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倡导的群众路线,也是党与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关系。农民朋友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只有各级干部深入农村第一线,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有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精神,与农民打成一片,培养真实情感,农民才把干部当知心朋友,也才信任干部,才敢说实话,抖出掏心窝子的话。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一大批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农村基层干部,我国农村才有今天的变化。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因农民不服从管理,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联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系,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在新的势下继续保持和发扬这一优良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前提。一、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系,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践党宗旨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国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党的干部及普通党员都有了一定的权力。这为广大党员干部实践党的宗旨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舞台,同时也向我们的党员干部提…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怎样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近两年来,蒲江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围绕民意,以开展“四进家”、“七个一”等活动为切入点,架起党同群众的连心桥。探索活动载体,干部走进农家蒲江县有25.5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89%。前两年,农民人均收入仅有2500元。农村人口多,分布面广,致富比较难,已成为全县的突出问题。面对这种情况,蒲江县委、县政府针对一些干部存在的“只知坐机关,不知群众难”、“平时不见人下乡,秋后进村收钱粮”等干部作风问题,提出“经济要上去,干…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新世纪党的干部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以来,基层群众有“七盼”。一盼关心群众的贴心人。群众希望干部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以心换心。  相似文献   

6.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这一点恐怕所有党员、干部都很清楚。可是在如何履行党的宗旨上,党员与党员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大部分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为群众谋利益,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在为群众服务的宣言里,夹杂进了沽名钓誉的私货。毋庸置疑,现在有些地方的农民怕“路边工程”,究其原因,就是有的干部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争个“好名声”,专在路边下功夫。今天搞这个现场,明天抓那个示范。殊不知,轰轰烈烈抓示范,冷冷清清搞收获。有的农民埋怨说:“干部要名气,我们活受罪。”又如,有些地方的干…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民生活改善,这与广大乡村基层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群众对绝大多数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群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一些地方,干群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冲突也时有发生。一方面,农民对干部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忿地说干部“不像话”;另一方面,干部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有情绪,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象地反映了当前农村一些地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状况。表现:部分干部作风不细,少数群众义务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8.
到农村去工作的干部,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入乡得随俗,即在衣食言行方面要靠近农村人的生活习惯与特点。如果下乡干部能“土”一点,就能和农民群众的距离更近一些。你和农民一个锅里搅勺把,一个地头干农活,农民就会把你当成自家人,就会在困难的时候找你出主意、想办法。更重要的是,只有和群众打成一片了,同群众有感情了,你才能够去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才能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好,同时也使你自己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和提高。否则,你衣冠楚楚,拿“官腔”,端“官架”,高高在上,怕脏怕苦,浑身娇气,就会严重脱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数生动的事实告诉我们,党的干部多与群众交朋友,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而也是一个事关党的性质、宗旨和党的优良传统的大问题。是多与群众交朋友还是热衷于攀“高枝”、傍“大款”,反映了领导干部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也必然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同志,之所以能够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成为全党学习的楷模,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乐于、诚于、勤于、善于和群众交朋友,做群众的贴心人。而成…  相似文献   

10.
“讲真话”是建立社会诚信所必须,有诚信才有和谐。人无信不立。诚信,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品格,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必定是诚信社会,没有诚信就没有和谐。建立社会诚信。关键在党,有党的诚信才有社会的诚信,有党员干部的诚信才有群众的诚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少数党员干部中,还存在着“讲假话”、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不良风气,有的甚至严重弄虚作假,欺骗组织,欺骗群众,助长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造假风”,使社会诚信度受到严重损害。因此,要从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做起。在全党大兴“讲真话”之风,并以党内带动党外,以干部带动群众。形成诚实守信的强烈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一大批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农村基层干部,我国农村才有今天的变化。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   农村干群冲突的表现:部分干部太凶,农民负担太重,少数群众义务意识不强。   当前在农村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太湖县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组织县、乡镇干部2700多人深入农村访贫困户,问衣食冷暖,帮他们找脱贫路子;访温饱户,问发展思路,帮他们走向富裕;访小康户,问致富经验,促他们思源思进;访老党员、老村干部,问兴村良策,请他们献计出力。从以往群众找干部到如今干部主动进农家,这一变化打动了农民群众,他们高兴地说,党的好传统又回来了。这一变化也触动了干部自己,他们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交上了朋友,听到了以往听不到的心里话。刘羊乡五羊村村民罗建平原来经常给乡政府提意见,乡党委…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有想法,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一个说对方“不像话”,另一个说对方“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反映了当前农村一些地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状况。 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表现:部分干部太凶,农民负担太重.少数群众义务意识不强 一是部分干部太凶。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意识淡漠,官僚主义思想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能和风细雨地做群众工作,而是斥责他…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正确地选拔、使用干部,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党的干部队伍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必须坚持“三个结合”。一、坚持“德才杯准”与“群众公认”相结合选拔、使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有德无才,胸无大志,工作平庸,在改革中难负重任,难创大业,不是真正的“有德”;有才无德,以权谋私,腐化变质,其结果是祸国殃民,不是真正的“有才”。所以,在选人用人上,只看到“才”的一面,忽视“德”的一面;或者只看到“德”的~面,而忽视“才”的一面,都是错误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个干部德才、政绩的…  相似文献   

15.
常听说农村工作难做,农民工作难做,有时候给群众办好事,没准还要被群众误解。有人把原因归结为农民的觉悟低。其实,根本的原因并不在此,而在干部自身,在于干部是否真心实意对待老百姓。只有真心实意,才能赢得民心。这是我在吉安县永阳镇参加“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的切身体会。永阳镇有个村交通不便,一条通往外面的黄泥道被村民称之为“烂尾路”,年年修,年年烂糟糟。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镇干部准备发动该村党员干部义务整修路面,我也参加了劳动。开工那天,大家干得很认真、很起劲。料想不到的是,村里的群众对党…  相似文献   

16.
选拔任用干部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的重要体现,是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解决当代我们党的干部工作新问题的重要贡献,也是干部工作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对于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坚持“群众公认”,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有利于更好地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毛泽东领…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一些地方,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忿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拖欠税费不满,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象地反映了当前农村一些地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状况。  相似文献   

18.
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机制,对于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的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更好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要突出“实、理、情、廉”四个字杨晓宁新形势下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必须在“实、理、情、廉”上下真功夫。1、工作作风上要突出一个“实”字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必须要有踏实的工作作风.在实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具体为:说实话、出实...  相似文献   

20.
人们想要得到什么东西或希望达到某种目的是正常的。特别是读书人,经过十几年的艰辛,想跳出农门当干部或者想当官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有的人欲望太高太强太贪,贪酒、贪色、贪财、贪官,甚至贪得无厌。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先以“四贪”为突破口制欲,才能破除“官本位”的思想,才会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向群众负责,才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制酒欲,清醒头脑。酒是粮食之精,是敬人佳品,也是亦利亦害。交朋会友、上级来人适量以酒助兴,乐趣横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