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从社会学方法论角度出发,分析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思路。马克斯·韦伯的这部巨著不仅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做出了文化解释,同时更是其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完美演绎,在方法论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分析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内容脉络.文章从新教教义及其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天职观"出发,将其影响主要分为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物质)和对生活方式(精神)这两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深刻剖析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找到了促使资本主义发展的伦理道德动力。通过辩证分析马克斯·韦伯的研究成果,提出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就在于正确处理三对关系,即自律与他律的关系、物得与道德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全方位、有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中,职业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职业中所体现的精神——职业精神,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各自独特的精神内涵。几百年来,职业(Calling)被看作是上帝的召唤,是个人在现世的责任和义务,这一思想在西方有着浓厚的宗教背景,它不仅一度被认为为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而且也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应如何看待职业的理念和参照。本文从基督新教伦理出发来追溯"职业"和"职业精神"的内涵及历史,力图通过考察西方资本主义背后的职业精神和宗教背景,以及它作为现代敬业精神的渊源,为现代社会中的"职业精神"注入更多信仰内涵和责任意识,倡导在作为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的不同层面中,取得对职业精神的新的认同和弘扬。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综合运用辩证法、理想型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天职观、邻人爱、禁欲主义等基督新教伦理及其传播途径对于追逐财富的合法性、资本积累与科教的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的论述,探讨了理性的资本主义发轫于西方的精神动力。其思想和理论虽然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均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儒家伦理与法治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缺失、纲纪崩坏、吏治腐败是当前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对于产生这种法治困境的深层原因,人们普遍将其归结为制度不健全。而儒家文化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症状,是儒家伦理对法治精神的消解和化约。儒家文化中的等级伦理、宗法伦理、和合伦理与法治精神格格不入,严重阻滞着法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自由、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儒家伦理中积极的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生命力,学习和吸收儒家伦理的精华,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8.
一定的经济体制制度的践行,都蕴涵着深刻的对应的复杂社会因素,这其中包括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而其特有的所处的文化土壤也是如影相随。市场经济是一定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诸因素的互动过程,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马克思.韦伯关于新教伦理的论述,被视为西方精神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经典。但是不是说,在当下选择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国,新教伦理同样适用于中国?它究竟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对于当下中国,我们不禁要问,新教伦理:社会主义可能吗?  相似文献   

9.
对于资本主义起源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热门话题。西方关于资本主义起源问题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韦伯和桑巴特等人。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是从资本主义精神中产生出来的,而资本主义精神则是从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中诞生。桑巴特则认为奢侈促成了资本主义的诞生。表面上看,这两种观点一个持禁欲说,一个持奢侈说,是两个对立的观点。但实际上它们有着前后时间上和逻辑上的联系,着眼于不同的时间段和群体,共同描述了资本主义起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天职观作为新教教派的核心教义,它赋予职业活动以神圣性和崇高性,使世人进行职业活动成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形式。它不仅使日常的世俗活动具有了宗教的意义,也使这种信仰升华了人们的内在世界,这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人职业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马克斯.韦伯关于"儒家资本主义"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日本和"四小龙"的现代化进程,重新思考和阐释了儒学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得到的启示是:日本和"四小龙"的现代化并不是儒家伦理精神的胜利,而是创造性转化传统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儒家心性论思想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深化,并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史上的核心内容。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发掘儒家心性之学的价值并运用于当代伦理实践,从而强固人们内在精神生活的根据,是时代提出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对待古老的"孔家店","打倒"是不行的,"转化"是必要的,然而"重构"才是根本的。不应该将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简单对比,将前者看成"普遍伦理",而将后者贬为"特殊伦理"。实际上,儒家伦理既是一种"普遍伦理",也是一种"特殊伦理",前者表现为"天人合德"的终极原则、"仁爱"的普遍原则与"先仁后礼"的先验礼制原则,后者表现为"五伦关系"中那种"各得其所、各就各位"的"序位伦理"。"德"与"位"的统一就是"普遍伦理"与"特殊伦理"的统一,因此,儒家的"德位"之思具有深刻的形而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词源学考察伦理是一定社会的人们所认识和理解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应然性关系;道德则是人们对这种应然性伦理关系的反思、认同和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关“应当如何”的观念、品格、规范和行为.伦理是道德的来源和依据,道德则是伦理的展开和实现,表现出既相通相依、又相互限定的张力关系.厘正两者的关系,可有效防止道德绝对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有利于社会核心价值的构建和践行,有助于重建当代人的道德信仰.  相似文献   

15.
韦伯与儒家     
本文回顾了韦伯学说与儒家传统晚近的三次遭遇,藉此示例了笼罩着当代知识生产的舆论气候及其急剧变迁;在展示了两大文明对话的持续、反复和强韧之余,文章又憧憬着它们彼此激发和深层亲和。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具有时代特征,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光大和发扬,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民族精神,也就不可能有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继承和发扬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国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基础,是维系社会协调发展的道德基准,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经济和社会活动有序展开的保障。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却出现了道德困境,为此必须提倡和弘扬儒家诚信伦理,这对于解决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困境构建和谐社会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合理吸收儒家道德中仁爱、义气、节制、礼仪、重修养的业华,坚决抛弃宗族、特权、重情轻法及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消极内容,建立完善以“重利、守法、公正、诚信、平等、自由”为特征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弘扬中华传统道德精神是以德治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加强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应改进方式方法,从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坚持弘扬中华传统道德精神,着力创设中国式的德育环境;同时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努力实现从传统道德教育向现代化道德教育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化、全球化与网络化的中国现代化境遇中,伦理制度化和道德教化是道德建设的两个基本途径。伦理制度化为道德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道德教化是道德建设的坚实基础,但两者又都有局限性和限域。由此,伦理制度化与道德教化并举是道德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