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暴力犯罪案件的特点,应当贯彻“先发制敌,速战速决”的原则,力争将罪恶阴谋制止在预谋阶段,防止严重危害。 暴力案件不是千篇一律,在侦破形形色色的暴力案件时要针对不同犯罪人的心理特点和案件所处的不同态势,灵活运用侦查谋略, 因案施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毒品违法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打击,活动越来越隐蔽,运输毒品的方式极不规律,贩毒的手段更为隐蔽、狡诈,伎俩更多样。他们往往采用人货分离的方式运输毒品,给缉毒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加强毒品包装物上指纹的提取,有利于从证据角度认定毒品犯罪嫌疑人,提高侦破运输毒品案件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案件语言材料中出现的社会方言 ,常常能反映出作案人的社会特征。研究社会方言 ,分析其表现形式和产生的社会原因 ,解析社会方言的语言结构 ,探讨利用社会方言的言语特征进行言语识别 ,有利于语言分析人员根据案件语言材料刻画出作案人的社会属性并认定特定的社会个体 ,为犯罪侦查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4.
Y-DNA基因是以单倍型的形式独立地由父亲遗传给儿子的方式进行传递,呈现单倍父系遗传特征。Y-STR基因多态性作为常染色体STR的一种补充手段,该分析技术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对发案现场家系进行嫌疑排查、在人类起源的研究,父系亲权鉴定,男女混合成份中男性成份的检测以及多个男性混合成份的同一认定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强奸案件中被害人与犯罪人都有正面接触,并且多数会发生搏斗的过程,现场的强奸犯罪特征明显,可能遗留有精液、毛发、血迹等可以作为嗅源的物证。警犬技术通过警犬灵敏的嗅觉来追踪、搜索、鉴别犯罪分子,已经成为强奸案件突破的有效手段。在强奸案件中运用警犬应提高警犬的使用率、作业能力,并提升执法规范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人员失踪事件频发,公安机关因对失踪人员被害案件缺少正确的分析和识别,往往贻误侦破此类案件的最佳时机。识别失踪人员被害案件可从失踪现场的痕迹物证、失踪人员的身份特征、财物失踪情况和失踪人员的社会关系、失踪事件的系列性等五个方面进行考虑,及时甄别失踪人员是否被害,并采取进一步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对司法心理测试进行的实验研究和现场研究中,司法心理测试用于侦破内盗案件成功率很高,内盗案件的性质及测试条件适合使用心理测试技术,被测人所处地位以及劝导说服式的测后谈话对被测人的心理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在司法实践中,反贪侦查人员掌握正确运用判断、推理、充足理由律等逻辑规律及论证方法,是确定侦查方向、证明犯罪、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为顺利进行诉讼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全国各地匿名信敲诈案件大量发生。作案人使用伪造的或非本人的身份证到银行申领信用卡,书写或打印匿名信件对知名人士或各类企业、各级党政机关人员进行敲诈,严重扰乱和影响了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甚至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文件检验是侦破此类案件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言语识别技术从产生至今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当前言语识别技术本身及从事言语识别技术的人员来看,言语识别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未能跟上信息化社会和司法实践的迫切需求。应更为深入而成熟地拓展和运用言语识别技术,以期解决影响和制约言语识别技术发展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语言文字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因民族、地域、性别、社群、年龄等因素而产生诸多变异,往往会因使用者的不同社会特征、交际目的而呈现出各种变体和特点,这些状况在刑事侦查工作和司法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全面看待法官是公民的权利和公民责任,全面展示法官形象则是法官的本分。于法官或公民而言,全面的法官形象应该在判决书中。在一份全面、充分说理的严格意义的判决书中,法官是法律信用的督察者、法律解释中的立法者、道德与普法教育中的教师、法律服务中的售货员、合议博弈中的商人以及学者。  相似文献   

14.
在《创世纪》里我们可以发现各类出场人物,以及由这些出场人物实施的言语行为所代表的连贯、严密的交流模式体系。这些交流行为究竟是在形而上的世界实施的,还是在经验世界实施的,将决定这些言语行为是虚构的还是现实的。与此同时,从神话学角度规定的真值条件又不同于在现实世界中人人所经历的情形。  相似文献   

15.
言语角色认知在警察言语交际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是警察履行服务群众、管理社会、打击犯罪职能的基本保证。警察言语角色认知包括警察自我言语角色认知、警察交际对象言语角色认知、警察与交际对象言语角色关系认知。  相似文献   

16.
转类作为一种积极修辞格,具有特定的修辞结构和特殊的修辞效果。这种辞格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运用也渐趋成熟。而《修辞学习》1998年第二期发表了《转类性质的历史演变》一文,其作者郭焰坤先生列举了大量名词适用的例子,认为“转类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性质”、“先秦两汉时的转类不是辞格”、“转类作为一种积极修辞方式,它萌芽于明末清初而成熟于五四之后”。郭焰坤先生的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象征性言论自由是公民言论自由的特殊类型,其兼具言论和行动的双重性质,要受法律和宪法的双重调整,由于两类调整在价值选择上有时存在冲突,势必造成象征性言论自由实现的障碍.我国不仅在法律理念上尚未能认识其特殊性,在司法实践中也未对其加以特殊保护.因而依托实际案例来分析象征性言论的一般法律理论和司法实践,为寻求我国公民象征性自由的实现路径提供有益的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言论自由是国际人权法和各国宪法所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互联网平台使言论自由获得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与表达渠道,虚拟的共同体成为其特殊载体和存在空间,隐秘性、多向性、迅捷性等成为其明显突出的特点。言论自由在凭借网络实现便利表达之时,过激言论和舆论暴力等现象借助网络空间不断地滋生蔓延,故有必要对网络言论加以法律限制。我国目前的法律对其调控重事后惩治轻事前预防,可操作性较低,应当把言论自由权细化和融入到实体法之中,用更多的实施细则强化对言论自由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美国言论自由之民意基础实证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证考察表明,美国绝大多数公民在理论上崇尚言论自由,但在实践中却并非如此。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言论自由保障程度最高的国家,这既与美国的自由主义政治、文化、法律传统相关联,又与美国司法界、学术界对言论自由价值的日益重视以及新闻媒体的身体力行密不可分。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充满道德与法律争议的言论,多数美国公民的否定性态度与司法、学术和新闻传媒领域的主流群体所秉持的宽容与开放的立场,形成了评判美国言论自由事业的两个关键性支点和衡平力量。在美国宪政框架内,美国特色之言论自由事业的快车将驶向何方,值得中外学界不断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口头语言是开展警务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依据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警务言语本身就是一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而警察言语行为目的的达成,有赖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警务言语规范,有赖于加强基层民警正确执法观念的教育以及言语表达能力的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