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伯翱 《新湘评论》2012,(12):36-37
开国大将黄克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共产党员。 黄克诚一生戎马,1955年获毛泽东、周恩来亲授三枚一级功勋章和光闪闪四颗星的大将肩章。粉碎“四人帮”之后,1978年,年已77岁的他又被选为中纪委常务书记。当组织上因要制作各类证件,向他夫人要一张他穿大将礼服的标准照片时,全家人翻箱倒柜竟然找不出一张合格的“标准像”。  相似文献   

2.
兰锋 《学习导报》2014,(17):28-29
开国大将黄克诚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官居要职还是被迫赋闲,他一心为民的情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陈云在纪念黄克诚90诞辰时,亲笔题词“一代楷模”。  相似文献   

3.
怪我说不好普通话1979年冬天,护士李莉调到黄克诚身边工作。李莉心里颇有些紧张。作为一名军人,她知道,当年横戈跃马的黄克诚大将,现在被疾病折磨得生活都难以自理。特别是双目失明,给他带来诸多不便。但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麻烦,黄克诚坚持穿衣、洗澡、上厕所等生活琐事,由自己自理。黄克诚有个爱锻炼的习惯,那就是每天早起散步。当然,也只有这种锻炼才是最适合他的一种方式。这时,李莉就充当他的“眼睛”。每天早上4点,黄克诚都准时起床。可是,年轻人往往难以坚持这么早起床,护士和警卫员刚开始硬撑着还没什么,可时间一…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开国大将黄克诚享有崇高的威望,比他年长9岁的毛泽东都亲切地称他“黄老”。黄克诚不仅文武兼备、战功卓著,对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而且还以刚正不阿、敢说真话著称,堪称共产党人的楷模。严于律己生活从简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黄克诚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生活从简,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  相似文献   

5.
一个偶然的机会,与黄晴同志不期而遇。谈到父亲黄克诚,黄晴缓缓的话语中流露出对这位“一生坚韧”的硬汉亲人深深的眷恋。他找党,敌人找他黄克诚,新中国十大大将之一,既是军事家,又是政治家,文韬武略样样拿得起来,天生一副坦荡爽直、无私无畏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1955年,黄克诚被授予大将军衔.在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中,他是因讲真话被罢官次数最多的一位.黄克诚一生以敢于直言著称,从不察言观色、人云亦云;也从不患得息失、违心屈从.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7,(2)
正领导干部的家事,往往含着政事。抓党风,落实到家里,就是要抓家风,抓家规。从严治家是从严治党的一部分,共和国大将黄克诚的家风,充分体现了这个意义。两条家规1949年10月下旬,黄克诚率领一批干部从天津南下湖南。此行,他是奉毛泽东之令赴湖南任省委书记的。随他南下的,还有他的夫人唐棣华和  相似文献   

8.
舒云 《党史博览》2009,(2):25-26
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时任总参谋长的黄克诚被错误地划进彭德怀“反党集团”中。在1959年8月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吴法宪揭发黄克诚“本位主义”。不过连吴法宪自己也没有想到,“本位主义”竟成了黄克诚贪污一万两黄金。黄克诚一向两袖清风,他坚决为自己辩护。1980年6月19日,中共中央58号文件《批转总政关于黄克诚同志的复查结论》,彻底否定了“黄金案”,为黄克诚恢复了名誉。  相似文献   

9.
<正>领导干部的家事,往往含着政事。抓党风,落实到家里,就是要抓家风,抓家规。从严治家是从严治党的一部分,共和国大将黄克诚的家风,充分体现了这个意义。两条家规1949年10月下旬,黄克诚率领一批干部从天津南下湖南。此行,他是奉毛泽东主席亲令赴任湖南省委书记。随他南下的,还有他的夫人唐棣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10位开国大将之一、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黄克诚,勇于坚持真理,敢讲真话,是位无私无畏、铮铮硬骨的革命者。同时,他对党、对人民、对同志及亲人满腔热忱,他的诗词,就是一个具体的、生动的体现。“但新国泰民安平” 50年代后期,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黄克诚,自始就不赞成全民大炼钢铁或一味报高产、“放卫星”等做法,对  相似文献   

11.
黄克诚将军,1923年参加革命,参加过北伐战争、湘南暴动、井冈山斗争等。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常务书记等重要职务。他一生坎坷,一身正气,一生传奇。他对亲戚要求十分严格。记者日前采访了他的亲属们。  相似文献   

12.
在世人心目中,黄克诚大将和诗词似乎沾不上边。1992年4月,我为筹办《纪念黄克诚大将九十诞辰图片展览》去北京,找黄克诚夫人唐棣华征集历史照片,意外见到黄老1966年2月填的两阕《水调歌头》词,甚为惊奇。经唐大姐介绍,我才知道黄老闲暇时亦喜写诗填词,由于战争年代环境险恶,黄老随写随丢,至今仅存一首题为《思亲》的七绝,是1937年黄老为怀念前妻所作。诗曰:大雪纷飞冻难支,衾单炕冷晓更迟。长夜不眠忆往事,铁石征人也相思。黄老和前妻结婚仅数月就远离家乡参加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他怕误了妻子青春,写信回…  相似文献   

13.
黄克诚大将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在世人的心目中,他和诗词似乎沾不上边,笔者也有这样的印象。1992年4月,我为筹办《纪念黄克诚大将九十诞辰图片展览》去北京,找黄克诚夫人唐棣华征集历史照片,意外见到黄老于1966年2月在山西晋东南地区领导人民抗旱时填的两阕《水调歌头》词,甚为惊奇。经唐大姐介绍,我才知道黄老闲暇时亦喜写诗填词,由于战争年代环境险恶,黄老随写随丢,至今仅存一首题为《思亲》的七绝,是1937年黄老为怀念前妻所作。诗曰:  相似文献   

14.
作为黄克诚同乡同宗,我对他一直怀着一份特殊的敬意。这种敬意到1981年达到了顶峰。这一年的4月,《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全国各种重要报刊,都发表了黄克诚关于正确评价毛泽东的长篇文章,在国内外、党内外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这一年的10月,我幸运地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黄克诚大将军,并受到了他老人家亲切热情的接待,进行了6次深刻的交谈。5年以后,我又有幸进京参加了黄克诚追悼大会。至今,敬爱的黄克诚大将已离开人间10余年了,但我在乡在京所见所闻关于他的桩桩轶事,不但没有丝毫淡忘,反而放射出越来越夺目的光彩。今奉献几桩,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5.
你说我说     
《学习导报》2012,(14):62-62
抗战时期,毛主席就是用个电台,滴答、滴答地指挥我们。——黄克诚大将曾回忆说:“滴答、滴答”,就要无条件地执行。没有什么人来监督。大家都自觉地执行延安的“滴答滴答”  相似文献   

16.
笔者最近采访了黄克诚大将的老部下———开国少将谢振华,请谢振华谈谈他眼中的黄克诚。耄耋之年的谢振华曾是我军的著名将领。他18岁就担任红军的团政委,32岁时成为解放军军长,53岁时担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66岁时担任大军区政委。他一生中打了许多大仗、恶仗,68岁时还指挥了保卫祖国边境的自卫反击战,可谓功勋卓著。一谈起老首长,谢振华就充满着敬意,开口就说:黄克诚同志是我特别尊敬的领导人之一。我到主力红军之初就是由黄克诚同志带入红三军团大门的。以后我又在黄克诚同志麾下的新四军第三师部队战斗和工作5年,与…  相似文献   

17.
你说我说     
《新湘评论》2012,(14):62-62
抗战时期,毛主席就是用个电台,滴答、滴答地指挥我们。——黄克诚大将曾回忆说:“滴答、滴答”,就要无条件地执行。没有什么人来监督。大家都自觉地执行延安的“滴答滴答”  相似文献   

18.
李意根 《党史纵横》2008,(12):36-41
黄克诚,1902年出生,湖南省永兴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军委第三副参谋长、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国防部副部长兼军委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军委秘书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6年9月在“八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58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9年“庐山会议”后被撤职。1965年,赋闲6年之久的黄克减接到了赴山西省任分管农业的副省长的命令,在那里他开始了不堪回首的“文革”岁月……  相似文献   

19.
周武 《党史文汇》2013,(2):56-57
《党史文汇》编辑部:我是贵刊20多年的老读者,从1988年由部队转业到山西晋中市政府系统工作,便一直把《党史文汇》作为必读的期刊之一、责刊每期的文章我几乎都要通读一遍,有的还读了若干遍,如2008年第9期刊登的黄克诚大将《关于对毛主席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一文,2012年“百年史辨”栏目的系列文章等.  相似文献   

20.
《求是》2002,(19)
开国大将黄克诚,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文武兼备,雄才大略;无私无畏,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克勤克俭;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历经坎坷,忠贞不渝。他在军内党内和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倍受尊敬,连比他年长9岁的毛泽东主席也亲切地称他“黄老”。雄才大略精于开拓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黄克诚在军事、政治、后勤各个岗位都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如在军事岗位任过团长、师长、纵队司令员、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军委秘书长等;在政治工作岗位任过师政委、纵队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