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成山是大同矿务局云岗矿运输站的青年电工,他热爱矿山,埋头苦干,曾被团中央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王成山成为青年工人的榜样,在百里煤海有了名气,然而在一片赞扬声中,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次,运销站有个工人报工时弄虚作假,想多领奖金。生产组长王成山,明知实情,却盖了章。为此事评劳模时,王成山落选了。王成山摔了跤后,心里象  相似文献   

2.
山西大同矿务局煤峪口矿有个家属叫张玉娥,见了矿干部就追着骂,前后整整骂了20多年,十几任矿长、党委书记见了她部躲着走,如今她忽然不骂了。这个矿的职工直纳闷,这是啥原因? 原来,是矿党委书记孙辅智把她的“病”治好了。这个追骂矿领导的家属是本矿退休老工人王枝的老伴。“文革”初期,她儿子插队落户到了农村,不幸游泳淹死了。她思子心切,把儿子淹死的责任归罪到  相似文献   

3.
阳泉矿务局的思想政治工作,近几年搞得有声有色。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凝结着全局广大政工干部的心血和汗水,也体现着党委“一班人”务实进取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班长”赵芝田就是他们的代表。“首先要有政治责任感” 1985年,赵芝田由阳泉矿务局局长改任党委书记。有人对他说:“你当书记不是时候。”他微微一笑:“难度是有,但从一定意义上讲,也许现在正是时候。”他上任后,针对当时基层出现的谁承包、谁组阁。谁说了算的倾向,理直气壮地在干部工人中宣传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指导思想。对近几年精神文明建设被忽视。企业党组织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被削弱和谈化的做法,他十分焦虑。  相似文献   

4.
大同矿务局雁崖矿掘进三队青年工人贾富被大伙誉为“保勤模范”,可谁能相信,几年前他曾是一个“旷工大王”呢! 一九七六年冬,刚满二十岁的小贾从偏关县来到雁崖矿当了一名掘进工人。刚到矿山,小贾处处感到新鲜,工作也干得不错。随着时间的推移,小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团结》编辑部: 本人由于工作环境关系,接触《团结》杂志机会较多。看到贵刊98年第二期封底落款为“中山先生诗丁丑秋书于连滨植元”的书法作品,“中山先生诗”应是汤增壁代孙先生执笔,为悼刘道一烈士所撰挽诗。江西文史研究编的《江西文史》(1994年第一期),第一篇文章就讲到悼刘道一烈士这首诗作的由来。该文系李铝正作,标题是:“成文自足一家言”,副题是“记毛泽东同志萍乡籍老师汤增壁”。其中写汤“长于文笔”一节,就比较详细列举了他代孙先生撰挽诗的事,当然还有他也代黄兴撰写过给汉口《国民日报》的题诗。现就  相似文献   

6.
舆论对于质量的监督作用,是其它监督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大同报》(现为《大同日报》)去年六月至九月间就大同水泥质量问题放出的一串连珠炮,震动了大同市的许多厂矿。 此事还要从一九八二年谈起。山西省大同市标准局是从这一年开始对水泥进行质量监督检验的。大同矿务局水泥厂以次充好,销售废品水泥,被市标准局通报批评。但是工厂没接受批评,吸取教训。一九八三年五月又将三百九十多吨废水泥出售给十一个厂、矿,市标准局发现后立即通知这几个单位停止使用,并着手对此事进行  相似文献   

7.
楚庄 《民主》2000,(11)
前些日子因公到宁波路过奉化,奉化政协副主席斯端伦同志赠我一册浙江省台办主办的2000年6月号的《海峡情》。《海峡情》中有一篇《“教我如何不想他!”》副标题是《斯义桂传奇人生》(作者文楚)。曾被誉为“世界十大歌唱家”之一、“中国第一男低音”的斯义佳,是三十年代的歌唱艺术家。斯义桂成名的主要曲目是《满江红》、《伏尔加船大曲》等,特别是刘半农词、赵元任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更是他最钟情、最爱唱的曲目。从1936年到1991  相似文献   

8.
高明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记开滦矿务局医院郭振武大夫刘龙船,章锐锐,夏俊生去年习月,唐山人民广播电台在黄金时间播放了一首名为《我心中的太阳》的歌曲。节目主持人动情地介绍说;“一位北京的听众打来长途电话,恳切地要求将这支歌献给开滦矿务局医院胆石病研究室主...  相似文献   

9.
卜束 《瞭望》1990,(43)
作为“五四”前期的诗人刘大白,人们早已不记得他了,但由于他的《卖布谣》等诗,刻画了旧中国农民的不幸和凄苦,又曾被选入当时的小学语文课本,有过较大的影响,所以有些文学史作者也曾在著作中简略地提到过他。 刘大白本姓金,名庆棪,字伯贞,辛亥革命后改姓名为刘靖裔,字大白,又曾用“汉胄”为名,这在当时多少反映了他内心的反清意识。他是浙江绍兴平水镇人,早年曾考中举人;颇有旧学根底。1917年“文学革命”口号提出后,在早期写作白话诗的文人中,刘大白是与刘半农、康白情等同时以写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疾苦的新诗出名的。  相似文献   

10.
最近转辗托人买到了上海书店重印的《半农杂文》。这是据北平星云堂书店1934年6月排印本影印的。刘半农病死于同年7月14日。杂文集印出时正是他逝世的前夕。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改名复,字半侬,后改字半农,晚号曲庵。江苏省江阴县人。他是语言学家,又是文学家、教育家。我们现在记得的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他与钱玄同驰骋文场,颇立了一些汗马功劳。人们如今常用的“她”字和“牠”(它)字,就是刘半农的创造。 刘半农的文字生涯开始于1912年,在短短的五、六年里,发表小说40多篇,成为当  相似文献   

11.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的前身大同矿务局成立于1949年8月30日。2000年7月改制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12月21日,山西省委、省政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山西省北部的煤炭生产和运销企业重组为新的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新组建的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以大同、宁武煤田为资源基地,以大秦、京包、京原、朔黄铁路为运输依托,以大同优质煤为品牌标志,是全国煤炭行业以产权为纽带,市场为导向,技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9,(39)
O小说前17年:《红岩》、《红日》、《红旗谱》、《保在延安》、《林海雪原》、《创业J、《山乡巨对等。后班年:以短篇小说《班主任》为代表的“伤痕文学”,以的协。《人到中年》、《今夜有暴风雪\《许茂和他的女)L们》为代表的壮思文学”,0(厂长上任励、《沉重的利的、优因伤五号》、吃天在上》、《人间正跳为代表的“改革文学”等。Q电影前17’年:杜甘岭乡/南征北的上甲午风云》、《英。儿女》、《董存瑞》、《青春为时、物色娘子军》、(平原游击M、《李双的、似到时、住朵金花》、《小兵张嘎》、份家铺子》、牌春二月》、o州…  相似文献   

13.
李兴濂 《各界》2013,(5):32-32
刘阿斗从父亲手上接受了江山社稷,没有管好,所以最后垮了台,亡了国。因此后人说他是“扶不起的刘阿斗”。但历史究竟是不是这样?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一开头就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说明建国大计连一半也没有完成。又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说明刘阿斗从他父亲手中接下的绝不是金窝银窝,而是烂摊子。因而他一直爱惜民力,从不大肆折腾。  相似文献   

14.
帅政  徐铮 《瞭望》1995,(25)
科技进步大同矿务局发展生产力之宝帅政,徐铮“我国的科技队伍是一支具有高度觉悟和爱国热忱,富于献身精神,能够承担国家的重大科技任务,敢于闯难关、打硬仗的队伍,他们为国家为民族立下了伟大的功勋!”李鹏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对荣获国家“七五”科技大奖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15.
廖京 《瞭望》2003,(11)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的前身大同矿务局成立于1949年8月30日。2000年7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组建为以煤炭生产为主业,建筑安装、机械制修、化工建材为支柱产业的特大型煤炭综合企业。企业总资产147亿元,共有员工家属50万人,120家企业集团试点单位,山西省34户优势企业之一。 53年来,大同煤矿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6.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他喜欢这样的诗句,并用心以自己的工作去实践诗的意境。他因此荣获《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和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一) 1992年初,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把我国经济建设推向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这年5月2日,宋书信同志受命担任了太钢党委书记。他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既为上  相似文献   

17.
韩非的“法术势”给现代企业领导者的启示山西大同糖厂党委书记杨英光韩非是我国战国不期的著名思想家。他与李斯同为苟子的学生,但他没有师承苟子,而是继承了商鞅等人的法家思想,吸收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从而成为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孤愤》、《五蠹》等著作受到...  相似文献   

18.
张生筠 《侨园》2012,(4):37
我与梁老师相识并能成为他的学生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事. 那时我家住在现在的鸡西市恒山区的乡下,念中学就要到密山去住宿.因为家里花不起每个月9元钱的伙食费,只念了半年就辍学了.后来找个吃饭不要钱的地方,我进了鸡西矿务局办的师范班,当时梁洁影正在那里教书,便成为了我的恩师. 当时正处于建国初期,人才缺乏,矿务局办学没有老师,就从当时在矿上改造的人员中抽调.听说梁洁影原是被俘的国民党六十军军报编辑.他是日本九州帝国大学郭沫若下几期的毕业生,很有学问.他教我们语文课,讲过《老残游记》中的“黄河打冰”;讲过《古文观止》中的《卖柑者言》.  相似文献   

19.
舒芜 《瞭望》1989,(18)
清人笔记小说中有乐钧《耳食录》一种,吴嵩梁序称其“事多出于儿女缠绵,仙鬼幽渺,间以“里巷谐笑,助其波澜。”据我看,“儿女缠绵,仙鬼幽渺”的部分,大致不出《聊斋志异》的范围,笔力稍弱,没有很大特色,倒是“里巷谐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9日,《新民晚报》“博闻”版刊载的《第一枚国徽诞生记》说,1949年1月,东北第一机械厂党委书记奉命向一位翻沙工人布置了一项极为机密的“政治任务”:为十月一日中央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铸造国徽。文章写得活龙活现,笔者读后却疑窦丛生。首先,在“1949年1月”,谁也不可能向工厂布置为“十一”北京的开国大典,“为天安门城楼铸造国徽”的任务。因为这时,连中央也不知道新中国的国徽是什么样子。征求国徽设计图案的问题是1949年6月召开的新政协筹备会提出的,这次会议确定由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第六小组负责拟定国旗、国歌及国徽方案。1949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