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笔者在仲裁委员会秘书处的实际工作中 ,遇到一个涉及中止仲裁问题的案例 ,曾在笔者所在的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引起过讨论 ,很有意思 ,现将自己的思考提出 ,希望能引起有兴趣的同仁的讨论。一、案例简介香港某装饰工程公司 (以下简称香港K公司 )与湖南某大酒店 (以下简称J酒店 )于 1999年 4月 9日签订关于酒店装饰工程承包合同 ,总承包金额为999340 0 0元 ,合同第十四条争议的解决办法规定 :“……如发生争议 ,双方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时 ,双方均可向合同标的物所在地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合同签订后 ,双方在履行中发生争议 ,多次协商均…  相似文献   

2.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格式文本中关于争议解决方式的表述均为:“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下列第_种方式解决: (一)提交_仲裁委员会仲裁;(二)依法向_人民法院起诉。”对于当事人在第一种方式的空白处写明“北京”而未具体选择第一二种方式的情形,发生争议后,当事人往往存在不同的理解。下面的裁定肯定了这种争议解决条款是在“或裁或审”中作出了明确的选择,是有效的仲裁约定,体现了法院探究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支持仲裁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上期答案     
《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哪些?》在我国,劳动争议现行的解决处理方式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1、协商是指争议双方自愿平等的协商解决争议,这一争议的解决方式充分体现了对当事人双方主体意志的尊重。  相似文献   

4.
牛磊 《仲裁与法律》2004,(4):93-103
为方便包括上海在内的华东地区的海运当事人就近将其海事争议提交仲裁解决,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于2003年1月在上海设立了上海分会。至2004年6月,在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成立一年半的时间内,总计受案20件,涉案金额1.55亿,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海运当事人和海事律师的关注,逐渐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于航 《中国律师》2006,(10):68-69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即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其中,协商、调解的适用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愿或依赖客观情况,具有可选择性和不确定性,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而诉讼则是在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情况下才启动,所以,劳动仲裁才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必经程序,在所有解决劳动争议途径中最为直接,适用最普遍。  相似文献   

6.
在涉外经济贸易中,发生争议在所难免,为寻得纠纷的解决,争议双方通常通过友好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而仲裁则是解决涉外经济贸易争议的主要方式。涉外经济贸易仲裁是在自愿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建立我国医疗事故纠纷的仲裁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现行医疗事故民事赔偿争议的解决方式仅有协商、调解和民事诉讼三种 ,不适应现实需要 ,存在缺陷 ,应该建立仲裁机制 ,以期形成医疗事故民事赔偿的多种方式 ,并分流案件。可以设立医疗事故仲裁委员会 ,遵循意思自治、合法、独立公正、一裁终局原则 ,充分保障患者的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8.
被撤销之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潇剑 《中外法学》2006,(3):361-374
<正>当今世界,作为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一种有效途径,仲裁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双方当事人通过对仲裁的选择,便当然地排除了国家法院对其相互争议行使司法管辖权,除非他们提请仲裁解决的纠纷,依照有关法律系属于不可仲裁事项。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国家法院对仲裁根本不能介入。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家法院对仲裁及其裁决是保有某种程度的监督权的。就仲  相似文献   

9.
仲裁与民事(经济)诉讼王彩虹,吕方仲裁,是指争议双方根据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并受该裁决约束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仲裁同民事及经济诉讼(以下简称诉讼)都是在当事人双方发生纠纷并且通过协商的办法无法解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 仲裁是我国解决对外经济贸易和海事争议的主要方法之一。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和海运企业,在对外业务往来中,遇有争议,根据我国政策和贸易习惯,先由双方直接友好协商解决;经过友好协商不能解决时,则在双方自愿基础上以仲裁解决。我国政府对外签订的双边贸易协定中常有仲裁的规定,对外签订的交货共同条件中一般也都规定有仲裁条款。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我国的中外税收协定争议解决机制存在许多缺陷,如相互协商程序没有明确的时间表、相互协商程序缺乏透明度以及相互协商程序不具有强制性等。必须对其加以完善,引入仲裁程序是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可行的方法,我国也应借鉴这种方法,将仲裁程序引入我国的税收协定中,以期更好地解决中外税收协定争议。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0月8日,某物业管理公司以本公司的名义把自己管理均一套房屋出租给王某。双方当事人签订了一份书面租赁合同,约定每月租金200元,租赁期限为12个月,并约定如果将来发生争议,提请仲裁委员会仲裁。房屋的产权人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合同签订以后,才知造此事。双方协商后,房地产开发公司对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的租赁合同予以追认,并以书面形式作出了授权。物业管理公司随后即把追认事宜告诉了承租人王某。由于当时市场上房租普遍下降,不履行合同对王某有利,王某遂以“出租人非产权人”为理由请求仲裁委员会确认租赁合同无效。仲裁委…  相似文献   

13.
证券争议属于民商事争议,当事人除可以自行协商解决、经由调解解决、法院诉讼外,亦可由仲裁机构以仲裁方式解决。与调解和诉讼形式相比,证券仲裁具备专业、高效、经济等特点。美国是现代证券仲裁的发源地,证券仲裁有近180年的历史,已经成为解决证券争议的主要方式。就中国现状而言,对世界上比较完善的美国证券仲裁制度进行整体性研究,借鉴其合理制度,不但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某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甲方)与某乡镇企业(简称乙方)于1986年9月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合同约定:“双方发生纠纷由省专利管理局调解,如有一方不服可到仲裁委员会仲裁”。合同履行期间,双方发生争议,甲方于1990年2月依据合同仲裁条款向某市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后,乙方在规定的期限内未申请复议,却向甲方所在地的基层法院起诉。在诉讼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仲裁是指当事人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通过仲裁解决争议的前提条件是,消费者和经营者都必须同意采用此方式解决纠纷并达成仲裁协议。目前,在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部分设区的城市设有仲裁委员会。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有足够理由不服裁决的,可在收到裁决书六个月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相似文献   

16.
《仲裁与法律》2005,(1):131-133
第一条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原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事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依法组织设立的以仲裁的方式,独立、公正地解决契约性或非契约性海事、海商、物流、渔业争议的民间性常设仲裁机构。  相似文献   

17.
略论我国劳动争议的企业调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目前解决劳动争议通常采取企业调解、仲裁委员会仲裁、人民法院判决的方法 ,而企业调解是原始的、普遍的、常见的。为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 ,本文着重论述如何搞好企业劳动争议调解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南非调解仲裁委员会是根据1995年劳动关系法建立的主要劳动争议解决机构之一。该委员会自运行伊始,即显现出其优越性,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争议提交率过高,处理迟延,委员不称职,仲裁低质量。为解决这些问题,委员会改进了争议解决程序,采取限制权利滥用措施,进行机构改革,大力培训仲裁员,并对雇主和雇员进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的解决办法和途径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Lawsuit)四种。其中,协商解决和调解解决不一定涉及经贸法律。但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则往往必须具体运用国际国内相关的经济贸易方面的法律。这不仅涉及实体法(Substantivelaw)的内  相似文献   

20.
<正> 联合调解是解决涉外经济贸易争议的一种新的调解方式,创始于1977—1979年间。当时中美贸易之间存在两个争议额较大的案件,一是关于棉花迟期交货和拖延派船装运的责任问题的争议,美方当事人提出索赔请求,但双方经过长时间的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最后,美方当事人向美国的仲裁协会提出请求,中方当事人向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请求,两国的仲裁机构根据双方的请求各指定一人作调解员,联合进行调解。最后,双方都满意地接受调解意见。通过联合调解,中美两国仲裁机构还成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