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迎春 《学习导报》2012,(11):19-20
湘南地区是湖南“南大门”,早在1988年,就被国务院设立为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转眼20多年,这里的区位条件、资源要素、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等综合优势更加明显,郴州、衡阳、永州先后成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2011年10月6日,设立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请示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  相似文献   

2.
为使湘南地区在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中更有作为,省委、省政府适时作出了强力推进湘南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并出台了交通、产业、土地等8个方面的支持政策。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无机不抓”的竞争意识,主动出击,又好又快,努力使衡山成为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3.
为使湘南地区在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中更有作为,省委、省政府适时作出了强力推进湘南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并出台了交通、产业、土地等8个方面的支持政策。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无机不抓”的竞争意识,主动出击,又好又快,努力使衡山成为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4.
《党史纵览》2010,(3):F0002-F0002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也为中部地区加速橱起点燃了助推器。  相似文献   

5.
宣城市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9个市之一,是安徽唯一与江浙同时接壤的地级市。如何将宣城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本文在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及宣城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宣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怎样加快宣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向阳 《学习导报》2008,(12):36-36
随着湘南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桂阳在新一轮竞争中,强力推进“打造两个中心、建设四个基地、实现三个转变”的发展战略构想。即用3—5年的时间,把桂阳打造成郴州市的次中心城市和湘南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新型劳动力培养基地,努力实现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转变。  相似文献   

7.
李向阳 《新湘评论》2008,(12):36-36
随着湘南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桂阳在新一轮竞争中,强力推进“打造两个中心、建设四个基地、实现三个转变”的发展战略构想。即用3—5年的时间,把桂阳打造成郴州市的次中心城市和湘南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新型劳动力培养基地,努力实现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转变。  相似文献   

8.
创新试验调整结构 “三区”并进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接产业转移、加强自主创新、增添发展新优势,是安徽在中部崛起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全力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通过开放开发,整合区域内外的产业资源、创新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三区"迸发,探索一条边试边行的"产业转移+自主创新+文化旅游升级=跨越式发展"的全新路径,从而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怀化经济社会发展中难得的历史机遇。鹤城作为怀化唯一主体城区,应该发挥优势、主动作为、科学承载、争创示范,力争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在承接上做文章。近年来,鹤城区委区政府依托区位优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不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初步走出了一条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承接总量不断增加。从转移的类别看,共承接转移产业(项目)141个,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家;从转移地域来看,承接长三角16个,珠三角11个,京津冀22个,成渝城市群13个,其他79个;从产业转移带动生产要素和服务机构来看,引进资金36.52亿元,引进科技人才448人,企业家1人,高级管理人才47人;引进研发机构8家、专利服务机构8家、教育培训机构2家、工业设计机构1家。承接载体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0.
吴传清  郭洁 《学习月刊》2012,(11):37-38
2010—2012年,国家先后批准了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等5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示范区”),是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1.
郎溪是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翼”之一宣城市的一个辖县,近几年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取得了明显成线,其发展变化引起省内外广泛关注,被称为“郎溪现象”,分析这一现象有利于我们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后发地区加快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目前国内众多省(市)发展战略的重点。四川如何在本轮产业转移黄金期中,把握机遇,抢占先机,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就西部经济发展高地?4月16日下午,省科技顾问团就"承接产业转移"举行了专题会议,与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本刊精选部分专家发言,以期加深读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学习导报》2012,(18):10-12
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明确要求: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湘西武陵山片区国家扶贫攻坚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四大区域板块发展。  相似文献   

14.
苏小康 《学习导报》2013,(12):27-27
祁阳充分利用产业、资源、区位等优势,加快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构建现代食品工业体系,致力打造全国食品加工产业强县。目前,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1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以优化布局引领产业发展。把握自身优势和产业特色,用战略眼光、前瞻思维对全县食品加工产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科学布局。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大崛起、西部大开发、湘南大开放和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天时地利,完善产业平台,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品档次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格局,力争把祁阳建设成为带动湘南、联系沿海、走向世界的全国食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全国食品加工产业强县。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阶段,四川作为欠发达地区应积极主动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必然趋势,是现实选择。我们要了解产业转移的特点,遵循产业转移的规律,发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消除阻碍产业转移的瓶颈性制约因素,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建设西部产业转移承接高地,促进四川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郴州阶段性特征和市情的认识和把握,郴州贯彻落实省委"四化两型"新战略的结合点就是:抓"两源"、促"两型"、建"两城",即以建设"湖南省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为总揽,突出抓好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体的外源式经济发展和以开发优势资源为主体的内源式经济发展,加快经济结构由不合理不协调向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资源利用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城乡发展由二元结构向一体化发展转变,努力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立志湘南率先、省际领先、湖南争先,争当全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7.
蒋涛 《新湘评论》2009,(4):31-31
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内陆小县城如何战胜困难.坚定信心保增长?作为承东启西的祁阳.正在努力建设成为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和粤企北上的“桥头堡”,以此加快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县域经济“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18.
<正>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我省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也为滁州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作为示范区的"两翼"城市,滁州将立足干,着眼抢,加快"四个率先",实现"四个突破",奋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第一站、合作共建先行区、东向发展"桥头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宁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依托产业区和经济区、以产业集群为目标、创新承接形式、重视科技人才支撑等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涂县位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箭头"位置。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中,这里正在发生着嬗变: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自主创新,让企业唱主角这是一家土生土长的企业。如今,身上的乡野味已了无踪影,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