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明生 《学习论坛》2004,(11):30-31
新发展观的形成经历了经济建设的新路子、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和全面发展的新观念的“三部曲”。其确立不仅有着深刻的认识基础 ,而且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3.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固然有我国正处于人口就业高峰、社会经济体制转型还没有最终完成等方面原因,但我国一些最基本的战略关系没有处理好,忽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所留下的后遗症,也加剧了就业的严峻局面,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4.
税收 是 社会 主义 现 代化 建设 的重要 资金 来 源, 也是 宏 观经 济运 行的稳 定器 和 晴雨 表。 如 何在 税收 工作中 树立 和 落实 科学 发 展观 ,实 现税收 事业 高 平台 上的 新 发展 ,促 进经 济 社 会 全 面 、协 调 、可 持 续 发 展 ,是摆 在每 一 位税 务工 作 者面 前的 一项重 要课 题 。 2003年 4月 胡 锦 涛 总 书 记 在视察 广东 重 要讲 话中 明 确提 出了 新的发 展观 ,要 求广 东 抓住 机遇 ,加 快发展 、率 先发 展、协调 发 展。 广东 省委书 记张 德 江同 志在 视 察广 东省 地税局 时, 提 出税 务部 门 要认 真贯 …  相似文献   

5.
《党建文汇》2004,(3):26-27
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谈不上社会前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发展的全面准确的理解,并不是很容易的。尤其是对发展与工作政绩的关系的理解,有时却出现悖离。在发展现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然带来政绩观的转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才符合规律,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迫切需要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来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党自执政以来,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追求科学的发展理念,党的每一代领导集体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六大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世界各国在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2 0世纪人类发展理论精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实现了党在发展理念上的创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7.
吴元梁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撰文,对新发展观的理论要点作如下概括;1发展观的发展方针、发展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新发展观看来,所谓人的发展不是指少数人或少数国家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而是指所有各国的人民不论是发达国家的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都应得到公平的发展;人的发展也不是仅仅指当代人的发展,而是指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指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要求,还包括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上的各种价值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在以人为中心为目的的这种…  相似文献   

8.
新发展观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期盼。新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理念是当代中国的国富论,它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为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针。新发展观作为一种文化选择,是对发展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总结。新发展观作为一种文化自觉,体现了可贵的人本精神、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9.
为了生存与发展,人类在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中,靠的是不断创新来取得自身发展的动力。人类之所以能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从青铜器到铁器时代,以至于到今天的信息时代,正是不断创新的结果。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不妨让我们看看这样一个事实:清朝康雍乾年代,中国的国力在世界排名第一。而这辉煌之日,也恰恰是开始落后之时。当时的统治者拒绝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斥之为“奇技淫巧,不足为大”。正是因为拒绝创新,不肯接受新鲜事物,中国才走向了落后。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提高我们民族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继续开创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就要按“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把握干部工作的历史方向和发展脉搏,确立新的用人观。一、要从“三个代表”的思想高度来审视干部队伍建设,把握历史方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确立新的用人观,首先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与时俱进的历史必然性。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提供组织保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行动纲领,也是我们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指导方针,只有按照…  相似文献   

11.
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理论的坚持、丰富和拓展。  相似文献   

12.
论新发展观的科学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发展观的新发展,是新的科学发展观.新发展观有其新蕴涵,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必将促进中国的新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顺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形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成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指导我国发展的重要思想,在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新的发展观。以五大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发展内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党的理论发展方法论等方面实现了发展和创新,充分体现了党的发展观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发展创新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行将到来的今天,如何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并正在努力探索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的滞后现象日益突出起来,“协调”问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迫切田要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六中全会又把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作为我们党需要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其意义是深远的.笔者认为,中国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应该放到世界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思考,从发展观的高度加以思考.不同的发展观就会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就会有不同的发展实践.要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首先要摒弃传统的发展观,确立符合中国发展需要的新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未来社会的人类将既不再是自然、技术、物质财富的奴仆,也不可能主宰万物。未来社会新发展观确立的起点,将是一场改变主流价值体系的观念革命,它将促使人类重新审视自我、重新理解发展、重新估价历史。  相似文献   

16.
纵观新中国高等教育六十载发展历程,可谓"艰辛而曲折",这其中蕴含着高等教育发展观念的反复与变迁,蕴含着对如何发展高等教育的不断思索与探究。本文在"发展观的整体概括——发展的实践基础——发展的目标——如何发展"的框架下,对新中国高等教育六十载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文化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推进转型期社会的文化变革与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国家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于2003年8月15日至18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大会围绕“文化发展与先进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创新”、“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市场管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这里发表的就是其中一些论文。我们期望这些讨论能有助于引起学术界、理论界对于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9.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赋予了新的理论内涵。创新发展彰显马克思主义发展动力观的时代寓意,共享发展贯通马克思主义发展价值观的核心意蕴,新发展理念集合体展现马克思主义发展整体观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0.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赋予了新的理论内涵。创新发展彰显马克思主义发展动力观的时代寓意,共享发展贯通马克思主义发展价值观的核心意蕴,新发展理念集合体展现马克思主义发展整体观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