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湘评论》2012,(20):1-1
一心为公是官德的第一要义。这是政治立场、政治标准。一个政治家总是以他为公的程度,以他对社会付出的多少来换取人民的支持度,换取社会的承认度。公与私,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是最影响人格与人品的大题目。历史上向来就以怎样对待公与私而分成贪官、清官。一个普通人的私心顶多是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和自己的孤立,一个有权的人有了私心,就...  相似文献   

2.
政治者,天下之大事,人心之向背也。孙中山说:“天下为公。”一个政治家总是以他为公的程度,以他对社会付出的多少来换取人民的支持度,换取社会的承认度。有人得天下,有人失天下。中国从有纪年的公元前841年算起,不知有多少数得上名的君臣、政客,他们也讲操守,也讲牺牲,以换取人心,换取天下。唐太宗爱玩鹞鹰,魏征来见,  相似文献   

3.
梁衡 《新湘评论》2013,(4):34-36
政治者,天下之大事,人心之向背也。向来政治家之间的斗争就是天下之争,人心之争。孙中山说:天下为公。"一个政治家总是以他为公的程度,以他对社会付出的多少来换取人民的支持度,换取社会的承认度。有人得天下,有人失天下。中国从有纪年的公元前841年算起,不知有多少数得上名的君臣、政客,他们也讲操守,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3月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杨晓渡纵论新型政商关系。其中提到,政府官员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做到公私分明,引起了强烈共鸣。从古至今,划清公与私的界限,都是官员确保清廉干净的前提。“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注定要滑向腐败的深渊。前不久,中央纪委机关报刊登了广东茂名高新区党工委原书记谭国锋案警示录。工作之初,谭踏实肯干,不断晋升,被视为“政坛新星”。但后来,他产生了“权力要有回报”的想法,忘掉了公与私的界限。他的贪腐,是从收受相熟老板的小红包开始的。然而,贪欲一旦打开口子,便如洪水猛兽,后来他  相似文献   

5.
公与私的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倡导的是“崇公抑私”,其目的是要实现“大公无私”的理想政治境界。这样一种思想对近代乃至现代中国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是经过历史的发展和岁月的变迁,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个人利益的体现,强调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并重。“崇公抑私”的公私观念已经彻底转变为了“崇公重私”,这无疑是更符合当今中国的发展要求的。  相似文献   

6.
道德的价值在于规范、调节和协调人与人的关系。现代社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的分工合作日益发展,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与互动日益加深,社会成员的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更加需要运用道德规范调节个人行为,协调社会关系。道德的核心是公与私的关系问题,公与私的道德观念根源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质是反映公有制的本质要求,协调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公与私的关系,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层矛盾的状态。其中一个矛盾就是“公”和“私”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现实里几乎达到了一个异常尖锐和时有爆发冲突的地步。其核心还是一个如何理解“公”和“私”以及“利”与“益”的概念、范畴和内涵的问题。经过研究得出四个结论:一是“公”和“私”是一对既相互矛盾又互相依存还相互运动的范畴,二是“力”和“利”是一对内涵、方向和程度不同甚至对立与互换的范畴,三是人类社会发展是“公共领域”与“私个权利”两极连续摆动的结果,四是政府要为治理“公共领域”及其资源做出新制度的设想、设计和设施。其结论是,“公共”和“私个”的问题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但更是未来的。问题是,只有把它们彻底认识了,才能最终科学地把握它们。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现在和平建设年代,一般说来生与死的考验已不是主要的了,但干部面临的其他考验多得很,有艰苦环境和风险的考验,有执政的考验,有改革开放的考验,有市场经济的考验,有权力、地位、金钱、美色的考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公与私的考验。"作为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要能够经受住公与私的考验。能否经受住公与私的考验,是考察一名领导干部政治上强不强、作风上正不正、党性强不强、德才表现好不好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惊心动魄的案例看,问题大都出在公与私的考验上。经受考验了,犯错误的概率就小了;经受不住考验呢,就会出问题,甚至是很大的问题。因此,领导干部要成为人民满意的公仆,要为人民谋利益,首先就是要经得起公与私  相似文献   

9.
长平 《廉政瞭望》2011,(1):63-63
周立波再次走红网络,不是因为他的海派清口,而是因为他的微博言论。他是一个逗人发笑的演员,但是他最近的表演惹人生气。无数的网民在谴责他、痛骂他,还有若干曾经捧红他的杂志主编在忏悔。他最主要的罪状,是发表了“网络公厕论”:“网络是一个泄‘私粪’的地方,当‘私粪’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变成‘公粪’,那么,网络也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公共厕所!”  相似文献   

10.
党员干部要处理好"公"与"私"之间的关系,既要重情感,又要守纪律明底线。毛泽东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也是一个原则性极强的人。他忙于公务但不忘为人父的责任,关心子女的成长教育,为他们树立榜样,塑造良好家风;他尊重长辈、关爱亲人、坚守原则,妥善处理亲戚关系,不以私人关系干扰公共事务;他尊敬师长、友爱同窗、关心同事,为人处世情理通达又恪守纪律,不徇私情、不碍公务。毛泽东处理"公"与"私"关系的智慧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对公私关系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要么“公有”,要么“私有”,不可能存在既“公有”又“私有”的状况。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人们得出结论:社会主义社会只能实行绝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绝不允许个人私有制的存在。张闻天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驳斥了这一误解,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公私关系做出了全面科学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内的公与私是矛盾的统一体,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内部存在公与私的对立,但二者是可以很好地统一起来的,通过正确地坚持按劳分配可以将二者之间的矛盾妥善地解决。  相似文献   

12.
千百年来,从政为官,各有各的心得感言。古人司马昭为官有《官箴》,《红楼梦》里的贾雨村也有《护官符》,其精华糟粕、褒贬是非,自有人评说。然不以规矩,难成方圆;不以官德,难成大器;不守官道,难于长久。当今领导干部从政,亦须遵循基本原则,谨记公、勤、慎、廉四字。公,即公道、公正、公允。"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要为人公道,处事公正,评判公允。秉公道,弃杂念,去私心,做到公而忘私,大公无私,这是从  相似文献   

13.
公心与私心     
正无私的人,真诚、坦荡、乐于助人、不嫉妒,处处替他人着想,容易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氛围。一个无私的干部可以凝聚人心,赢得百姓的信任,树立威望。公心与私心历来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在当今时代,对两者的取舍愈加突显,在每个人灵魂深处始终做着长期的较量和挑战。先说私心问题,向来是人的道德修养中最不可回避,最影响人格、人品的大题目。对私心的危害,很多人不清楚。古往今来因私而害功毁业,甚而坐狱杀头的大有人在。这私心粗分一下大约有两类:一类,他自己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对公私关系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要么"公有"要么"私有",不可能存在既"公有"又"私有"的状况.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人们得出结论:社会主义社会只能实行绝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绝不允许个人私有制的存在.张闻天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驳斥了这一误解,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公私关系做出了全面科学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内的公与私是矛盾的统一体,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内部存在公与私的对立,但二者是可以很好地统一起来的,通过正确地坚持按劳分配可以将二者之间的矛盾妥善地解决.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让座     
梁衡 《当代贵州》2006,(22):48-49
座位这个东西有实在的物质和虚拟的精神两方面的含义。如果从精神方面考虑,每个人在众人心里的位置是他德与能的总和,争与不争都是一样的。相反,愈争就愈见其私,位次更低;愈让就愈见其公,位次更高。这是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0月8日至11日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看到这样的消息,我心情特别激动,可以说“欣喜若狂”。党中央和我们老百姓真正是心连心,想百姓之所想。改革开放以来,相当一部分人私欲旺盛,私心膨胀,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加剧。使社会增添了不和谐的音符。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当是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主要问题。日益膨胀的私心,当是问题产生的原因。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呢?余窃以为:当在“斗私”上狠下工夫。“私”字当头,遇事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巧立名目,化公为私,致使本该和…  相似文献   

17.
李忠 《前线》2004,(11)
十 届 全 国 人 大 二 次 会 议 审 议 通 过 的 宪 法 修 正 案将 原 宪 法 第 十 三 条 “国 家 保 护 公 民 的 合 法 的 收 入 、储蓄 、 房 屋 和 其 他 合 法 财 产 的 所 有 权 ”、“国 家 依 照 法 律规 定 保 护 公 民 的 私 有 财 产 的 继 承 权 ”修 改 为 “公 民 的合 法 的 私 有 财 产 不 受 侵 犯 ”、“国 家 依 照 法 律 规 定 保 护公 民 的 私 有 财 产 权 和 继 承 权 ”、“国 家 为 了 公 共 利 益 的需 要 ,可 以 依 照 法 律 规 定 对 公 民 的 私 有 财 产 实 行 征 收或 者 征用 ,并 给 予 补 偿 。”这 一 修…  相似文献   

18.
“教学生学会做人”,是让学生首先懂得如何对人、对己、对公、对私,进而懂得如何对待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前途;“做人”,就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四有”新人。班主任工作的落脚点就应该教学生学会做人。 以师品影响学生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塑造人的灵魂的特殊职业,教师的人品对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影响极其深远。教师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是师品的重要表现。教师在工作中认真执著、关爱学生,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我任班主任时,有位学生由于英语成绩差,加之家里无力供他读书,打算辍学回家,挣了钱后再来读书。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他那渴求知识但又无可奈何的神情,便对他说:“你目前回家凭什么挣钱?当前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靠的是知识致富,你一个  相似文献   

19.
宋明理学的公私观视个人的利益、欲望为私,强调以封建道德规范压抑个人的利欲私心;视个体的独立性为私,主张个体对群体的绝对服从,轻视甚至否定个体价值和地位。明清之际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对此展开了批判,为"私"进行公开的辩护。他们肯定"私"的合理性,进而对个人利益与物质欲望给予肯定;倡导个体价值与人格独立,反对群体对个体的束缚,反对封建纲常名教对人格独立的压制,进而发展到对诸多外在权威的反动。  相似文献   

20.
公与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个极为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话题虽然古老,但至今仍是做人修道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前提,因而意蕴常说常新,道理越论越深。时值社会历史大变革的转折时代,说公论私决难避开倡廉肃贪之涵义。笔者以为“公”是“廉”的载体,“私”是“贪”的温床。公生明,明生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