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融(公元79-160年),字季长,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他出身于外戚仕宦家庭,是东汉开国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侄孙,其父马严曾任将作大匠,因此他年少时便有游学从师的条件。他幼年受学于著名经师挚  相似文献   

2.
班超,字仲升,古扶风安陵人,是东汉一代名将。他为开通中原与西域封闭60余年的联系通道,以壮岁之年,慨然出使西域达30余年,涉险历难不计其数,但每每被他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3.
《三国志》记载了一位年轻时足部受伤致残,后来成为大将军的残疾人事迹,这个人的名字叫留赞。留赞是会稽长山(今浙江金华境内)人,字正明,生于公元182年,卒于公元255年。留赞生活的年代,正值东汉末到三国鼎立这一纷乱时期。东汉末年,外戚、宦官擅权,政治极其腐败,民不聊生。公元184年,也就是留赞出生后的第3年,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很快被镇压,但却沉重地打击了东汉政权。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牧守和豪强大族如袁绍、曹操、孙权、刘备等,先后乘机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连年争战不止。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人,也纷纷投身到这场斗争中,以求施展才能,建功立业。留赞年轻时在官府中当差。在一次作战中,他的足部受了重伤。因为没有及时治疗,伤处溃烂,久久不能愈合,等到渐好时,伤处的筋肉竟长成一团,无  相似文献   

4.
班固美学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固是东汉前期声名赫赫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虽然没有写下专门的美学著作,但在他撰集的《白虎通义》、《汉书》以及《两都赋·序》、《典引·序》和《离骚·序》等著名序文中,对文艺美的本源以及文艺批评的标准等问题,都有所论及。他的美学观作为东汉一代官方美学思想的代表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因此,研究他的美学观,既有助于了解东汉期间美学思想斗争的概况,也有助于了解东汉的文坛艺苑歌功颂德之作泛滥成灾的历史背景。本文不揣浅陋,仅就班固的文艺本源论、文艺批评标准观作以下探讨,以就正于专家学者。(一)“神明生道德,道德生文章”——文艺本源论  相似文献   

5.
《春秋》2016,(4)
正在我的老家山东省金乡县西南部有个鸡黍镇,鸡黍镇在东汉时期称范庄,是东汉大臣范式的故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范式和张劭的"鸡黍之约"而改名为鸡黍。一首先说说范式。范式字巨卿,东汉山阳郡金乡人。他年轻时,游太学为诸生,以后登上仕途,曾任山阳郡功曹、荆州刺史、庐江太守等职。范式为官清廉贤达,重友情,讲信义,是当时很有威名的大臣,  相似文献   

6.
任利伟 《求索》2007,(8):208-211
本文以时代思潮与学术思潮的互动为视角,对东汉易学的发展作一前申后沿延的勾勒,并对东汉易学发展阶段进行评述。东汉易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谶纬思潮笼罩下的今古文易学;学术整合下的易学分途;经学与政治相互游离下的易学多维延展。只有对东汉易学“局部的放大”.从宏观角度切入,其在易学史、学术史上的特色才能更加凸显,因而对最终受时代与学术思潮的推动而发展、转型的东汉易学演进的认识亦会愈加深入。  相似文献   

7.
小资料     
语出《后汉书·班超传》。东汉人班超,有一次,奉命出使西域,进行抗拒匈奴的联络工作。他到了鄯善国(今新疆一带),起初该国国王对他很热情和尊敬,后逐渐怠慢起来。班超经过了解,知道这是匈奴派使者来进行挑拨离间的原因。于是班超马上召集同来的三十六人计议,如何应付当前的危险处境。他向大家讲了“不入虎  相似文献   

8.
蔡锷与孙中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锷与孙中山□尚明轩“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①1917年4月12日在长沙举行蔡锷国葬典礼,这是孙中山所寄送的挽联。孙中山用东汉著名军事家班超、马援作喻,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时期受人瞩目的风云人物蔡锷。蔡锷和孙中山二人,一属梁启超为代表之资产...  相似文献   

9.
夜读《后汉书》,看到李膺一节,不禁击节叫好:真英雄也!李膺,字元礼。东汉大臣。河南襄城人。初举孝廉,屡迁青州刺史、渔阳太守、蜀郡太守。因为他为政清廉,执法严厉,对贪官打击无情,所以每到一处任职,总有一些  相似文献   

10.
谁发明纸?     
纸是谁发明的?过去,大家都以为是东汉(公元二五——二二○年)和帝元兴元年(公元一○五年)蔡伦发明的。似乎早成定论。人们根据五世纪范晔《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除正史外,东汉曹延、延笃等人的《东观汉纪》、唐欧阳询的《艺文类聚》、徐坚的《初学记》等书,也都有大同小异的蔡伦造纸之说。后人为了纪念他,曾给他造庙塑像。  相似文献   

11.
东汉时期,汉与匈奴不再是民族矛盾的主要方面。分布在凉州刺史部各郡的羌人,与朝廷不断出现矛盾冲突,汉羌民族关系成为东汉王朝民族矛盾的主要方面。汉羌之间的矛盾冲突,给东汉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的危害和损失。产生汉羌民族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东汉政府没有认真理解羌人的社会文化和民族特性,护羌校尉绝大多数官员在具体治理羌人的过程中采取以武力治理为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衡(公元78年—139年),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北)人,东汉学者、科学家、辞赋家;曾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他淡泊功名、喜好宁静、不善交往、无意升迁,毕生致力于天文历算、机械制造、绘制星图和地动仪研制等,均属首例,且有科研专著问世。张衡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居住在今滇西的哀牢王类牢率其部族与东汉王朝发生了战争。受东汉王朝召募,邪龙县(今魏山)昆明夷首领卤承率部众打败了哀牢人。卤承因此被东汉政府封为“破虏傍邑侯”。关于“破虏傍邑侯”这一封号,一般人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王宏道先生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三期发表的《关于哀牢与昆明及濮的关系和族属问题》一文认为,“破虏”指的是“破敌”,“邑侯”指的是一种爵位。卤承打败的是哀牢人,故封号应当是“破虏哀牢邑侯”,以“傍”取代“哀牢”,说明“哀牢”人也称“傍”人。又根据清代著名语言学家钱大昕所提古代轻唇音与重唇音不分的结论,认为“傍”应读如“濮”,哀牢人应当是濮人。在作出上述推断后,王先生认为哀牢人与昆明夷的这次战斗在一定意义上是公元一世纪作为今南亚语系佤崩语支各族的先民与作为今藏彝语族彝语支的彝族先民的一次战斗。我个人认为对“破虏傍邑侯”作这样的解释并由此认为“哀牢”人即“傍”人,亦即“濮”人的理由并不充分,还可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东汉安帝时期,有位很有名望的大臣叫杨震,他为官廉洁,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四知"的佳话。杨震(?——124)字伯起,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县东)人。他幼年时就死了父亲,同母亲相依为命,靠租种别人的土地过日子。虽然家境贫寒,他却好学深思,读了诸子百家很多著作,拜当时著名学者桓郁为师,向他学习《欧阳尚书》,终于成了一位知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当时的读书人对他十分推崇和敬重,称他为"关西的孔夫子"。杨震常年客居在河南湖县,以耕读为乐,招生授徒二十多年。这期间州郡长官曾多次聘请他出来做官,都被他称病婉言谢绝了。很多人劝他说:"先生年岁大了,如再不应聘做  相似文献   

15.
不畏强御的陈蕃李宏陈蕃(公元?-168),字冲举,东汉时期汝南郡平舆人。历任县令、太守、大尉、太博等职。一生为官清正,刚直不阿。他所处的时代,正值东汉末年,宦官当政,操纵朝中大权,专横拔扈,争权争势,残害忠良。搞得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当时的陈蕃,不满...  相似文献   

16.
毛玠,字孝先,东汉末年陈留郡平丘县(在今河南省长垣县)人。年轻时曾为县吏,以清廉公正著称。曹操任为丞相后,毛玠曾任东曹掾,与崔琰共同主持选举人才的工作。他所推荐任用的,都是清廉公正之士,而对于那些虽有盛名而品行不端正的人,他始终不推荐。他以生活简朴为准来要求官吏,因此,天下之士无不以廉洁自励,即使是贵宠之臣,车马服饰也不敢过度奢侈。曹操赞叹说:"任用都能象毛玠这样的人,使天下的人都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那么,我还有什么事可做的呢!"曹操的儿子曹丕在称帝前任五官中郎  相似文献   

17.
王符为东汉著名思想家,终生未仕,著有《潜夫论》10卷,遍涉政治、哲学、法律、经济等领域。在经济思想方面,王符把经济失序作为东汉中晚期政治、社会及边防乱象之根本,以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为立论基础,针对当时风政提出了他的经济主张———富民为本,强调富民应当作为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一、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因何以富民为本  相似文献   

18.
上下雷同并非福古意东汉初年,有一个名叫任延的官员被派到武威(现在的甘肃武威)去当太守,汉光武帝刘秀很关心这件事,亲自接见了任延,并且告诫他说:"你要好好地听顶头上司的话,不要失去了他对你的好感。"任延听后神态严肃地回答说:"忠于职责的人不应顾虑个人的...  相似文献   

19.
崇尚清廉,历来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从政美德,不少有识之士,出淤泥而不染,为官清正,廉洁奉公,从而获得了种种美名,在青史上传为佳话。悬鱼太守东汉官吏羊续,为官清廉,在庐江任太守时,属下府丞送了几条鲜鱼给他,他再三拒绝不成,便命人把鱼悬于屋檐下。没过几日,府丞又送来了鲜鱼,羊续就将所悬臭鱼及鲜鱼命人送给了府丞,以明其志。此举被人们传为美谈。因而羊续就有了“悬鱼  相似文献   

20.
《前进》2018,(10)
正鲍宣,字子都,西汉末年著名谏臣。他的生年不详,卒于公元3年。作为一名汉室忠臣,两千多年来,他的坎坷人生和感人事迹被广为传颂。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专门为他立传,载入《汉书》之中。今天,如果我们要想了解鲍宣为人处世和为官从政的亮点,还应从后人对他较为独特的称呼说起,那就是他籍非上党,却被后人称为"上党鲍宣"。"上党鲍宣"所称有因史料记载说,鲍宣的籍贯是渤海高城(今河北盐山东南),但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