松地过好每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