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发现,小学生家庭教育对其校外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家庭教育方面:父母亲对小学生子女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不同,子女所受到家庭束缚的程度也会不同;面对子女和工作,父母绝大部分奉行子女优先原则。第二,校外生活方面:小学生的校外生活还是以学习为主,娱乐时间相对较少。第三,家庭教育对其校外生活的影响方面:父母教育方式对小学生校外生活类型有显著影响;父母期望不同,小学生的校外学习方式也会不同;母亲教育方式对小学生校外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亲子沟通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自编家长版和学生版亲子沟通问卷,对某省会城市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调查,在对家长的调查中发现,城市高年级小学生在沟通动力、沟通能力和沟通评价三个维度上整体状况良好,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亲子沟通有影响,在对小学生的调查中主要发现了沟通存在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3.
亲子教育缺失是指年幼儿童长时期缺失父母抚爱和教育的现象。问题行为是指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2001年暑期,我们对湖南省洞口县、隆回县农村学龄儿童(小学生)的亲子教育缺失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获得了31个教学班、1248个学生的有关资料。调查发现: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亲子教育缺失现象非常严重,高达32%。更令人担忧的是,亲子教育缺失者出现问题行为的几率竟比亲子教育  相似文献   

4.
亲子关系是家庭法的核心,是亲属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亲子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亲子关系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即经历着从家父权威到父母责任、从家族本位到子女本位、从父权优先到儿童最佳利益和从为族收养到为子女收养的脉络变迁.这些变化是与儿童观及儿童的地位变化相契合的.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父母权威占据主导地位,父母权利具有义务性,转而成为父母责任,亲子立法上也偏向于子女本位并坚持儿童最佳利益原则.亲子关系的变迁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儿童及其权利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在影响儿童初级社会化的社会互动中,亲子互动是最主要的一种。亲子互动是指父母与子女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相互影响而发生交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根据库利的“初级群体”理论,双亲与子女组成的正是面对面亲密、频繁交往的初级群体。在这个直接、自然的关系世界里,亲子互动对儿童的初级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首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从家庭方面而言,能够尊重父母、具有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但亲子交流之间存在一定问题;从学校方面而言,具有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向上,遵守规范、富有爱心,但学校教育依然存在忽视德育的弊端;从社会公德方面而言,保护公共卫生,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但在具体行为中依然缺乏小节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在民法上属于父母监护的范畴,其具体内容在学理上虽有解释,但在法律规范的意义上处于空缺。因此,《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行是对父母教育义务内容的填补。与《民法典》父母监护的教育内容不同,《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的父母教育注重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道德教育,在中国文化中属于成人、成才的教育范畴,作为《民法典》监护职责组成部分的父母教育则注重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行为的约束和管教,属于法律上的守法教育;前者旨在通过父母教育产生好的成人、成才结果;后者则旨在通过父母的教育预防和阻止不法行为,避免违法结果的发生;前者追求道德公民的培养目标,后者则是追求合法公民的底线培养。二者的体系关联我们可以从与《民法典》监护人履职原则的关联、与《民法典》教育义务主体的关联、与《民法典》尊重未成年子女真实意愿的关联、与民事法律责任的关联等诸方面考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北京大学550名本科生及其父母的问卷调查发现,从社会化内容看,父母对于自主/独立和遵行/一致两个维度的价值形塑都非常重视,子女对于父母在其价值形塑上的影响,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当我们从子女的角度来看待其社会化过程中价值形塑的社会阶级影响时,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推行的环境下,库因(Melvin Kohn)的社会阶级与子女教养价值之间关系的结论不再适用。  相似文献   

9.
父母与子女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母的个人特质、职业状况、与子女的互动方式等诸多因素对子女的职业生涯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子女的职业观念、职业兴趣、职业探索、职业选择和职业期望等方面的发展入手,总结已有相关研究,分析父母对子女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以及职业辅导工作者、父母在对青少年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和教育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非常关心、重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为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做了许多努力和工作。家庭、学校、社区则共同为农民工子女撑起了一片蓝天。然而,目前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主要面临部分还在民办学校就读,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较少;学习环境差,学习用具缺乏;学习能力不强,学业成绩较差等问题。改善农民工子女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教育资源:农民工主动参与各类学习培训,改善家庭经济、教育状况;学校进行规范教育管理,为农民工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教育环境;公众提高认同程度,为农民工子女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