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见到阿兰先生是在《人民摄影报》总编司苏实先生的办公室里。身着土黄色休闲裤,灰色马夹的他,有着欧洲人典型的深邃的双眼和高挺的鼻梁,尤其是那一抹“恩格斯”式的大胡子,使他看上去象一位英俊而潇洒的艺术家。阿兰·朱利安先生是法国的一位著名摄影工作者。因受其舅舅马克·吕布(法国著名摄影家)的影响,从小便对摄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的几十年里,他始终把摄影事业当作是自己的生命,辛勤耕耘。他曾作过世界许多著名杂志的图片编辑,也曾为举办各种类型摄影展览而奔波于美国、法国之间。这次,他接受《人民摄影报》的邀请,带着世界各国许多著名摄影家的作品,来到了中国,来到了山西平遥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阿兰对于平遥的热爱,连我这土生土长的平遥人都自叹不如。曾有一位记者问到:“无论这次摄影节成功与否,您下次的国际摄影节会在哪里举行?”阿兰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是在平遥。”确实,平遥这座精美无比的古城给阿兰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城墙,这里的民居,这里的街道,这里的人民无一不让他感到惊讶。也正是这座古城,架起了中外摄影的桥梁,开启了全世界摄影工作者的盛会。做为一名翻译,我在与阿兰一起工作的十几个日日夜夜里,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作...  相似文献   

2.
阿兰·朱利安与中国有缘。他把自己的名字按母语法文音译为朱林,他爱人也取了一个颇具中国味的名字——魏淑宜。他们夫妇都是法国人,妻子在法国学校里教过中文,阿兰不会中文,听不懂汉语,妻子理所当然成了他的中文翻译。2000年6月,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阿兰·朱利安应《人民摄影报》之邀,踏上了山西平遥这块有着古老东方神韵的土地。还没下车,透过窗户,阿兰就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这座有着1500多年悠久历史,具有典型的中国北方汉民族建筑特色且保存非常完好的古城,深深吸引住了阿兰·朱利安和他的妻子魏淑宜女士。古城…  相似文献   

3.
众口评说PIP     
为什么不在平遥?!为什么不在平遥?!平遥是个很漂亮、很有生气的地方,保留了许多富有中国传统色彩的东西,这里人民的朴实、民风的淳朴,都在深深地吸引着我。———法国摄影家、法国VISA摄影节图片总监、平遥国际摄影节发起人之一阿兰·朱利安先生不止一次地表示下次举办摄影节还会在平遥。有人问他为什么,阿兰用反问如是回答我跟亚洲特别是南亚的摄影师有非常好的联系,但这是第一次来中国。法中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我非常希望了解中国,也希望借这次平遥国际摄影节的机会认识更多新的中国摄影师。———法国VU图片社总监克里斯…  相似文献   

4.
九月二十日,“平遥国际摄影节”如期举行。该节共邀请了23位国际级大师亲临平遥。中国摄影师们有了与这些国际级大师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接触和学习的绝好机会。整个节日因有了大师们的登场,而越发显得热闹和隆重。有谁曾想到,连主办者都感到无奈的是第一次搞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活动,就如此强烈地受到了纽约9·11事件的冲击。9·11事件发生时,组委会邀请的人中有两个就在现场,一个是苏珊·梅萨勒斯,一个谁也想不到,他就是马克·吕布。阿兰曾拿给笔者看一本最新的美国杂志,那是苏珊从美国带来的,上面跨页印着苏珊的最新力作…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国际研究学院院长大卫·古德曼先生,是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山西人民的老朋友。近年来,他多次来山西考察,进行《改革中的山西》课题研  相似文献   

6.
<正>法国电影《高卢英雄大战恺撒王子》日前在UME影城九龙坡店举行了媒体看片会。这部由杰拉尔·德帕迪约、阿兰·德龙等人组成的超强明星阵容联袂演绎的法国喜剧片,讲述了一场为争夺  相似文献   

7.
论儒家传统与现代化陈光金一马克斯·韦伯(MaxWeber)是德国的一位著名的经典社会学家。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既享大名又多争论的社会学经典著作里,他发现,新教伦理,尤其是加尔文派的教义,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密切相关。因为他看到,这种新教伦理强...  相似文献   

8.
由法国人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作词,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谱曲的《国际歌》(法文L’Interna tionale)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这首歌曲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13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传遍地球上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9.
作者阿达马·盖(Adame Gaye)是塞内加尔著名学者,2004年3月应对外友协邀请访华,回国后在塞《震旦报》上发表本文,本刊转载时有删节。此前他还在塞的《新地平线》杂志上发表《谁丢失了中国?》一文。  相似文献   

10.
首届平遥国际摄影节已落下了帷幕,热闹的古城平遥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忙碌了几天的我,静静地坐在“老平遥酒吧”。古旧的椽梁、原木的桌椅、垂吊的纸灯、老座钟、老收音机、老蜡烛台,在这座屋檐下曾聚集了多少位国内外的摄影大师们?马克·吕布、科林·雅各布森、马丁·弗兰克、朱宪民、陈长芬、林添福……等等,就象一场刚刚散场的精彩影片,在我眼前萦绕,久久难以离去……“老平遥”———张国田“老平遥酒吧”的创意来源于山西本土摄影家张国田先生。国田先生设立此地原本是想给远道而来的影友们在参展、拍摄之余提供一个歇脚儿喝茶…  相似文献   

11.
舍伍德&#183;安德森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一位具有特殊地位的作家。他的作品因为揉杂了各文学流派的特点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创作风格。在他的著名短篇小说《林中之死》里,安德森借鉴了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上的一些观点,特别是弗洛伊德关于压抑的概念,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处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乡镇转型期的妇女和她悲惨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上古时有一位高洁之士叫许由(一作许繇),相传尧要把君位让给他,他逃到箕山(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下,农耕而食;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许由死后,葬于箕山,故箕山亦名许由山。据《史记·伯夷列传》载,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又据《太平御览》引《西征记》说“许昌城本许由所居”。这说明许由曾在今河南许昌一带活动。《急就篇·注》说许姓就是“许由之后”。 西周初,周武王把炎帝裔孙伯夷的后代姜文叔封于许由曾居住过的许(今河南许昌东),建立男爵许国。伯夷,《吕氏春秋》说…  相似文献   

13.
一位来自美国加州旧金山名叫卡拉·翁的先生在北京大学看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精品展后写下了一段留言,他说:我曾参加过许多摄影展览,但今天所看到的华美而高质量的照片,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喜欢中国,我所看到的照片都非常优美,人物与风光的拍摄自然而动人,非常喜欢这个展览,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机会在北大看到这样伟大的艺术。留言最后他用大字写到:确实:非常好!卡拉·翁的赞誉代表了众多参观者的心声,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和北大展出的12天中,有近1.5万人参观了展览。展览效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结果。中外摄影人和观众对摄影展的青睐是我…  相似文献   

14.
晋夫 《今日山西》2002,(4):14-16
贝贺唐·木尼耶(BertandMeunier)法国摄影家。贝贺唐·木尼耶并未尝试描绘世界,而宁肯浸没其中,穿透它,体验它,然后把他的体验转化为图片,那是个让人们感到好奇的世界。他构图精巧但并不刻意设计。他坚持承认自身的感觉、情绪和受伤的感受力。他所反映的影像的质感,忧伤的情绪,跳动的画面,使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情绪。就象一个旅行者面对不断变化的情景时的情绪,这些影像尽管可以触到,但却不把世界简化为单一的真理,而是令人们看到了复杂性和各种细节,并试图解释摄影本身所不能传达的东西。丹尼斯·达萨(DenisDarzacq)法国摄…  相似文献   

15.
<正> 为巴勒斯坦而生亚西尔·阿拉法特,1929年8月4日出生于耶路撒冷的一个逊尼派穆斯林家庭。父亲阿卜杜勒·拉乌夫·库德瓦·阿拉法特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母亲扎赫瓦出身圣城名门望族,自称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直系后代。在阿拉法特4岁时,母亲刚就离开了人世,大姐伊娜姆担负起了抚养弟妹的责任。阿拉法特的传记作者、英国人阿兰·哈特在《阿拉法特传》一书中引用伊娜姆的话说,阿拉法特从10岁左右就显示出不受任何人控制的独立精神和超乎常人的组织能力。“不论在玩的方面,还是在感情方面,阿拉法特都跟其他的孩子不  相似文献   

16.
莫里亚克心理现象分析刘求长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曾在《小说家及其笔下的人物》一文中说到自己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心理体验:“我们笔下的人物的生命力越强,那么他们就越不顺从我们。”①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姑且将此称之为“莫里亚克心理现象”。阿·托尔斯泰也曾...  相似文献   

17.
扎实·周密·创新──《中国文学批评问题研究论集》读后周溯源前不久友人转送我一本《中国文学批评问题研究论集》,作者是杨松年先生。对于杨松年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他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学史、文学评论专家,对诗论造诣尤深,颇多研究成果。这本论...  相似文献   

18.
<正> 《查令十字街84号》作者海莲·汉芙是一位居住在美国纽约的职业作家;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则是英国伦敦一间著名的旧书店;译者陈建铭,曾在台北诚品书店就职。书与书缘,使《查令十字街84号》在出版三十几年后,终于  相似文献   

19.
刘斌 《今日山西》2004,(1):25-27
他(她)们如是说———马利亚著名摄影策展人,大展惟一女性策展人。2002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成功策展了“女人·摄影·女人———中国五位女摄影家摄影展”,2003年又策展了“她们眼中的世界———云贵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摄影展”一些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女人,一些还是文盲的农村少数民族妇女,一些自我的价值体现还是多担几桶水和多生几个孩子的女人。偶然的一次机会,一些摄影者和社会学者的社会实验使她们接触到摄影。马利亚在平遥给了世界一个答案:摄影改变的不仅仅是增加一种技能。马利亚说:“她们从来没有到过离寨子50里以外的地方,到平遥,…  相似文献   

20.
蔓·瑞ManRay美国画家、雕塑家、摄影家。1890年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父母是俄罗斯犹太移民,曼·瑞的原名因发音古怪,经常受到同学的嘲弄,给他留下痛苦的回忆,在20岁时,才改成现在的名字。青年时代的曼·瑞对建筑、修理、发明和绘画感兴趣,他曾拒绝支持他深造建筑专业的奖学金,而在纽约多家学校的夜校进修艺术,立志成为商业艺术家和画家。学生时代,曼·瑞深受阿尔弗雷德·斯坦格利兹的影响,经常参观他的画廊,另一位对他影响极大的人物是他的教师罗伯特·亨利。1908年至1912年期间曼·瑞在纽约学习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