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0年12月,作者对张家港市公安局提供的一张载有张家港市近年来跨地域、流动人员作案的案件现场指纹光盘展开了查对工作,指纹中心,要求协助比对,12月12日,比对人员认定光盘中编号为1400050714的现场指纹与指纹数据库中0000021010号档案指纹一致,据此结果从而查破2000年5月17日发生在张家港市城东某盗窃案是南通如皋丁堰乡嫌疑人李万江所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指纹自动识别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在指纹的查询中,显示出了快捷、准确的特点,为认定犯罪嫌疑人发挥了有效作用。然而对变异指纹的查询中仍需要对所查询的指纹进行细致分析,综合判断。在一次专项战役中,我们把近年来久侦未破的沉积案现场指纹重新入库,查询比对,破获了一批案件,其中两例变异指纹的查找、比对、认定,让我们在实际比对操作中得到了启示,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借鉴的作用,介绍如下:案例1 1997年9月15日,某市新文化街发生盗窃案,现场提取的一枚箕型纹指纹重新输机、编辑、对稳定的特征点…  相似文献   

3.
1案例案例1:2001年2月24日,本市某小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现场勘查时,由现场出入口南阳台窗户下框,用炭黑刷显提取箕形指纹一枚。经指纹档案库检索出马某的指纹材料,比对时发现马某左手拇指个别特征分布与提取指纹基本相同,但是中心花纹左上角存在着差异。综合现场情况分析,差异的存在主要是犯罪嫌疑人在攀爬过程中,手指用力和移动使遗留指纹发生了局部变形所致。并不影响两者的同一认定(见图1)。图1嫌疑指纹与样本指纹比对案例2:2001年10月28日,本市某小区内发生一起杀人案,一位妇女被人杀死在租住房内。现场勘查时,在中心现场的一个衣橱…  相似文献   

4.
某年5月3日,某小区发生一起人室盗窃案,现场勘查提取指纹一枚(指纹编号:50010546040020100×x×××××)。该现场指纹入库一年半时间,先后有11个单位对该案指纹进行编辑、查询、比对,累计查询21人次,均未比中。次年11月9日,指纹管理中心对该指纹的方向进行调整后发送查询,比中犯罪嫌疑人且候选结果名次为第一名,查中概率为1009/6。此案成功比中引发了笔者的深思。由此对近年来指纹管理中心通过翻查比中的案件指纹,在录入、编辑、查询、比对各环节进行认真的统计、深入的研究、反复的论证,笔者深受启发,其经验教训可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1案件简介 某年8月2日,某派出所干警抓获3名攀爬入室盗窃作案的嫌疑人,捺印3人的10指纹样本送技术室查询比对是否有涉案现场指纹。通过作案手段分析,对辖区内攀爬、破窗的入室盗窃案件现场指纹进行人工初查,初步检索未发现类似的现场指纹。遂又将嫌疑人样本手印扫描入指纹比对系统进行捺印倒查,很快查中某年7月23日,  相似文献   

6.
2000年8月18日夜,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大楼六楼的市政法委监管处被盗。经现场勘查,发现案犯系一人作案,翻围墙入院后至六楼,用插片或尖嘴钳撬门进入办公室,撬开办公室抽屉,盗走掌中宝手机1部,手表1块及现金1万余元。现场提取了案犯鞋印和指纹数枚。正当湖州市公安局全力侦查此案时,8月25日夜,绍兴市公安局大楼也发生办公室被撬盗财物共4000余元案。从案犯的作案手段及现场遗留的鞋印、指纹比对情况表明,上述两案是同一名案犯所为。经进一步搜集同类案件信息,发现衢州市公安局于2000年1月4日夜也发生被盗案,共损失财物达1000余元。经现场指纹比对,与湖州、绍兴两案系同一名案犯所为。  相似文献   

7.
1系统使用使用是出效益的唯一途径,没有使用就没有效益。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加强顺查、突出倒查、搞好串查以及顺查倒查串查的综合运用,对多出效益、快出效益尤其重要。1.1加强顺查顺查即将现场指纹查捺印指纹库,首先是及时比对,把顺查作为侦查破案的必经程序,在甄别有关人员后将现场指纹及时上网查捺印指纹库,以认定犯罪分子,为抓获犯罪分子及时破案提供依据。2000年11月8日夜,某街道办事处门卫陈某(男,64岁)被杀。经勘查在现场提取到案犯指纹。10日即把现场指纹送省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很快认定现场指纹系杨某(男,26岁)所留,并通过指纹文…  相似文献   

8.
当前,犯罪分子跨地区作案已日趋普遍,现场指纹并案成功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多,但只要把握好机会也能打出漂亮之仗.本局技术部门因指纹并案成功而破获了一批跨地区抢劫案,现介绍如下.1 案情1997年10月29日晚本市城厢镇某住宅被抢走现金、手机等物价值近2万元,一名被害人被刺伤.现场勘查,案犯系挖门开锁进入,持刀、捆绑住被害人双手,又用布包住脸部,接着刺人、抢劫.技术员在案犯翻动过的吊柜上提取到汗液指纹数枚,分析该案虽属抢劫却有熟悉、报复的迹象.11月9日抓获一名正在销赃的案犯张××.1997年11月27日晚本省海宁某招待所发生凶杀案,该所值班室被案犯踢门进入,值班服务员朱××被案犯手脚捆绑在椅子上并堵塞住嘴后窒息死亡,劫走现金2300余元,经现场勘查在茶杯上提取汗液指纹数枚.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对本市已破案件中的89枚现场指印进行了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的实验研究,其目的是掌握该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性,丰富相关理论,为该系统软、硬件的升级换代提供基础资料。1实验研究使用的北大方正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3.1版;指纹库共存有各类犯罪嫌疑人指纹的捺印样本52500余人份;89枚现场指印条件各异,并经专家一一比对,认定其均与嫌疑人的指纹样本二者同一;库中存有该89枚犯罪嫌疑人指纹的样本,且其中的18人各存有2~5份共计60份样本。1.1方法将系统对各不同条件现场指印所自动识别的准确率、排列名次与相符特征数予以比较:(1)现场指…  相似文献   

10.
1案件简介 某年12月31日,某信用联社发生一起抢劫、强奸、杀人、放火、投毒、爆炸的特大刑事案件,影响十分恶劣。现场勘查时,在一个已引爆未炸的包裹物上发现并提取到现场指纹一枚。由于某些原因现场指纹照片没有比例尺,想补拍却由于汽油挥发纹线遭破坏,无法将现场指纹录入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查询比对。针对这类情况,笔者采用"线数比例法"将该枚现场指纹录入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分别编辑、查询比对,成功比中犯罪嫌疑人石某。  相似文献   

11.
多波段光源拍摄血潜指纹破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2月24日,某村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现场室内银柜抽屉面上发现指纹,用粉末刷显后认为是陈旧性汗液指纹,经现场多次复验分析,认定系案犯杀人后将沾染血迹的手用水洗后翻箱盗柜时所形成的血潜指纹,分别用普通光及多波段光源拍照提取,得到清晰指纹,成功破案。  相似文献   

12.
1案件资料1980年2月23日,湖北省某军分区教导队枪械库发生一起盗窃案,犯罪嫌疑人分别在枪械库和弹药库盗走“五四式”制式手枪3支,驳壳枪2支,7.62mm制式子弹900余发,手榴弹9枚。现场勘查中分别在被移动过的“五六”式冲锋枪柄上及被丢弃在现场手榴弹的保险盖上照相提取犯罪指印两枚(见图1、2)以下分别称为1号、2号现场指印。2检验2.1计算机自动识别检索2003年3月19日,技术人员对上述现场两枚指纹在指纹库进行常规的检索时,发现连某(男,1961年生,下岗工人,2002年连的十指捺印样本被采集入库)的左手环指和左手拇指印分别与现场2号和1号指印排…  相似文献   

13.
2001年9月2日晚,海城市某村连续发生三起放火案,根据案犯的作案方式和遗留在三处现场的汽油桶,确定三起案件系同一人所为。现场勘查发现赵某家院内的井台边泥土地上有一枚立体手掌印痕,其中一枚指纹纹线清晰完整,并且在手掌痕上方发现一处地面凹陷痕迹。经过分析,认为该枚指纹是案犯放火后逃跑时由于井台周围地面湿滑,摔倒后手掌支撑地面时所留,其上方的凹陷痕迹是案犯手中的汽油桶一角砸在地面上所形成的。结合当时的现场条件,我们对该枚泥土上的立体指纹进行了如下处理:因本地区九月份日间天气十分炎热,为防止因泥土客体干燥而发生纹线干…  相似文献   

14.
1 情况概述 瑞安市公安局自1999年底建立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以来,通过该系统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1,467人,直接认定案件2,693起。其中2001年为284人案件507起;2002年315人案件649起;2003年281人案件431起;2004年295人案件488起;2005年292人案件618起。并在成功侦破数起凶杀案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技术突破作用,凸现科技破案之重要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案犯归案率,于2003年建立北大高科的指纹活体采集自动识别系统,同年10月指纹活体采集自动识别系统安装完毕并开始投入运行,局指纹中心设主服务器、通讯服务器各1台、比对终端8台,面上设20个采集点,  相似文献   

15.
1案件简介某年6月29日,某家属楼被人攀爬入室盗窃9家,涉案价值5万余元,经现场勘查在17—6阳台窗户上照相提取指纹一枚。2检验(1)现场指纹为一残缺指纹(见图1),根据其中心花纹分析判断该枚指纹为右箕或斗型纹,其纹线走向有较明显的搓动,该指纹纹线有变形,在中心左侧有一疑似伤疤。中心上部和右二三角纹线清晰、能找到细节特征19处,具备比对条件。  相似文献   

16.
1997年9月9日,我市中心地段的一幢高层住宅内,一对新婚夫妇死在卧室内,贵重物品被洗劫一空,现场勘查时,在电话机上提取指纹一枚.1998年3月23日,通过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查询该枚指纹时,发现一枚与现场指纹类型一致,同为箕型纹;中心到三角的距离也相近;箕尾周围有8处特征相似的指纹,且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基本吻合;尤其在靠近右三角处出现的褶皱纹都与现场指纹相近.根据比对结果,我们从计算机中调出该枚指纹宿主的详细资料,指纹被捺印人曾因盗窃被判刑,且其作案的手段与该案极为相似.为进一步证实两枚指纹是否一致.从寻找差异点入手,经反复比对,发现两枚指纹在中心花纹左侧有两处较明显的差异;箕口处的纹线流向也存在差异.经指纹专家会诊,认定两枚指纹的差异属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如何利用工具痕迹认定案犯。在利用电脑软件进行认定时不仅要比对现场痕迹和作案工具,而且还要比对现场痕迹与样本痕迹,最后做出科学正确的鉴定,为破案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1 案情简介2 0 0 0年 3月 9日 ,我市某单位发生一起桑塔纳轿车被盗案 ,经现场勘查 ,在被盗车库的锁扣上提取到指纹一枚 ,分析为犯罪嫌疑人所留。此枚指纹系指尖所留 ,范围较小 ,变形较重 ,指位不确定 ,且无中心花纹 ,无左右三角 ,只有 1mm× 0 5mm面积纹线较清晰 ,一组特征较明显。2 现场指纹的检索认定过程将现场指纹利用该系统进行常规性处理 ,系统检索处理后 ,按综合分值的大小选取 5 0枚样本指纹备检。通常情况下能够直接认定的样本指纹 ,其上述指标值都很高 ,位次排列大多在前几位。而该枚送检指纹经计算机处理后 ,其上述指标值…  相似文献   

19.
陈林 《刑事技术》2011,(2):72-72
1案件简介2009年6月份以来,某县城区连续发生多起撬防盗门入室盗窃案,犯罪分子进入室内大面积翻动,涉案价值近百万元,技术人员经过现场勘查,在"2009.12.18"盗窃案中提取犯罪分子遗留指纹一枚(如图1)。在随后的侦查工作中,专案民警抓获了流窜到该县以李某(男、36岁)为首的盗窃团伙,但李某等拒不供述犯罪事实,侦查工作陷入僵局。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0月17日,常州天宁分局送检杀人案现场指印11枚,接到指印后,根据送检方提供的情况,将现场指印分别编为1~11号。并首先对1号较完整的左拇指印进行检索,设定好指位、纹型、中心半径、中心角度后在其中心及右侧选取稳定特征12个,用比对一、比对二进行了检索,未发现相同指印,接着对2号指印进行检索,在其中心上端选取9个细节特征用比对一进行检索,结果排名第一位的4104003619号左食指印与2号指印完全相同。取出4104003619号十指卡用放大镜将卡片上的左拇指印与1号指印进行比对,结果认定(见图1、2)。系统检索1号指印时为什么没有将3619号检出,随后采用比对一、比对二反复做了比对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