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贞不屈的斗志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汪精卫到处制造白色恐怖,大肆捕杀共产党人,破坏中共组织,安徽各地革命力量受到惨重损失,许多地区的革命活动处于停顿状态。中共中央为了恢复和整顿安徽一些地区的中共组织,1928年10月,派出任弼时到芜湖、安庆等地巡视。时年24岁的任弼时,8年前即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6年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中共第五、第六届中央委员,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可算是个“老革命”了。任弼时在接受任务的当天晚上,即离开上海,前往安徽南陵。任弼时抵达南陵县后,他不顾旅途疲劳…  相似文献   

2.
春紫 《世纪风采》2012,(8):30-34
一波三折,刚刚牵起的“红线”突然断开了 王恩茂,1913年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他历任永新县苏维埃政府文化部长、中共永新县委秘书长、中共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的秘书、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政治部秘书长、中共川滇黔省委秘书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总务处处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八路军一二。  相似文献   

3.
<正>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任弼时在电台侦察和电讯保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红军时期还是延安时期,他都非常重视机要保密工作。在他的领导和关心下,部队机要和电讯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为作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小电台”发挥大作用红军时期,任弼时就非常注重无线电通信。1933年4月,根据中共苏区中央局的决定,任弼时调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他赴任时,特意携带了一部电台,同行的还有电台工作人员江腾芳(江文)等人。1933年6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任弼时是使用"执政党"概念定位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人在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任弼时率先使用"执政党"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定位。1949年3月13日,任弼时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现在,我们要防止因为经常的行政事务繁忙而忽视党务工作的现象。这种情形是存在的,将来更可能发展。忙于各种经济建设和行政事务,放松了党的建设,忘掉了党务工作,那是很危险的。  相似文献   

5.
1945年6月19日,在陕北延安杨家岭召开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朱德五人被选举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桩桩饮酒趣事,很多人可能并不知晓。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9,(6):22-23
国名:是由谁最早提出来的?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新中国的国名。不少人认为此名是张奚若先生在1949年6月召开的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其实在此之前,中共领导人任弼时就曾明确提出过将来的新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7.
林之 《党课》2014,(18):88-91
任弼时是中共党内卓有贡献而又充满个性的领袖人物,他一生经历曲折,充满传奇色彩。他与妻子陈琮英虽是包办婚姻,但革命路上生死相依的经历却在二人间催生出了亲密而独特的爱情。  相似文献   

8.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暨周恩来旧居——中华基督教堂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城水东街人民巷43号。 1932年3月初,中共闽粤赣苏区省委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苏区中央局派任弼时出席指导大会,任弼时在会上作了政治报告。大会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与闽粤赣苏区党的任务》决议案、《关于党的建设问题决议》、《苏维埃工作决议》、《白区工作决议》等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9.
《湘潮》2021,(1):F0004-F0004
任弼时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任弼时纪念馆也是省市纪检部门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中共岳阳市委组织部的"党员干部骆驼精神教育基地"。任弼时纪念馆努力推进基地建设,做活社会教育。2020年年初,疫情形势严峻,任弼时纪念馆根据上级疫情防控要求,闭馆3个多月。  相似文献   

10.
邹君 《新湘评论》2008,(5):62-62
任弼时,1904年4月生于湖南湘阴(今汨罗),1920年在上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时称“五大书记”之一。1950年10月27日因病逝世。叶剑英在追悼他时评价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  相似文献   

11.
双清别墅坐落在香山公园一个景致清幽的小院内。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从河北省西柏坡迁至北平,进驻香山,毛泽东就住在双清别墅,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住在与双清别墅比邻的来青轩内。  相似文献   

12.
《党史文苑》2014,(12):10-10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中共六届蔌 全会上通过的,最早的决议草稿是任弼时在一九四四年五月完成的,题目是《检讨关于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期间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的决议(草案)》。  相似文献   

13.
被人们誉为“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在涌赣苏区工作虽然只有一年零两个月时间,但他那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不辞辛劳、鞠躬尽瘁为人民的“骆驼”精神给苏区人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实事求是纠正“左”的倾向1933年6月上旬,任罚时到达湘陆苏区中心—永新县。他受党中央委派,担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兼湘赣省军区政委。任弼时初到湘赣省时,正面临王明“左”的路线在苏区贯彻执行、苏区各项工作受到“左”倾路线严重影响的局面。以王首道为书记的原省委已被改组,不少干部和群众被错当成“AB团”分子遭逮捕…  相似文献   

14.
银笙 《党史文汇》2023,(1):25-29
<正>1920年,任弼时通过毛泽东介绍赴上海做留俄准备,并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团中央代理书记,成为青年运动的领导者。1933年,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1934年因两次在敌监狱中受尽各种酷刑而被摧残至重病,新中国刚成立一年时病逝于北京,年仅46岁。任弼时逝世后,叶剑英满怀深情地写道:“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5,(6)
<正>"若能爱群,国安有不强哉?"这是少年任弼时在《爱群说》中关于群众思想的最初表述。少年任弼时的这一思想萌芽,历经革命的风风雨雨,变成了日后中共五大书记之一任弼时的智慧硕果。任弼时自16岁参加革命、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担任团中央书记、39岁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一直到46岁去世,一生都在探索着"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历史课题。在他30年的革命生涯中,以广阔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30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任弼时同志诞辰100周年。作为1945年中共七届一中全会选出的著名的中央五大书记之  相似文献   

17.
林之 《党史文苑》2007,(1):14-17
任弼时是中共党内卓有贡献而又充满个性的领枘人物.他一生经历曲折,充满传奇色彩。而他个人的生恬,电十分有人情味,尤其是他与夫人陈琮菱的感情.更是亲密而独特……  相似文献   

18.
湖北人张浩,1922年入党。他是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曾担任过满洲省委书记,湖南省委常委、职委书记,援西军政委,一二九师政委等职。他长期从事职工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和革命活动家。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出生入死,革命活动足迹遍及湖北、湖南等十几个省市。因积劳成疾,1942年3月6日,年仅45岁的他便英年早逝于延安。为了缅怀这位“工人先进,战士楷模”,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公祭。毛泽东题写挽词:“忠心为国,虽死犹荣。”公祭由任弼时主持,李克农宣读祭文。祭礼后,毛泽东、朱德、任弼时、陈云、徐特立、谢觉哉…  相似文献   

19.
正任弼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红军和八路军的卓越领导者。1937年9月,任弼时与朱德、彭德怀率八路军三个师开赴华北前线对日作战,1938年2月返回延安,在抗日前线工作了5个月。任弼时作为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又称华北分会)常务委员、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开赴华北战场后的群众工作、友军工作、敌军工作和军队自身的政治工作,都是他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本文对任弼时在抗日前线履行职责中取得的卓越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12,(9):35-35
任弼时同志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在我党历史上丰功卓著。在世时,任弼时有三个绰号:“骆驼”、“被子”和“党内的妈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