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玉林 《法制与社会》2012,(21):190-191,200
构建科学高效的检察案件管理体系是检察机关顺应司法体制改革、进行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也是检察机关重新审视案件管理性质及职能作用的必然产物。现行的内部监督模式,因其固有的事后监督性、被动性特征,使得内部监督在确保规范执法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对执法办案进行全程、直接、同步、适时的监督。因此,有必要按照案件管理要实现的价值目标,探索构建完善的能够实现其价值目标的案件管理体系,以期实现执法效果与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案件集约化管理是以提升执法公信力为目标,遵循诉讼规律和法律监督工作规律,整合检察机关内部资源,合理分工、优化流程以促进检察机关工作科学化发展的系统化过程,契合了整合内部管理资源与遵循检察规律相结合、全程管理与动态监督相结合和程序监督与实体监督相结合等理念。案件集约化管理在检察管理功能中定位于科学构建案管平台、全面深化内部监督和优质服务检察决策,并可通过整合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职能、设置,整合对外窗口和信息管理等途径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王晋 《人民检察》2013,(19):11-15
案件管理监督职能的履行是由案件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实际运行是否符合已定的工作轨道和预设的工作目标,进行测定并采取措施确保检察机关工作价值目标实现的过程,其监督主体具有代表性,监督目的具有明确性,监督过程具有全程性,监督方法具有权变性,可分为前馈监督、现馈监督、反馈监督,应遵循客观实用原则、及时高效原则、不干涉办案原则、增强工作预测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案件管理改革对于检察机关强化内部监督、保障公正廉洁执法,强化科学管理、提升办案质量,强化业务统筹、推进自身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检察机关统一成立具有独立编制的案件管理部门,履行十项具体职责,通过构建案件程序管理、案件审查督查、案件运行分析评价、检察业务考评指导等案件管理四大运行机制,实现源头控制、全程管理、动态监督、案后评查、综合考评五项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5.
推进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强化内部执法监督,是近年来检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切实提高检察机关的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稳步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及执法公信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探讨案件管理和内部监督关系的基础上,对当前案件管理工作中影响内部监督实效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提出全面整合案件管理职能,强化内部监督实效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强检委会建设和检察自身监督力度 ,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促进严格执法 ,我院1998年年初建立了内部监督机制 ,并于同年4月在办公室设立了内部督查组 ,在检察长的直接领导下 ,对全院各业务部门办理案件情况进行动态的监督考评。从1998年4月到1999年7月 ,内督组共审查案件922件 ,并在执法大检查期间对1997年全院办理的589件案件作了检查。把对检察自身的监督落到了实处 ,也激发了广大干警的工作热情 ,增强了质量意识及责任意识。一、指导思想强化内部监督 ,促进公正执法 ,提高办案质量 ,是内督制度设立的初…  相似文献   

7.
《人民检察》2012,(6):40
为贯彻落实第十三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和《"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更新检察管理理念,创新案件管理模式,构建统一受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督、案后评查、综合考评的执法办案管理新机制,推动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科学发展,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  相似文献   

8.
所谓案件管理,是指检察机关制定办案规程,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等管理职能,创制有利于严格公正文明办案、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的执法环境.确保案件质量的一项综合性活动。[1]最高人民检察院曹建明检察长早在2010年9月就指出“施行案件集中管理势在必行,这是强化内部监督、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机制的建立是检察机关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改革工作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行为更加规范化、合法化,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提升执法公信力。为了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行为,强化检察内部监督,有必要对案件管理机制从法经济学和法理学两个层面进行探讨,以使其运行能确保检察权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0.
解析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机关当前存在着执法行不规范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在加强外部监督的同时,还应着眼于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应以提高案件质量,维护司法公正为目的,在独立审查、全程监督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检察机关内部的案件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实行案件备案审查机制,实现对进入检察环节的所有案件的程序过滤和实体把关。  相似文献   

11.
刁飞腾 《法制与社会》2014,(10):295-296
刑事诉讼法修改从文本层面完成了对刑事检察理念、程序规则的重塑与设计。而刑事检察规则执行机制则是刑事诉讼法修改所确立的刑事检察理念与程序规则得运行实施重要保障:一是从内部监督与管理层面,以案件管理中心为平台全面推进刑事检察执法规范化建设;二是从对外执法办案层面,以执法办案为中心,努力协调处理好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辩护人、代理人、公安机关、法院的关系,推进刑事检察工作机制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加强案件质量管理机制改革是满足人民群众期待、规范自身执法行为,深化检察体制改革的需要。案件质量管理机制改革,应遵循诉讼规律,按照监督评估与办案相分离、全程监控与重点监督相结合、质量状况与考核问责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专门的案件质量管理机构,从流程管理、评估机制、质量标准等角度建立完善案件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办案是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能的最重要途径,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由于检察机关传统的案件管理模式存在的管理职权分散、监督缺位、信息反馈滞后等弊端,严重影响了检察职能的发挥。在探索建立符合发达地区检察工作实际的新型办案模式的过程中,案件管理中心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案件管理机制在提高办案效率与质量、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充分满足群众司法需求、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方面,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宓洪波  刘猛 《法制与社会》2013,(31):142-143
实行案件集中管理,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举措.发挥案件管理部门的内部监督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强化内部监督工作,要积极探索监督途径,正确处理协调各种关系,履行案件管理职能,更好地促进执法规范化,提高办案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层检察院要建立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机制,首先要强化办案流程管理,推进办案规范化运作机制的建立,其次要强化案件监督工作,确保案件质量机制的完善,第三要强化检务效能监察,健全制度执行的约束机制,第四要强化监督网络建设,落实监督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6.
拓展内部监督工作领域,要以推进检察改革为契机,准确把握检察人员执法档案的价值定位;以规范执法行为为重点,客观记载执法办案的业绩表现,强化执法档案的管理与运用。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通过受理和办理控告、申诉案件,是其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第一道和最后一道关口,直接体现司法的首要价值取向——公平正义。本文认为控申检察应以强化内部监督,体现检察监督的救济功能和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检察权的运行虽然有内外监督多种方式,但总的来说缺乏一种贯穿检察权运行全过程,对执法质量、执法程序进行全程监督,能有效预防、发现和纠正问题的机制.在这一背景下,案件监督管理机制应运而生.本文认为通过设立案管件监督管理部门控制案件的进出口,对案件的进展及流向实时跟踪,以及对案件质量进行考评。从办案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进行动态的监管,是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提高检察机关执法效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龙庆军  袁剑 《法制与社会》2012,(20):178+180
本文在阐述检察执法公信力的内涵、意义及其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以某县检察院的司法实践为例,重点论述了检察机关把提升队伍素质和执法作风建设、强化内部监督、接受公众监督、扩大检察宣传等方面上升为执法办案必须遵守的制度,以此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提高检察执法公信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案件管理是检察管理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方面,检察案件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检察机关办案效率,提高办案质量,进一步提升执法办案规范化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加强对案件管理机制的创新探索是检察机关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