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史海威 《新湘评论》2012,(14):30-30
与令人垂涎的影像相比,《舌尖上的中国》让人不太满足的是解说词,有网友这样用“舌尖体”造句:“水,是食物中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寒冷的冬夜,妈妈拿出祖母传下来的铁壶,煮了一壶滚烫的水,给正在复习迎考的小明泡一碗热气腾腾的鲜虾鱼板面。”  相似文献   

2.
热词     
三个“最严”保“舌尖上的安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代表委员和网民都认为,这三个“最严”,体现了中国政府治理食品安全的决心。  相似文献   

3.
周琳 《党课》2014,(2):116-118
舌尖中国安为先。回顾2013年,监管模式的全新调整,将提供注重细节、堵住漏洞、补齐短板的“严密体系”;最严格的乳粉管理出台,为放心奶加了一把“锁”;民间共治推动,让监管可以多“一只眼睛”监督,多“一张嘴”交流。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3,(9):35-36
前不久,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超乎想象的热度风靡荧屏和网络,“舌尖体”也在社会悄然走红。  相似文献   

5.
不可否认.正如一些观众所说,“《舌尖2》的节奏过快,有些美食的镜头太短.让人看得不过痣”。和《舌尖1》相比,从已经播出的《舌尖2》首集《脚步》的内容看,故事性、人情味的增加,美食、美味镜头的减少,确实让期待中国美食视觉“饕餮盛宴”的观众.在强烈的心理期待下产生失望情绪。我们都是看美食的,  相似文献   

6.
在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市委十届四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孙春兰也特别指出,要“积极组织货源,搞好市场价格监测和管理,保  相似文献   

7.
代连华 《党课》2014,(23):107-108
生活在北方,虽然冬季是最漫长最寒冷也是最枯燥的,却能享受到这个季节里特有的美食,于是,“舌尖上的冬天”也就变得丰富起来。在乡间,最热闹的是房檐下,那里悬挂着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棒,还有风干的药材等。小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玉米,随手扯下几穗,坐在炉子旁边,搓下玉米粒,放人烧热的小锅里,一会儿工夫,玉米粒就噼里啪啦地竞相绽放出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孩子们的小脸红红的,嘴里塞得满满的,用心享受着朴素而原始的美味。  相似文献   

8.
桑林峰 《学习月刊》2014,(15):18-18
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我们在胃动的同时,更要心动;在感受食物之美的同时,更要感知食材的来源:在甘心做“吃货”的同时,更不能忘了敬畏自然。认清明天的走向.不忘昨日的来处。与其说《舌尖2》是一档美食节目,不如说它是一档人文类节目。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周》红遍大江南北,很多观众沉醉于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甚至直呼“口水止不住”。  相似文献   

10.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广安武胜县6年前推行的乡镇“廉政灶”,刹住了基层“吃喝风”。  相似文献   

11.
《舌尖上的中阳》创下收视率奇迹的同日寸,却只给了作为中闲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不足十分钟的展示时间……在各种家庭伦理剧、后宫争斗剧充斥荧屏之时,央视一套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却以黑马的姿态一鸣惊人,不仅引得“60后”与“90后”同时追看,而且成为微博、天涯等热门论坛中讨论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13,(11):61-64
2012年,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很多观众沉醉于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甚至直呼“口水止不住”。然而面对生活中舌尖上的安全问题,人们又不禁感叹:荧屏上佳肴令人回味无穷。现实中问题食品却让人心惊肉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如何让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政府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3.
二两葱肉馅包子、一份炒肝、一份芥菜,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的造访,让庆丰包子铺火了起来。和京城众多餐饮百年老店一样,年营业额数亿的庆丰包子铺也是构成“舌尖上的国资”的一块拼图。  相似文献   

14.
叶再春 《前线》2013,(3):48-49
蛇年春节,真的与众不同:“舌尖上的浪费”一夜间成了过街老鼠,被人人喊打。  相似文献   

15.
日本某企业家在管理问题上有一高见,“一只木桶盛多少水,是由桶边最短的木板有多高决定的”,此论被称之为“木桶理论”。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与团体中,始终存在着好差之分和高低之别。这差与低用“木桶理论”来解释,也就谓之为“最短的木板”。如果这“最短的木板”长期不发生变化,盛的水就会始终保持在“短”的水平上,这就势必影响社会的整体形象和团体的工作水平,以及社会的整体效益。就社会的进步来说,我们总希望能达到一种统一和谐,使木桶能盛尽可能多的水。怎样才能达到统一与和谐,这需要我们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首先具备一…  相似文献   

16.
朱学林 《前线》2013,(6):76-76
在整治公款吃喝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相信很多人脑海里都有记忆。打“擦边球”,玩“新手法”,使“舌尖上的腐败”几度反弹。如今,公款吃喝现象有所减少,但仍要警惕其有所反弹。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名为《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全国全党全军厉行勤俭节约、狠刹浪费之风。一语惊醒梦中人,一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春风随之吹遍全国各地,广大干部群众无不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18.
尹宏 《党建文汇》2002,(4):32-32
“纳米”现在成了最时尚的高科技名词。从纳米冰箱、纳米洗衣机,到纳米丝绸,再到纳米水、纳米油……似乎一切产品加上“纳米”二字就是高科技,就代表潮流。于是有人愿为一台“纳米空调”的“纳米”二字多花上四五百块钱,也有人要用天价买下“纳米水”专利……  相似文献   

19.
文叶飞  文媛  宋喜成  钱远  田宇 《当代贵州》2011,(10):5-I0002
扬起手来,却不忍挥别。这该是一个怎样美丽的地方?“四面青山楼外楼,新妆巧扮倍风流。多情最是锦江水,依依一步一回头。”这是铜仁留在诗人瘳经天心中的绝美景色;诗人周正恒的《十里锦江》更是情感饱满,精致而丰美:“应怜柔水缠绵意,惹我相思到白头。若得幽思成梦幻,朝朝暮暮画中留。”  相似文献   

20.
“舌尖上的浪费”到底有多少?成都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平均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在600吨以上。如果按照每人每天平均消耗一公斤食物计算的话,可以够60万人吃上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