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风度,崇尚隐逸.东晋时的大官刘惔是晋明帝的女婿,皇亲国戚,身份显赫,但他为政清静,死后人赞之曰:“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作秀,不太把做官当回事,而保持人格的独立和人性的率真.最典型的就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无官官之事”不是让你玩忽职守,掉以轻心,而是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去干事.这句话类似“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是囫囵吞枣,而是把握主旨,不一味地抠词掰句;又类似“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是说交情淡,而是说交往的形式简单,更见真情.  相似文献   

2.
魏晋风度,崇尚隐逸。东晋时的大官刘尹是晋明帝的女婿,皇亲国戚,身份显赫,但他为政清静,死后人赞之曰:“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作秀,不太把做官当回事,而保持人格的独立和人性的率真。最典型的就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无官官之事”不是让你玩忽职守,掉以轻心,而是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去干事。这句...  相似文献   

3.
正东晋时晋明帝女婿刘尹虽贵为皇亲国戚,但为政清廉,造福一方。他去世后时人赞曰:"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古人所讲的"官官之事",就是骑马坐轿、宴请应酬等官场形式,讲究权威、场面、气派等,体现的是封建社会的腐朽政治文化,其遗毒对现实中的官场习气亦有影响。之所以推崇"居官无官官之事",就是提倡为官不摆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12,(3):61-61
梁衡在1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东晋时的大官刘尹是晋明帝的女婿,皇亲国戚,身份显赫,但他为政清静,死后人赞之曰:“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作秀,不太把做官当回事,而保持人格的独立和人性的率真。曾亲历一件扶贫小事。那年所在的单位向对口扶贫的某县送去六大卡车棉衣、棉被,  相似文献   

5.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施展才能的途径很窄,出官入仕成了仕人君子自我实现的惟一通道。但怎样入仕呢?古人认为,入仕为官必须“由其道”,犹儿女婚姻,明媒正娶,正途入仕。孟子说过,人之为官有“天爵”和“人爵”之别。所谓“天爵”是指一个人修养很高,才智超群,众望所归,而被推举担任领导职务。而“人爵”是指那些自身不修,一味钻营,不是“由其道”而得其位,而是通过非正当渠道去谋其位。孟子认为“天爵”不修,“人爵必殆”。唐初,太宗李世民曾就用官之事问计于魏征。魏征说:“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借…  相似文献   

6.
郭庆晨 《党课》2008,(2):124-125
中国古人的谦恭,在称谓上的体现就是称呼自己时多用谦恭之词。比如说,一般人说自己如何如何,不说“我”,而是说“鄙人”、“在下”、“不才”、“小可”,等等;不是说“我以为”,而是“愚以为”、“窃以为”;官员在上司面前更是以“卑职”、“下官”、“末将”自称。在古人看来,这是礼貌,也是做人应有的美德。  相似文献   

7.
记得明代的王守仁曾说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以何所底乎!”北宋时的苏东坡也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的确,历史上凡是为人类创造了重要业绩的...  相似文献   

8.
某县一组织部长在工作表彰大会上作报告,讲到“全县589个行政村,现已真正达小康标准的村屈指可数,能基本达小康标准的村也为数不多”时,忽然放下讲稿说:“不是自己出自己的丑,准确地说,不是屈指可数,而是无指可数;不是为数不多,而是基本没有……”此话一出,台下听众  相似文献   

9.
郭庆晨 《党课》2014,(23):82-84
有些人,在个人成长和职场进步的过程中,不是凭借能力拼搏奋斗,而总想抄近路、走捷径;有些人,为了给子女和亲属找个好差事、谋个好职位,不是鼓励他们通过正常途径去竞争,而是走门子、找熟人……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走后门”“拉关系”,比较文一点的说法叫“请托”,亦即托人办事。当然了,这里的“请托”不是一般的家常琐事,而是涉及人事安排等大事、要事;所请托的人也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而是有一定权势的官商要人。千百年来,“请托”之事络绎不绝,“请托”之人层出不穷。由“请托”而收贿受贿、徇私弄权、违法违纪,便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撰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腐败原理时指出,所谓腐败,可以有一个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利用公权谋私利”。若是利用“公权”谋公利,那是理所应当的,公权本身就是为了公利而设计出来的;若是以“私权”谋私利,不说是天经地义,也是合理合法的;若是以私权谋公利,通常称为“大公无私”,经济学上称为“利他主义”,需要提倡,但没有也不成大的问题;只有以公权谋私利这件事,是人们深恶痛绝的腐败。腐败现象多,根本的问题不在于有私心的人多(本来就是这么多),也不是“法制不健全”(当然不是说已经健全了,而是说相对于要监督的对象的数目来说健全起来太难了),而在于“公权’存在的场合太多了。因此,要想把我们经济社会中的“以公权谋私利”这种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更重要的一种体制改革,还是在于“减少公权的数目”,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花公家钱、“玩”国有资产的机会,把更多的事交还给个人与市场去做。就我们的情况而言,清除腐败,根本的办法不是“严打”,也不是宣传教育(不是说这些完全不起作用),而是改一改体制。在多数人还“有私心”的现实条件下,消除“以公权谋私利”现象的根本办法,不是否定那个“私利”,也不是费劲巴拉地不使人们去“谋”私利,而是尽...  相似文献   

11.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5,(17):33-34
2005年8月15日是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六十周年。战后每年一到8月15日,日本的广播、电视都要播送“玉音放送”——即天皇裕仁亲自宣读《终战诏书》的录音。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反省日本祸害亚洲及世界的侵略战争,而是断章取义地截取诏书中“堪难堪之事,忍难忍之物,欲以之为万世开拓太平”那一段话,  相似文献   

12.
陈云送人一条幅,上面.他写了15个字;“不 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 的语言风格一向简约中肯,一两个字就可揭示事物本质,切中问题要害。这个条幅也是如此。他解释道: “不唯上”。不是说上边的话不要;“不唯书”,不是说书不要读;“只唯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意见;“比较”就是上下左右进行比较;“反复”,不是反复无常,而是反复研究。不难看出,陈云这15 个字条幅.前9个字是讲唯物论,后6个是讲辩证 法。综合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简约中肯─…  相似文献   

13.
呼声与建议     
《正气》1998,(1)
呼声与建议农村干部﹃近亲繁殖﹄现象应制止近日一位朋友对我说起农村干部“近亲繁殖”之事,他说,有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既是村会计的姐夫,又是村委主任的联姻亲家。时下,确有一些村的干部“亲戚化”。村党支部书记在选拔和任用干部时不是唯才是举、任人唯贤,而是拉帮结...  相似文献   

14.
慧语     
“中国现在特别讲特权。比如两个人吵架。一个就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你看,不是讲什么道理,而是比谁了不起,不是你压倒我,就是我压倒你。不讲尊重、平等。”——经济学家茅于轼  相似文献   

15.
新,就是创新。独智独行,方能有独创。毛泽东很赞成这样的观点:“寻常人有雷同心,无独立心。有独立心,是谓豪杰。”群居不倚,独立不惧,才能有作为。“数字化之父”尼葛洛庞帝说:“人才不是那些学多少知识的人,而是那些能承担风险、能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的人”,“我在招收人才时,绝不招收那些每门功课都是优等的人,而要招收那种无拘无束、很有创造力的人。”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求神似,最要不得的是貌似。学习别人,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学习、继承、借鉴的目的,是为了谋创新、谋发展。  相似文献   

16.
凌河 《新湘评论》2012,(23):49-49
学习问题,对于广大干部来说,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当务之要,不只是“永恒话题”,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凌河 《学习导报》2012,(23):49-49
学习问题,对于广大干部来说,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当务之要,不只是“永恒话题”,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1987年,菲律宾前总统访华,谈到南沙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邓小平抽了口烟,不紧不慢地说:“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从此,南沙再无战争。“突出政治”在全国盛行时,胡耀邦在一次会议上说:“突出政治要看具体情况,在游泳时,该突出的就不是政治,而是鼻子。”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2,(8):13-17
“美国非政府组织(NGO)就是这些活动的‘幕后黑手’。”说这句话的,不是叙利亚的“独裁者”巴沙尔,也不是美国人腻味的俄罗斯强人普京,而是被美国誉为“最大民主国家”印度的总理辛格,他批评美国非政府组织“操纵印度民意”,给印度核电站建设制造障碍。  相似文献   

20.
温故,就是温习过去。过去之人,过去之事,过去之情感,要温;知识,也是过去之人积累而成的精神积淀,皆心血所凝,也要温。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