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实践》2010,(7)
<正>比较优势主要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所独具的优势资源与有利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基础要素,也包括技术、文化、智力资源以及政府效能等决定的交易效率。比较优势是由土地、劳动、资本、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2.
高燕 《求实》2004,(Z3)
一、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与影响作用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进行社会生产的必备条件和前提。任何生产活动 ,无论是工业、农业或是其他部门的经济活动 ,其实都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 ,都离不开一定的资源条件。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与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 )自然资源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其他非自然资源不断增长的物质源泉。一切物质资料、财力资源归根到底都是由自然资源提供的 ,或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转化而来的。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它的增加与减少 ,直接影响着物质资料和财力资源的规模…  相似文献   

3.
《新湘评论》2006,(1):32-32
生产要素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经济资源和条件。也就是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包括人的要素(劳动者)和物的要素(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要素也常简单概括为土地、资本、劳动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本身,还包括石油、煤、铁等各种矿藏,以及森林、野生动植物等一切自然资源。资本,在这里是指由人类生产出来又用于生产的物质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理论对传统经济学的资源、成本、效率、价值等理论实现了一系列突破与创新.循环经济理论以广义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作为研究起点,把自然资源视为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提出资源合理配置要兼顾利润最大化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要求对生态环境成本坚持总量控制原则,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追求生态效率的最优化,主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应参与价值的分配.  相似文献   

5.
从内外因的角度来看,推动一个地方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那么,具体到一个地方发展资源上来看,主要是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内部资源)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就一个地方而言,内部资源就是指该地方已经具备的有利于地方发展的所有要素的总和,从自然和文化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文化资  相似文献   

6.
<正>一、贵州省推进生态文明战略的主要矛盾(一)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就自然资源产权而言,要在公有制前提下进一步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产权。一级市场自然资源产权主体归属于政府,政府主要职能在于保护资源,而不在于经营资产,目前这一职能存在的问题很大。二级市场自然资源产权主体归属于市场主体,产权长期固定、享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形态。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具有许多明显不同的特征,其中可持续性、知识资本型、知识产品型、知识分配型是知识经济最主要的特征。   1、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传统经济对自然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随着自然资源逐渐耗竭和资源稀缺性的增加,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制约。知识经济虽然也要消耗自然资源,但其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知识资本。知识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其最大特点是一旦产生就不会因为使…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资源的最大优势不是物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是唯一可以激活其他资源活力的永恒资源。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性活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人才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也可以说是第一资源。近些年来,随着地区间人才流动的日益频繁,人才流失问题也比较严重。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是资源枯竭型省份。自然资源的枯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第一资源——人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确定的基本战略是"优势资源转换",新疆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资源供应地。如何发挥新疆优势自然资源的财富內生效应,实现自然资源开发、转换的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居民各方面的和谐共赢,成为摆在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张琰玲 《共产党人》2004,(13):25-25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经济资源中,人力资源是一种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对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和地区,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把人力资源当作第一资源,保证优先开发和科学利用。这些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营城市,是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营运,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它是政府管理职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也有部分学界人士持否定意见,认为“经营城市”是偷换概念,缺乏理论依据,进而抓住经营城市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否定经营城市的可行性。因此,正确理解经营城市的实质就显得非常必要。经营城市不是没有理论根据的遐想首先,城市不是纯自然物,而是有价值的实体。第二,城市拥有的资源,绝大部分具有商品性。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人文资源以及由以上几类资源派生…  相似文献   

13.
<正>思南县作为我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县,为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该县率先出台《思南县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三个坚持"做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一是坚持六个基本原则。即坚持资源公有、物权法定、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统一登记、深化改革的原则。二是坚持六个方面试点。前期该县已完成了全县土地资源、林业资源、矿产资源、水源资源、旅游资源、地理国情等六个方面多项试点工作,为该县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提供了丰厚的数据支  相似文献   

14.
孙英  凌胜银 《红旗文稿》2012,(16):33-36
北极,作为全球战略重地,拥有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属于全人类的公共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产生了对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和军事资源的需求。因此,研究北极,认识北极,利用北极对我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北极:地球最后的宝库北极地区通常指北纬66°34′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它包括极区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  相似文献   

15.
资源诅咒还是制度诅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典经济学家眼中,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是经济体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匮乏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和一些自然资源丰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长期出现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现象大量出现,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怀疑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至于有经济学家提出资源"诅咒"了经济的增长。本文主要从时间和经济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得出,资源诅咒是不成立的。另外,本文指出制度因素才是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因此与其说是资源诅咒,不如说是制度诅咒。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经济欠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解决好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始终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人才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动因 发展生产力需要开发三种资源:一是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二是已经获得的科学技术成果,称之为第二资源;三是创造、开发和利用前两个资源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即智力资源,称之为第三资源。世界各国的资源储备情况有很大差别,但开发智力资源是发展经济、创造新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有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而智力资源开发差,仍然受强国的控制,有的国家虽然自然资源贫乏,但智力资源开发比较充分,仍然可以发展经济,成为经济大国。 战后的西德和日本,经济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可  相似文献   

17.
金碚 《前线》2005,(10)
工业生产本质上是一个人类参与的物质资源的形态转化过程,即将自然资源加工制造成可用于消费或再加工过程的产品,消耗自然资源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同时,工业生产过程还会产生废料,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所以,造成环境的改变也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必然后果。问题是,无论是资源的消费还是环境的改变(特别是污染和破坏),都是有限度的。过度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不仅使工业生产无法持续进行,而且将破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大规模的现代工业生产受到自然资源和能源供应条件的约束,而且,其约束性将越来越强。这是人类工业化所面临的一个无法回…  相似文献   

18.
生态补偿的劳动价值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来看,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劳动价值和价格理论。自然资源的价值由其内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和外在的数量有限性与稀缺性决定。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一是体现在直接劳动耗费;二是体现在对自然资源的重置劳动耗费。正是经过人类劳动——对资源的培植、修复、保护、再生等在资源及其产品中凝结了价值,在这个价值决定的价格基础上,加入由资源所有权垄断而决定的那部分价格,构成了资源价格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9.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知识经济,走知识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人类需要发展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对于这个基本矛盾,工业社会只能通过控制人的行为和保护自然来加以缓和,但不能得到解决。控制人们损害生态环境、滥用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不道德的行为,可以保护自然资源。但保护自然资源不能改变资源的有限性,不能使有限的再生资源转化为无限的再生资源,有效地解决资源的枯竭问题。再者,限制人的行为也不能制止人的需要的发展。人的需要随着人们实践的深化、随着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而不断地提高,旧的需求满足了,新的需求又接踵而来。如果以限制、抑制人的需求来保护生态环境,实质上是限制、抑制人的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牺牲人的生存和发  相似文献   

20.
冰雪是吉林省宝贵而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发展资源。吉林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精神,乘北京冬奥会东风,厚植冰雪优势,释放冰雪红利,变“冷资源”为“热产业”,努力走好冰雪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